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山村的悲伤故事
(Baonghean.vn)——作为胎儿贩卖的热点地区,丁山村的两个村庄受到了各级政府的特别关注,以消除这一问题。然而,到目前为止,这里居民的生活仍然非常艰难和落后。
尊敬的先生
四月初,我们跟随友剑乡警官池文芳中尉来到了定山一村和定山二村。这两个村子是高木族的聚居村,位于森林深处,其中定山一村至今仍是特别艰苦的村子。被派去负责这两个村子的池文芳中尉对这里的情况了如指掌。哪家今天过节,哪家有孩子刚从远方打工回来,哪家有人因贩卖人口入狱……池文芳中尉说道:“兄弟,这里还是很穷的。所以他们都得去很远的地方打工,现在村子里空无一人,只剩下老人和孩子。”
正如冯少尉所说,上午9点,丁山两村的道路上空无一人。偶尔,我们还能见到几个小孩和老人。附近许多高脚屋都关着,静悄悄的,似乎很久没有人居住了。冯少尉手里拿着一本一丝不苟地记录着人口的笔记本,他说这两个村子只有200多户人家,大约900人。不过,今年以来,大约有500人来到公社办理手续,前往远方打工。留下来的人大多也住在远处的田里,很少回家,所以村子里一直空无一人。
![]() |
丁山一村中心一片荒凉景象。图片来源:Tien Hung |
丁山一村和二村坐落在一片防护林之中,毗邻常年奔腾的巴溪。也正因为被防护林环绕,村民们只能在溪边分得一小块耕地用于耕作。为了找到一块耕地,他们必须穿过森林2到5个小时才能开垦出一块地。通往田地的路很远,摩托车也进不去,所以他们只能在田里搭棚子生活。“每次收割后,我们把庄稼运到这里都很辛苦,因为我们只能用肩膀扛着,所以我们不得不搭棚子把农产品存放在里面。每次我们来这里,只会买一些生活必需品,然后带一些米去磨坊。” 仍居住在丁山二村的少数年轻人之一,文进说道。
由于田地遥远,每逢新学年,让丁山村的孩子们上学,对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一个难题。因为对这里的人来说,孩子的教育只是次要的,谋生才是主要的。
![]() |
由于业主外出工作,房屋都关闭着,十分安静。图片:Tien Hung |
寻找解决贫困的办法
与克木高原的许多其他村庄一样,丁山村的居民也十分贫困。友剑乡人民委员会主席罗文河先生表示,贫困的原因不仅在于缺乏生计,还在于当地居民依然保留着不良的风俗习惯和落后的生活方式。“近年来,人们都到很远的地方打工,有了稳定的收入。但贫困依然存在,这是因为生活方式非常落后,不懂得储蓄,”罗文河先生说道。
每年,来自定山村的人们都会涌向西原省份打工。他们乘坐公司车辆一路前往公社。在那里,他们主要在橡胶种植园工作,拥有稳定的住所。因此,许多家庭会带着孩子一起来。每个工人每月平均能挣700万越南盾。然而,尽管他们一年到头辛勤工作,这些钱最终还是在回家过春节的那几天花光了。
![]() |
冯中尉似乎对村里的所有活动都了如指掌。图片:Tien Hung |
“这里的人花钱大手大脚。年初出去打工,年末把钱花光,又出去打工。”32岁的魏文珠(Vi Van Chau,家住丁山二村)说道。魏文珠目前是友剑乡祖国阵线委员会副主席,所以他仍然留在村里,不像其他年轻人那样远行。他在这里开了一家杂货店,卖酒给别人维持生计。魏文珠说,每逢春节,外地的工人都回来了,他的杂货店就没啤酒可卖了。外面运啤酒的卡车还没开出村子,啤酒就卖光了。他们不仅在家里聚餐,还成群结队地去孟县镇的餐馆吃饭喝酒。有时,他们会在镇上一待就是好几天。
![]() |
亭山村如今主要居住着老人和儿童。图片:Tien Hung |
据 Chich Van Phuong 中尉说,这些工人不仅在吃喝上花费不菲,而且每次下班回家过春节,他们都会买昂贵的摩托车。等到积蓄花光后,春节过后,他们就不得不廉价出售摩托车,换取更多的钱来消费。一年的打工钱花光后,他们又开始考虑回去打工。就这样,贫困的循环不断缠绕着他们。
同样由于教育水平低下,不久前,丁山村出现了一种令人心碎的现象:妇女们涌向中国贩卖胎儿。短短时间内,丁山村两个村子就有近30名妇女越境到中国产子,然后贩卖胎儿。《义安报》刊登一系列文章谴责此事后,震惊了全国,迫使各级政府紧急介入。
![]() |
丁山村是胎儿贩卖的热点地区。图片:Tien Hung |
更痛苦的是,这些人拿着卖掉孩子的钱,回到家乡买摩托车,挥霍无度。几天之内,钱就花光了。“我曾经看到一个卖掉孩子的家庭回家后,因为有钱,大吃大喝,对孩子毫无悔意。看到这一幕,我心如刀割,忍不住大声呵斥他们。” 友剑乡警察局长阮文长少校说道。
张少校还表示,在义安报刊登一系列报道后,警方不得不成立小组对这两个村庄进行严密监控。为此,警方不仅定期动员和宣传,还列出了孕妇名单,每隔几天就去她们家进行监控,以防止她们逃往中国产子后再贩卖婴儿。同时,警方还阻止人口贩卖团伙与她们接触。也正是由于这种彻底的干预,这个问题才得以控制。多年来,丁山村的两个村庄从未发生过贩卖胎儿的案件。
![]() |
当地居民的田地距离居住区很远,需要步行数小时才能到达。因此,人们不得不搭建棚屋,住在田里。图片:Tien Hung |
然而,帮助这两个克木村脱贫致富仍然是当地政府面临的一个难题。“当地党委和政府认定,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仍然是到西原省打工。在那里打工收入也比较稳定,也比较好。然而,由于生活奢靡,贫困户依然居高不下。因此,下一步的解决之道是加大宣传力度,帮助村民逐步转变思想观念和意识,让他们懂得如何节约。” 友剑乡人民委员会主席罗文河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