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主题:在祖国边境传播知识的旅程最后一部分:继续讲述在边境地区上学的故事

记者团 November 5, 2025 13:42

罗氏念、张氏义、郑氏秋庄……这些老师的名字代表了义安省年轻一代充满勇气和魄力的教师。他们是90年代的教师,怀揣着青春的热情,甘愿离开城市,克服险峻的山隘,来到乡村,在艰苦的边境地区播撒知识的种子。他们不仅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无私的爱……

tieude-ki3(1).png

记者团 -技术:鸿台• 2025年11月5日

------------------o0o-----------------

罗氏念、张氏义、郑氏秋庄……这些老师的名字代表了义安省年轻一代充满勇气和魄力的教师。他们是90年代的教师,怀揣着青春的热情,甘愿离开城市,克服险峻的山隘,来到偏远乡村,在艰苦的边境地区播撒知识的种子。这些老师不仅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无私的爱,还带来了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从自学民族语言、练习优美的书法,到率先将人工智能(AI)应用于课堂……

------------------o0o-----------------

titphu1(6).png

在位于边境地区的通图小学,老师张氏义(Truong Thi Nghia)是学生们作文中经常提及的人物。有些学生从三年级就开始跟随义老师学习,到了五年级,在描写自己最爱的人时,仍然会提到她。这种情感是对义老师对学生们无私奉献和无私关爱的最大“回报”。

Cô Nghĩa trong một giờ lên lớp Ảnh NPV
Nghia女士在课堂上。照片:NPV

学校离家30公里,孩子还小,所以义老师平均每天要往返四次,总共要翻越120公里的山路。然而,当被问及遇到的困难时,这位年轻的老师并不认为距离是障碍。“我刚来这所学校的时候,语言是我最大的障碍。学生和家长都是泰国人,用泰语交流让我很难理解他们的想法,也很难和家长讨论孩子的学习情况。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开始向同事和周围的人学习泰语。虽然我不懂泰语,但这里的当地人、村民和学生们用另一种特殊的语言——爱的语言——热情地欢迎了我。”

nen.png

这份爱体现在真诚的交流、热情的问候、分享和全心全意的关怀之中。义老师动情地说道:“虽然生活贫困艰辛,但当地人民却非常热情好客。他们点滴的关心让我深深爱上了通图,也让我想要为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民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义老师的愿望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精彩的讲座、富有创意的教学方法、优异的学业成绩以及学生们的勇敢宣言得以实现。义老师不仅传授知识,还是一位心理学老师,她擅长指导学生练习写出漂亮的字。2018年,义老师参加了一个写字课程后,便坚持不懈地将所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帮助他们练习“字迹——个性”。她的努力没有白费。通图小学学生们笔画流畅、笔画有力的字迹,成为了许多老师的骄傲。

Nhiều năm liền cô Nghĩa luôn được nhà trường ghi nhận về những sáng tạo đổi mới trong giảng dạy Ảnh NPV
多年来,义老师因其创新教学方法而受到学校的认可。图片:NPV

“每次看到学生们整洁的笔记本,我都会喜极而泣。我经常告诉我的学生:你们每天都能学到新东西,每天都离梦想更近一步。的确,当我看到他们阅读更流畅、书写更优美、解题更快时,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无比喜悦。比起教书,我更希望在学生心中播下热爱学习、自信和自我信念的种子。我相信,如果这些种子被精心播种,它们终有一天会发芽结果,帮助他们拥有足够的勇气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对我而言,每天能够去学校教书,看到学生们脸上纯真的笑容,都是充满意义的一天。” Nghia老师坦言道。

Không chỉ dạy bảo học sinh cô Nghĩa còn dành thời gian quan tâm động viên cho những hoàn cảnh khó khăn hơn Ảnh NPV
阮义女士不仅教书育人,还抽出时间关心和鼓励那些处境艰难的学生。图片:NPV
Cô Nghĩa dành nhiều thời gian để trò chuyện, tâm sự và kèm cặp học trò Ảnh NVCC
义老师花很多时间与学生交谈、倾诉心事并辅导他们。照片:NVCC
Cô Nghĩa đặc biệt tâm huyết với vai trò giáo viên chủ nhiệm và có nhiều sáng tạo trong vai trò này Ảnh NPV
Nghia老师对她的班主任工作非常尽职尽责,并且在工作中展现出极强的创造力。照片:NPV

