2025年2月起生效的教育政策
教育领域的许多新政策和法规将于2025年2月起正式生效,其中包括有关额外教学和学习的重要规定、与高中毕业考试相关的程序和要求......
禁止教师向正式学生收取辅导费。
2024年12月30日,教育培训部发布了第29/2024号通函,规范课外教学活动,该通函自2025年2月14日起生效,取代第17/2012号通函。本通函对教育机构课外教学活动进行了详细规定。
根据第29号通知,除艺术、体育、运动或生活技能培训外,教师不得为小学生组织课外辅导班。对于其他年级的学生,第4条规定,在校任教教师不得在课外为在校学生组织收费辅导班。
《通知》第五条还对学校课外教学进行了明确规定,规定不得向学生收取课外教学费用。课外教学仅适用于自愿报名参加特定科目课外教学的学生,包括:学习成绩不合格的学生、选拔培养的学生、按照学校计划参加入学考试或毕业考试的应届毕业生。
收费课外辅导机构和个人应当依法登记,并依照《企业法》进行经营管理。参加课外辅导的教师还应当向校长申报辅导内容、地点、形式和时间。

10年级入学考试固定3门科目,6年级择优录取
2025年1月8日,教育培训部发布关于初中、高中阶段招生管理办法的第30号通知,自2025年2月14日起施行。该通知规定了高一至高二阶段的招生方式,包括入学考试、择优录取或入学考试择优录取相结合的方式。具体招生方式由各地自行决定。
采用入学考试制,考试将包含三个科目:数学、文学和第三个科目/考试。第三个科目将由教育培训部在第一学期结束后选出并公布,最迟不得晚于每年3月31日。特别强调,为确保公平性和多样性,同一门第三个科目不得连续三年以上被选中。
此外,《通知》还规定,六年级招生实行选拔制,初中招生每年只进行一次。选拔标准将由教育培训部具体指导,确保公平、客观、透明,并结合各地实际情况。
2025年起高中毕业考试将只设4门科目
教育培训部颁布的关于规范高中毕业考试的第24/2024号通函将于2025年2月8日起正式生效。2025年高中毕业考试将分3场进行,包括:一场文学考试、一场数学考试和一场选修考试。考生将根据选修考试的组合进行安排,以优化考场和考试分数。
与往年相比,2025年的考试有显著变化:考试场次减少1场,考试科目减少2门。考生将选修2门必修科目:数学和文学,并可从通识教育课程科目列表中再选择2门科目,包括:化学、物理、生物、地理、历史、经济与法律教育、信息技术、科技和外语(英语、德语、俄语、日语、法语、汉语、韩语)。
《通知》还规定,毕业认定采用过程性考核成绩(成绩单)与考试成绩各占50%,按权重计算学年平均成绩单分数。
外语证书在毕业免试资格认定中仍予以认可,但不再像以前一样折算为10分,届时毕业分数计算公式中将不再包含外语分数。
课外教学管理检查
教育培训部第28/2024号通函规定了教育领域专门检查和教育机构内部检查的内容,自2025年2月10日起生效。该通函对学前教育、普通教育和继续教育机构的检查作出了具体规定。
具体检查内容包括:检查学校内部管理文件、规章制度和法制宣传教育情况;组织机构建设情况;教育宣传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内部检查工作情况以及学校是否按照学校章程和组织运行规定执行情况。
此外,《通知》还对教育社会化工作的检查、课外教学活动的管理、教育质量保障条件、教育质量评估有关规定的执行情况、学费及其他财力资源征收、管理和使用有关规定的执行情况等进行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