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叔和他的家乡义安

年轻的阮必成离开家乡,去寻找拯救国家的方法。

国家政治出版社——真相 June 21, 2024 05:19

踏上“直辖南极”的土地,阮必成亲眼目睹了法国资本家老练而残酷的统治和剥削手段。也正是在这里,在芽龙港,一位爱国的越南青年登上了“拉图什-特雷维尔海军上将”号商船,渴望学习世界各国的智慧和经验,以帮助他的同胞。这是文巴-阮必成-阮爱国-胡志明走向民族救赎之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bến cảng nhà rồng đầu thế kỷ xx
20世纪初的芽龙码头。1911年6月5日,爱国青年阮必成从这里登上“拉图什-特雷维尔海军上将”号军舰,离开越南,去实现他摆脱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枷锁、解放祖国的夙愿。照片:越通社档案

1911年春日的一个清晨,平顺省德成学校的师生们再也听不到阮必成老师的哨声了。他何时离开了?教室里只有全校师生寥寥几句的告别。原来老师已经远走他乡了!德成学校的学生们将永远铭记这位年轻老师的形象:身材高挑纤细,眼神明亮慈爱,留着短发,身着朴素的白色奥巴巴长袍,腰系一条百合花色的腰带,对学弟学妹们关爱有加。

当德成学校的师生们仍在努力适应突如其来的分离时,阮必成已经踏入了“直辖南极”的土地。这是一个并非人人都能轻易取得的积极成果。

trụ sở tòa án ở sài gòn đầu thế kỷ 20
20世纪初西贡的一座法院。照片由……提供

对当时的平顺省来说,西贡就像另一个国家,出入极其困难。就连潘周桢先生也苦等数月,未能越过平顺-西贡边境。阮必成之所以能够过境,是因为他搭乘了胡达邦先生的船。胡达邦先生是阮生色先生在顺化时的老朋友,他曾为“联盛商行”的建立和德成学校的开办做出了巨大贡献。

抵达西贡后,阮必成开始熟悉这片“法属直辖之地”的种种新鲜事物。与他之前去过的城市相比,西贡的确更加庞大繁华。这里的生活节奏非常快,也充满紧张感。只有亲身来到这里,阮必成才真正见识到法国资本家们精妙而残酷的统治和剥削手段。雇佣工人的数量与日俱增,遍布各大工厂和企业。廉价劳动力为法国资本主义的“鲨鱼”们提供了丰厚的利润来源。

在西贡的街头,“西方男女”随处可见。阮必成亲眼目睹了法国人对待越南人民,尤其是对待妇女的残暴态度。就在西贡滨城市场——人们称之为法国城市——的中心地带,欧洲卫兵用牛鞭和警棍殴打当地妇女,强迫她们让开,以免阻碍通行。

阮必成越深入了解劳动群众的生活,就越对交趾支那的“人民精神”抱有希望。在法国殖民统治下的悲惨生活,反而使交趾支那人民的起义精神更加强烈。

cây cầu mống
法国海运公司桥(现为蒙桥)。照片档案

为了生存并找到出国的途径,阮必成不得不在西贡做各种体力劳动。他经常停留和多次造访的地方是芽龙港。芽龙港是一个河港,之所以被称为“芽龙”,是因为在法国海事局大楼的屋顶上,有两条面向太阳的龙。

阮必成密切关注着航运公司。当时有两家大型航运公司运营法国至印度支那航线,分别是梅萨吉里海运公司(Mesagieri Maritime,又称“马头”公司)和萨尔吉雷尼公司(Sargiereuni,又称“南星”公司)。区分这两家公司很容易,他只需看看船上烟囱上涂着的马头或五星图案即可。他了解到,“南星”公司刊登了许多法文和中文的广告,列出了其航线:西贡—土伦—海防—新加坡—科伦坡—吉布提—波赛—马赛—波尔多—勒阿韦罗—东克。

他还知道另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南绍公司正在招募“安南侍者”为船上的乘客服务。他的计划很快就会实现。他将前往欧洲,那里自由思想、民主和科学技术蓬勃发展,他要去考察、研究,找到拯救国家的正确途径。

1911年6月2日中午,他前往芽龙港。从斗亚兰(岘港)驶来的南绍号轮船刚刚靠岸。他径直去了拉图斯·图雷文海军上校那里,请求一份工作。

起初,他在餐厅遇到了三个越南人。他大胆地提出想找份工作。他们回答说没有空缺,就算有,他们也没有权利雇用他。看到他们笑着窃窃私语,他猜到了他们的想法:“像你这么瘦弱的人在这艘船上能干什么活呢?”他有些失望。但这时,其中一个面带和善的越南人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跟我来,我带你去见船主。也许他会给你安排工作。”

看到他,船主路易斯·E·米歇尔有些犹豫,因为站在他面前的是一个身材高挑、略显瘦削的年轻人,与其说是工人,不如说更像个学生,但他长相英俊,眼神明亮。他问道:

你能做什么?