Cô Nghĩa và học sinh trong một hoạt động của trường Ảnh NPV
义女士和学生们正在参加学校活动。照片:NPV
pngtree-classic-decoration-frame-border-png-image_14438663.png
titphu2(6).png

十多年来,罗氏念老师(在坑都第二小学少数民族寄宿学校任教)一直在边境山区与学生们一起工作,她不仅是一位老师,更是一位母亲、一位伙伴,将知识和技术的光芒带到那些似乎因困难而“关闭”了所有梦想之门的地方。

cô Niệm - Cô Niệm cùng Học sinh hưởng ứng ngày 30.4 Ảnh NPV
尼姆女士和学生们对4月30日的事件作出了回应。照片:NPV

十一年前,聂老师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也是她开始在坑都小学任教的那天。那天,她顶着寒冷和雨水,跋涉了一整天蜿蜒泥泞的道路,年轻的老师忍不住泪流满面。想念孩子,没有手机信号和网络的孤独,只有她自己才能体会到那种煎熬。后来,她调到一所偏远的学校,困难和孤独再次让她想要放弃。但她最终选择留下,用无私的爱,把这里变成了她的第二个家。

nen1(3).png

“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很艰苦,他们的父母在外地工作,他们和祖父母住在一起,所以我经常邀请他们来我家住。师生们住在一间木板房里……路过的当地人看着木墙上反射的光,互相猜测:‘也许老师没有孩子,所以把孩子们带过来玩玩’——尼姆老师回忆道。经过多年的辛勤工作和教学,她的一些学生考上了区寄宿学校,一些学生获得了参军出国工作的资格……这些小小的成就,是家长和当地人从未想过的,是值得骄傲的‘进步’。”

cô Niệm - Một giờ học của cô Lô Thị Niệm Ảnh NVCC
罗氏念老师的一堂课。照片:NVCC

在高原教师的诸多品质中,尼姆老师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她克服重重困难与世界沟通的创新精神。过去,她不得不把手机挂在屋顶横梁上,才能勉强接收到一点信号,与外界联系。如今,这位9X教师秉持着永不放弃的精神,决心在数字化转型领域开辟道路。在设施匮乏的地方,她毫不犹豫地学习并将人工智能(AI)应用于教学工作中。

“当人工智能(AI)技术开始在教育领域广泛应用时,我再次开启了一段新的学习之旅。我开始使用AI工具来辅助备课、设计课程插图、创建体验式游戏……技术不是障碍,而是机遇——如果我们懂得如何把握它并不断创新。”尼姆女士分享道。

在全国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聂女士用实际行动证明,地理距离不能成为思维的障碍。她研究并应用科技手段节省时间,从而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组织体验式活动和融入当地文化中。聂女士不仅与村民们一起把信件送上山,还为改变坑都年轻一代的意识、激发他们可持续地摆脱贫困的愿望做出了贡献。

pngtree-classic-decoration-frame-border-png-image_14438663.png
titphu3.png

每当老师郑氏秋庄克服陡峭的山坡,到达位于古发山坡上摇摇欲坠的小学校时,她都感觉自己回到了一个熟悉的地方,那里有孩子们热切地等待着她的眼睛,在那里,她的心似乎找到了生命中最有意义的部分。

庄于 1994 年出生于旧昆强县(现昆强县)门山乡,在山区长大,很早就体会到了贫困的滋味,也正是在那里,她燃起了成为一名教师的梦想,将书信带到偏远地区,让孩子们了解村庄以外的世界。

bna_cotrang1.jpg
4月30日当周,与学生们一起向国旗致敬。

2018年从荣市大学小学教育学院毕业后,庄被分配到昆强镇小学任教——这是一所离家近、教学条件优越的学校。但她的心中似乎仍有一丝空缺。“我想去更艰苦的地方,那里的学生更需要我,”庄说。当教育部发起教师轮岗到偏远地区的活动时,她立即报名参加。

nen3(3).png

2020年10月,庄接到调令,前往卢达小学(位于蒙山乡),在桑村和莫伊村两个不同的地点任教。2024年10月,她被调往蒙山第二小学,在邦村和科帕村任教——这两个地方是边境地区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接到调令那天,庄的大儿子只有4岁,小女儿也只有2岁。母子分离,孩子离家,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让这位年轻的母亲心头沉重。去科帕村的路只有20公里左右,却要花上半天的时间。旱季尘土飞扬,雨季路面湿滑如泥。庄说,有好几个星期一的早晨,她回到学校,看着眼前陡峭的山坡,眼泪就涌了出来。一部分原因是她的孩子还小,紧紧地依偎着她,不肯放手;部分原因是前路艰难。“小儿子紧紧抱着妈妈哭,大儿子比较懂事,也默默地哭着。我常常想,我是不是太自私了,把自己的孩子留在家里,去照顾别人的孩子?”

