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伯伯与家乡义安省

年轻人阮必清 (Nguyen Tat Thanh) 出国寻找拯救国家的方法。

国家政治出版社 - 真相 June 21, 2024 05:19

踏上“直辖南溪”这片土地,阮必成亲眼目睹了法国资本家统治和剥削的精明与残酷。也正是在这里,在芽荣港,一位满怀爱国热情的越南青年登上了“拉图什-特雷维尔海军上将号”商船,怀揣着学习世界各国先进经验、服务同胞的愿望。这标志着文伯——阮必成——阮爱国——胡志明在救亡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bến cảng nhà rồng đầu thế kỷ xx
20世纪初的芽荣码头。1911年6月5日,爱国青年阮必清从这里乘坐“拉图什-特雷维尔海军上将号”轮船离开越南,去实现将越南从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枷锁中解放出来的愿望。图片来源:越通社档案

1911年春的一个早晨,平顺省德成学校的师生们再也听不到阮必成老师吹响的体育锻炼哨声了。他是什么时候离开的?教室里,只有全校同学和老师的几句告别话语。原来老师已经走了很远!德成学校的学生们永远铭记着这位年轻老师的形象:身材高挑纤细,眼神明亮,充满爱意,一头短发,身着朴素的白色长袍,系着百合花色的腰带,对后辈们充满无限的爱。

当德清学校的师生们还在为突如其来的分离而苦恼时,阮必清却踏上了“直辖南溪”的土地。这是一个不是谁都能轻易得到的成果。

trụ sở tòa án ở sài gòn đầu thế kỷ 20
20世纪初西贡的一座法院。图片由胡志明市政府提供

当时,对平顺省来说,西贡如同另一个国家,进出极为困难。就连潘周桢先生也曾数月未曾跨越平顺与西贡的边境。阮必清之所以能过境,多亏了胡达邦先生的船。胡达邦先生是阮生色先生在顺化时的老朋友,在创办“联成商行”和开办德成学校方面功不可没。

抵达西贡后,阮必成开始熟悉这片法国“直辖”土地上的新鲜事物。与他之前去过的城市相比,西贡确实更加庞大繁华。这里的生活节奏非常紧张而急促。只有到了这里,阮必成才亲眼目睹了法国资本家精明而残酷的统治和剥削方式。雇佣工人的数量不断增长,遍布所有工厂和企业。廉价劳动力是法国资本主义“鲨鱼”们丰厚的收入来源。

西贡街头,“西方男人和女人”随处可见。阮必清亲眼目睹了法国人对越南人民,尤其是女性的残酷对待。在西贡滨城市场(据说是一座法国城市)的中央,欧洲卫兵还用鞭子和警棍殴打当地妇女,迫使她们离开,不要挡路。

阮必成越深入劳动人民的生活,就越发期盼交趾支那的“人民精神”。法国殖民主义直接统治下的苦难生活,更使交趾支那人民的反抗精神更加强大。

cây cầu mống
Messageries Maritimes 船运公司桥(现为 Mong 桥)。照片档案

为了生存和出国,阮必清不得不在西贡做各种体力活。他经常停留并多次造访的地方是芽荣港。这是一个河港。它之所以被称为“芽荣”,是因为这里的法国海事局大楼屋顶上有两条面向太阳的巨龙。

阮必清密切关注着航运公司。在法国-印度支那航线上运营着两家大型航运公司:梅萨杰里航运公司(Mesagieri Maritime,又名“马头”公司)和萨尔吉埃乌尼航运公司(Sargiereuni,又名“南骚”公司)。只需观察船只上画着马头或五星图案的烟囱,就能轻松区分这两家公司。他了解到,南骚公司印有许多中法双语广告,列出了其航线:西贡 - 途安 - 海防 - 新加坡 - 科伦坡 - 吉布提 - 波赛 - 马赛 - 波尔多 - 勒哈维罗 - 东克尔。

他还知道另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南嫂公司正在招募“安南侍者”,为船上的乘客服务。他的意图很快就要实现了。他要去思想自由、民主、科技兴盛的欧洲考察、研究,找到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

1911年6月2日中午,他来到芽荣港。从斗亚兰(岘港)开来的“南骚”号船刚好靠岸。他直接去找“拉图斯·特雷文”号(Amiran Latusơ Tơrêvin)寻求工作。

起初,他遇到三个在餐厅工作的越南人。他大胆地提出了找工作的要求。他们回答说没有工作,即使有,他们也没有资格雇用他。看到他们窃笑着,交头接耳,他猜到了他们的想法:“像你这么瘦的人,在船上能干什么活呢?”他有点失望。这时,其中一个人面带和蔼,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跟我来,我带你去见船主。也许他能给你工作。”

船主路易斯·E·米歇尔看到他,有些犹豫。因为站在他面前的是一位身材高挑、瘦削的年轻人,与其说是工人,不如说更像个学生,但面容英俊,眼睛炯炯有神。他问道:

- 你能做什么?