我什么都能做到!

听到年轻人果断、坚定、自信的回答,船主承诺道:

好的,我会聘用你做厨房助理。明天早上来这里上班。

离开故土的前夜,达清辗转反侧,焦躁不安,只盼着黎明早日到来。明天将是他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自古以来,他心中就怀揣着解放祖国的梦想,如今终于有机会实现。他将孤身一人,独自闯荡,凭借自己的双手、智慧和意志力,克服一切困难和挑战。他完全出于自愿,踏上了这段漂泊冒险的旅程,没有丝毫犹豫。然而,在告别故土之前,他的心中却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悲伤。想到家人,他不禁潸然泪下。他后悔临行前没有找到父亲的住处。

他也不知道有关他姐姐阮氏清(白莲)和弟弟阮生谦(达特)活动的信息来源是否真实可靠?他的这次旅行可能会非常漫长,因为他不知道何时才能再次见到亲人……

第二天清晨(1911年6月3日),阮必成以他的新名字万巴他被船上的工作岗位录取了。现在他知道了昨天第一次见到的三个越南人的名字:阮文宏、阮文巴和裴文远。当天同时被招募到船上工作的还有四个来自农村的年轻人:黎光志、邓冠饶、阮俊和阮文智。

nguyễn tất thành ra đi cứu nước
1911年6月5日,青年阮必成从芽龙港出发,寻找拯救国家的方法。(图片来源:《共产主义杂志》)

船主信守承诺,安排万巴做厨房帮工。作为厨房帮工,他每天凌晨四点前就得起床,从那时到晚上九点,他得不停地干活:打扫大厨房,生火做饭;搬运煤炭,下到船舱取食物;洗菜,清洗锅碗瓢盆。有时,他还要扛着沉重的袋子,在摇晃的船身中爬楼梯……他整天浑身汗水和煤灰。尽管工作如此辛苦,他依然保持着平静、耐心和乐观。每天晚上九点以后,工作结束后,大家聚在一起打牌,而万巴则埋头读书写作,直到深夜。

船离港前,范巴先生突然看到农业工程师裴光昭先生一家乘坐头等舱。他把儿子送到法国留学,儿子已经入籍法国。他把范巴叫过来,温和地劝道:“你为什么要做这么辛苦的工作?辞职吧!你应该找一份更有面子的工作……”

巴先生礼貌地向赵先生道谢。他已经下定决心了。他只是想让赵先生知道他一直在想的事情,这件事他曾经告诉过一位朋友:

我想出国看看法国和其他国家。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我回来后就会帮助我们的人民。

阮达清

这些都是成熟的想法,是阮必成长久以来珍视和热切的愿望。这份远大的抱负赋予了他坚定的信念、非凡的意志力和高度的决心。

一旦对侵略者和叛徒的仇恨沸腾起来,对祖国和同胞的热爱燃烧起来,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这个年轻人找到拯救国家的方法。

nguyễn ái quốc tham dự đại hội lần thứ 18 đảng xã hội pháp
1920年,爱国青年阮爱国作为印度支那代表出席了在图尔举行的法国社会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阮爱国后来成为法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也是越南人民的第一位共产主义者。(图片来源:《共产主义杂志》)

1911 年 6 月 5 日,在清点了船上全部 72 名水手和船员,并在船舶日志上要求盖上证明章后,“拉图什·特雷维尔海军上将”号吹响了一声长笛,离开了芽龙港,前往新加坡……前往法国。

阮必成凝视着海岸,仿佛要将离开故土前的最后一个画面深深铭刻在脑海中,他那充满深情厚谊的故土。

就像雄鹰展翅高飞一样,年轻的阮必成将跨越海洋,环游世界,寻找解放越南人民事业的最佳道路。

就像一只不知疲倦的鸟儿飞越五大洲!

特稿刊登于《义安报》

最新的

年轻的阮必成离开家乡,去寻找拯救国家的方法。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一款产品猫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