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隆天门殉难烈士的故事
(Baonghean.vn)- 在奇山县芒隆乡中心的山腰上有一处墓地,那里安葬着 56 年前在天门后遭土匪袭击而牺牲的 27 名烈士。
岁月并不太平
七月,我们有机会前往芒隆,那里气候凉爽,风景秀丽,被称为“义安省的沙巴”。由于事先安排,这次我们特意前往烈士陵园,敬献香火,缅怀二十多位在此殉职的干部职工。想到那些在义安省西部山林深处,在天堂之门后长眠的烈士,我们的心情顿时涌上心头,泪水不禁夺眶而出。
![]() |
第二天,我们回到芒县,来到位于二号街区的黎文全先生家,希望能更多地了解这件发生在半个多世纪前的悲惨事件。幸运的是,他虽然已年过八旬,但神志依然清醒。他只提到芒龙这个地名,若有所思的表情仿佛触动了记忆,当年的种种,如同慢动作电影般缓缓浮现。
黎文全先生(生于1940年)来自美清乡(安城县),不到15岁就爬上奇山的森林去谋生。1962年,义安省农业部在芒隆建立了一个苗圃站。由于黎文全先生熟悉当地地形,并且略知当地高地居民的语言和习俗,他被招收为工人。
![]() |
当时,奇山边境地区,尤其是苗族聚居区,土匪猖獗。他们勾结老挝王宝军,企图破坏革命,建立自治国家。同年8月,一群种子农场工人在农场经理阮友强先生的带领下,闯入芒隆。
一天后,他们抵达了霍屯村(Huoi Tu),这时帕舍突然听到芒隆传来枪声。过了一会儿,他们听说土匪刚刚伏击并打伤了基地干部。全先生和其他10人奉命将伤员抬到芒盛接受治疗,然后继续返回营地进行修建工作。
![]() |
谈起牺牲的战友和队友,Toan先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照片:Cong Kien |
在荒山野林之中,芒森苗圃站的干部职工们生活在恐惧之中,因为土匪时常出没,随时可能伏击他们。而这种担忧在1964年6月24日凌晨真正显现出来,当时数十名手持AK步枪和手榴弹的土匪冲进了苗圃站。
![]() |
当地领导人和游客在芒隆烈士陵园上香。图片:Cong Kien |
当时,Toan先生躲在铁匠铺下,用枪还击,击毙了3名匪徒。匪徒的袭击一直持续到晚上7点,苗圃的大多数工人都牺牲了,只有Toan先生、Cuong先生(农场经理)和少数人幸存下来。
![]() |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芒隆村不再荒无人烟,柏油路也通到了村里,村里的生活也得到了全面改善。摄影:孔建 |
据奇山县劳动荣军与社会事务部统计,当天芒隆地区遭匪徒袭击身亡的人数为27人,其中包括托儿所工作人员、士兵、劳工、医务人员和教师。遇难者被全先生等人安葬在山腰的一块地方,后来被国家追认为烈士。
1964年6月24日在芒隆牺牲的烈士大多来自低地,前来务工。和平恢复后,他们的家人将他们的遗体运回家乡安葬。目前,公墓仅剩13座坟墓。有些坟墓每年都有家人前来瞻仰,但也有一些坟墓无人照料。
几年前,一场大雨,一块石头从山上滚落,砸塌了墓园里一段围栏和香炉,至今尚未修复。
“该县已向省人民委员会提交报告,请求提供财政支持,用于修缮和升级芒龙公墓,以纪念为祖国和平与发展而牺牲的烈士,表达敬意和感激之情。”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芒隆村已不再荒凉,柏油路已通到村里,生活各方面都得到了改善,人均年收入达1500万越南盾。这里的蒙族人民充分利用气候和土壤,种植桃、李、生姜、药材等特色作物,并发展畜牧业,为当地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 |
黎文全先生希望立一块纪念碑,让远近游客都能了解这场悲剧,以及那些为了发展经济而来到义安省西部山区森林的先民们的牺牲。摄影:孔建 |
特别是芒隆目前正在规划生态旅游和社区发展,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取得新的突破。
黎文全先生分享了他的愿望:“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芒龙公墓里安葬的13位烈士能够被家人接回故乡,因为他们已经失散56年多了。明天,在那里将立起一座小纪念碑和石碑,让远近的游客都能清楚地了解这场悲剧,以及那些为了发展义安西部山区和森林经济而牺牲的先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