- 我什么都能做!

听到年轻人果断、坚决、自信的回答,船主承诺道:

- 好的,我雇你做厨房助理。明天早上过来接工作。

离开故土的前夜,达清忐忑不安,只盼着黎明快点到来。明天将是他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离开故土,寻找解放民族之路的愿望,从在首都顺化的日子起就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如今终于有机会实现了。孤身一人,他要独自生活、战斗,用自己的双手、智慧和意志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他完全自愿地踏上流浪与冒险之路,没有丝毫犹豫和犹豫。然而,在告别故土之前,他的内心却不禁涌起感动和悲伤。想到家人,他感慨万千,泣不成声。他后悔离开前没有找到父亲的住所。

他也不知道有关他的妹妹阮氏清(Bach Lien)和弟弟阮生谦(Tat Dat)活动的信息来源是否真实?他的这一趟旅程恐怕会很漫长,不知道何时才能再见到亲人……

第二天早上(1911 年 6 月 3 日),阮必清带着他的新名字范巴被录用到船上工作。现在他知道了昨天第一次见到的三个越南人的名字。他们是阮文亨、阮文伯和裴文远。当天被录用到船上工作的还有四名来自农村的年轻人:黎光池、党全饶、阮俊和阮文智。

nguyễn tất thành ra đi cứu nước
1911年6月5日,年轻人阮必清(Nguyen Tat Thanh)离开芽荣港,去寻找救国之路。图片来源:共产主义杂志

船主信守承诺,安排范巴做厨房帮工。作为厨房帮工,他每天凌晨4点前就得起床,一直干到晚上9点,一件接一件:打扫大厨房,给炉子生火;抬煤,下船去取食物;洗菜,刷锅洗碗。有时,他还要扛着沉重的袋子爬上楼梯,船身摇晃不已……一整天,他浑身都是汗水和煤灰。尽管工作非常辛苦,但他依然沉着冷静,耐心十足,精神抖擞。每天晚上9点以后,工作结束后,大家聚在一起打牌,范巴则埋头读书写作,直到深夜。

船即将离港时,巴先生突然看到农业工程师裴光昭一家坐在头等舱。裴先生送儿子去法国留学,进了“西村”(入了法国国籍)。他把巴先生叫过来,温和地劝道:“你干嘛干这种难活儿?辞职吧!你应该找个更有面子的工作……”

巴先生礼貌地向邱先生道谢。他已经下定了决心。他只是想让邱先生知道他一直在想什么,他曾经告诉过一位朋友:

我想出国看看法国和其他国家。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然后回来帮助我们的人民。

阮必清

这些都是成熟的想法,是阮必成的夙愿,也是他热切的愿望。这份远大的志向赋予了他坚定的信念、非凡的意志力和坚定的决心。

一旦对侵略者和叛徒的仇恨沸腾起来,对祖国和同胞的爱火熊熊燃烧起来,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止这个年轻人找到拯救国家的方法。

nguyễn ái quốc tham dự đại hội lần thứ 18 đảng xã hội pháp
1920年,爱国青年阮爱国作为印度支那代表出席在图尔举行的法国社会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阮爱国成为法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也是越南人民的第一位共产主义者。图片来源:《共产主义杂志》

1911 年 6 月 5 日,在对船上所有 72 名水手和工作人员进行点名并要求在航海日志上盖上证明印章后,拉图什·特雷维尔海军上将号吹响了一声长笛,离开芽荣港前往新加坡……前往法国。

阮必清凝视着海岸,仿佛想在心中铭刻下离开祖国——这个充满深情和爱意的祖国——之前的最后一幕。

青年阮必成将像展翅的雄鹰一样,跨越海洋,走遍世界各地,为越南人民的解放事业寻找最理想的道路。

像一只不知疲倦的鸟儿,飞越五大洲!……

年轻人阮必清 (Nguyen Tat Thanh) 出国寻找拯救国家的方法。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