Trang工作的Co Phat小学只有57名学生,四年级的班主任要带12名学生。许多学生住在离学校3公里远的地方,路途崎岖陡峭。清晨,孩子们光着脚,穿着单薄的衬衫,手里拿着用香蕉叶包裹的米袋,眼神里充满了渴望,来到教室。这些学生大多是丹莱族的孩子,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冬天许多人连御寒的衣物都没有,一日三餐也只有拌着生面条的白米饭。他们不仅物质匮乏,由于近亲结婚的习俗仍然存在,他们的健康和学习能力也受到了影响。因此,Trang和她的同事们必须教导、劝导和鼓励他们,以免他们辍学。 “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不一样,但他们都很可爱,也很渴望学习。每次我回家,我都会带各种各样的东西回去,有时是糖果、蛋糕、薯片,有时是鱼包、肉块……看着他们吃得那么香,我真为他们感到难过。”——庄女士坦言道。

由于孩子们家离学校太远,庄老师和她的同事们以及孩子们的家长们在学校附近搭建了一个小棚子,供孩子们在寒冷多雨的日子里居住。傍晚时分,夜幕降临,庄老师会来给孩子们辅导功课、和他们聊天,并教他们如何保持清洁、如何拥有梦想以及如何努力奋斗。她分享道:“我希望孩子们明白,学习是摆脱贫困的唯一途径,这样他们才不会永远困在村子里。很多家长对学习并不感兴趣,仍然让孩子留在家里帮忙干农活。每到暑假或春节过后,我们都会回到村子,挨家挨户地进行动员。有时,仅仅是看到孩子们在门口犹豫的眼神,就给了我坚持下去的动力。”

庄老师不仅是一位教师,更是一位传递爱心的人。她看到学生们生活困苦,便联系捐助者、朋友和慈善机构,请求捐赠保暖衣物、靴子、毯子、自行车和书籍。这些小小的礼物温暖了高原地区寒冷的冬日。她只希望通往这所偏远学校的道路能够尽快重建,使交通更加便利,让高原地区的教师们传播知识的道路不再那么艰辛。

bna_cotrang2.jpg
Trang女士肖像。
自画像
bna_cotrang3.jpg
在学校上夜校。

谈起庄,她的同事们称她为“边境地区的一簇小火苗”——因为在最艰苦的地方,她总是带来温暖、信念和笑容。对她的学生来说,她是第二个母亲。对她的同事来说,她是随时准备分享的朋友。“我的道路不仅仅是一条通往邦村古发镇的泥泞小路,更是一条通往学生们心灵的道路。”庄说道。的确如此,尽管前路崎岖,障碍重重,但在这条路上,那位播撒福音、点燃信仰之火的郑氏秋庄的足迹依然闪耀。

bna_cotrang4.jpg
组织学生参观邦村的普马特控制站。照片:PV

文章中提到的这些人物只是众多年轻勇敢的教师中的一小部分,他们面对困难从不退缩,总能化困难为动力。他们不仅传授知识,更教导学生怀揣梦想,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命运。尤其是在义安省艰苦的边境地区,乃至整个越南,仍然有许多像聂老师、义老师、庄老师这样的年轻教师,他们默默奉献,日夜辛勤耕耘,用自己的青春为高地的孩子们照亮前路。他们的毅力、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创新精神,过去是、现在仍然是越南年轻一代走向世界的坚实跳板,无论他们身在何处,都能拥有足够的资源和抱负,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pngtree-classic-decoration-frame-border-png-image_14438663.png

特稿刊登于《义安报》

最新的

主题:祖国边境知识传播之旅——最终集:继续讲述边境求学的故事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一款产品猫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