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阮熙国公庙建于1467年,即黎圣宗统治时期。庙宇占地约1.6公顷,由许多建筑组成,例如门楼、上下殿、左右厢房、碑亭、钟楼等。庙宇四周环绕着茅山、郭山、孔通山和沃伊山,雄伟壮观,气势恢宏。 |
 |
阮熙(1379-1465)是黎朝开国元勋之一,在15世纪击败明军、解放祖国的战争中功勋卓著。他侍奉过四位黎王:黎太祖、黎太宗、黎仁宗、黎圣宗,并担任过许多重要职务。1465年,阮熙去世。为了纪念他的丰功伟绩,黎圣宗追授他“国公大宗师”的称号,并下令修建一座寺庙,并下令“兴国,祭国”。图为阮熙寺庙内部大门。 |
 |
阮熙寺正门气势恢宏,由三门山门和主殿组成。三门山门共有三扇门,其中主门为三层,屋顶为弧形瓦片。三门山门从柱子到栏杆、穹顶,都装饰有动物浮雕以及各种传统图案和浮雕。 |
 |
两根高大的柱子对称地矗立在大门上。图中:柱子的上半部分 |
 |
阮熙公庙历经多次修葺,但仍保留着黎朝的建筑风格。图为庙下殿。 |
。


阮熙寺的瓦片屋顶边缘浮雕着许多栩栩如生的龙、凤、麒麟图案,在蓝天的映衬下格外醒目。
 |
下殿后有两座建筑,分别为碑楼和钟楼,均为三层重檐歇山式建筑,两座建筑以露天庭院为中心对称排列。 |
 |
在主寺庙建筑群中,中央寺庙是一座建筑风格最为独特的房屋,由4根大木柱搭建而成,形成一座3层、12个屋顶、两侧对称的寺庙。 |
 |
大殿内部木质结构复杂,雕刻精美。 |
 |
这座寺庙历经近六个世纪,至今仍保留着其古老的空间和建筑风格。1990年,该寺庙被认定为历史文化遗产。如今,阮熙国公庙已成为游客前往宜禄门时必去的景点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