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黎明之城荣市》音乐家的故事
(Baonghean.vn)——在一栋带阳光阳台的小房子里,音乐家Le Ham热情地迎接了我。他说,他一生都与荣市结缘,所以能够在这里度过余生,在这栋距离外面繁华街道仅几步之遥的小房子里,已经足够让他感到满足了。
我们满怀满足地谈论着,从《黎明之城荣市》到他创作的、最近荣获国家奖的歌曲集……
发自内心的笔记

即使已年逾九旬,提起这些老调,他依然激动不已,仿佛是第一次向世人宣布。那是当年他还在啁啾着跟着母亲进城的田宏村,从他青春胸膛里流淌出来的音符。
他说,他从母亲的《Kieu》诗句中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所以可以说,黎汉的音乐源于他童年时期听过的摇篮曲。他对音乐的热爱也源于在村里临时搭建的舞台上观看演出。那时,年轻的黎汉懂得用木瓜叶的茎做一支小笛,用村里的喇叭吹奏他不知从哪里学来的旋律……

直到1948年至1951年的军校时期,黎汉才得以正式学习音乐。凭借着出众的长笛天赋,他立志从事音乐事业,并成为第320师的一名艺术家。1955年至1961年,他在越南音乐学校学习。他说,他的毕业作品是一首六乐章的合唱曲,获得了高度赞赏,但最让他高兴的是,在那片美好的音乐天空中,他找到了广阔的未来。
毕业后,他被派往永灵边境,为驻扎在滨海河北岸的我军士兵服务。“在前线两岸,和平之声的脆弱边界有时只是一个音符。无论我们是谁,无论我们站在哪一边,我们都会轻易被一个声音所感动。”他说道。
1964年,黎汉被分配到中央音乐艺术学校任教,但不久之后,河静省邀请他担任河静艺术团团长。他的音乐之路与艺术相关的职位息息相关。这也是他创作即兴而又闪耀的乐曲的契机,也预示着他未来辉煌的音乐之旅。
音乐家黎汉回忆说,他回到河静时正值战争年代,战争异常残酷,但他却能与兄弟姐妹们一起奔赴战场。正是在那些日子里,他创作了《盖颂拉》、《新五千岁奔奔》、《河静文王建功》等歌曲……后来,1964年,他罕见地出现在歌集中、带有浓郁五军风格歌曲之一的《盖颂拉》在《越南之声》电台播出。这首歌不仅让很多人落泪,就连他自己……也哭了。
“祖国的天空,全国人民都投身战场,等待着彻底胜利的那一天。每个人都想贡献自己的力量,与美国人抗争。这首歌曲直击人心,如同一幅画卷,展现了每个越南孩子的爱。”——音乐家勒·哈姆说道。他的歌曲中描绘了姑娘们“偷偷背着孩子”开路的形象,她们是勇敢无畏的苏联女性:“苏联姑娘比男孩更勇敢。”《拉河姑娘》后来被收录在他荣获国家奖的歌曲集中。
音乐家黎涵在民歌的熏陶下成长,饱含民族精神,在田野调查、收集和发掘义安民歌古调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后来,他主编了《义安民间音乐》一书,受到音乐界的高度评价。
1970年,黎涵收集了30首胡歌、尉歌和军歌后,河静文艺协会出版了《乂族民歌集》。这首民歌成为乂安、河静两省文艺团体的常见表演形式。黎涵改编了诸如《胡贝泉》之类的胡歌,或是从尉歌旋律发展而来的民歌,后世许多民歌家都认为这些才是尉歌和军歌的原始旋律。
谈起黎汉姆,人们常常会想起他那奔放洒脱、乐于创作的音乐风格,以及他赋予作品生命力的方式。“很奇怪,有些作品构思了一个月却无人演唱,一点名气都没有,虽然我觉得它们挺好。然而,这些歌曲往往在心潮澎湃的一瞬间被唱出,之后歌词和音符便会迸发出来,最终受到人们的喜爱和热烈欢迎。”——黎汉姆说道。这些作品包括《森村之母》、《黎明之城荣市》、《拉河女孩》、《去森村音乐节》……
“以前作曲的时候,音乐人是拿不到版税的。就算歌曲被用了,他们也会很感激地请我吃一碗越南粉。那也是音乐人最朴素的幸福!”——Le Ham笑着说。
生命的奖赏
提起“黎明之城荣市”,人们立刻会想起荣市广播电视台的主题曲,想起那首描绘年轻、活力、充满爱意的荣市的《城市之歌》。音乐家Le Ham表示,他与荣市有着深厚的缘分,他真心实意地把荣市当成自己的故乡。无论走到哪里,对他来说,回到荣市就意味着回到故乡。

歌里有这么一段:“我会带你回我的家乡荣市”——这是歌曲中一个抒情人物的邀请,却出现在现实生活中的歌词中。“当时我从河静回来,一位年轻的女志愿军让我搭车一段,虽然路途不远,但我们聊了很多。回她家的时候,她还说:‘明天我接你去荣市!’”这也是音乐人创作这首歌的灵感来源。
《黎明之城荣市》旋律抒情凄美,却又奔放奔放,热情奔放,正如这位音乐家对荣市的感受。于是,在这首歌诞生很久之后,人们依然会来找他,只为与他一起歌唱,满足他们对荣市之美的渴望,在这首充满荣市精髓的歌曲诞生的地方。
音乐家黎汉姆最喜欢的另一首歌是《森村母亲》,歌颂敬爱的胡志明主席。这首歌的歌词朴实质朴,却又伟大而磅礴:“母亲就这样在生命中沉默/瘦弱的肩膀扛起湿滑道路的重担/母亲在夜空中产下孩子/黑色的淤泥中,莲花盛开”。
Le Ham说,他用心写下了这些歌词和旋律,充满了爱与敬意,以及对那位越南母亲无限的敬佩。这首歌后来在各种节日里被反复演唱,仿佛永恒不灭。每逢佳节,就会唱起《森村母亲》,每逢隆重的仪式,就会唱起这首歌。“森村母亲,越南母亲赋予了我的生命光辉……”自豪地回应道。
在国家文学艺术奖颁奖典礼上获奖的歌曲集还包括合唱团的《我心中的越南》、《Tieng drum dem trang》、《Ha Tinh que huong ta》……可以说,每一首歌都经过音乐家黎汉的精心挑选,每一个字、每一个音符,让听众感到既熟悉又亲切,同时又感到自豪和热爱。“我的一生都生活在音乐中,沉浸其中,才发现生命如此有意义,如此值得。”——音乐家黎汉分享道。
他创作了超过200首歌曲,包括入选教科书的儿童歌曲,以及合唱组曲。但对他来说,《永,永不忘怀》(Vinh, Thanh Pho Binh Minh)、《永不忘怀》(Nguoi Me Lang Sen)或《盖颂拉》(Gai Song La)等歌曲被一代又一代人传唱和铭记,这对音乐家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当一首歌出名时,音乐家就能与它共存,被人们铭记,被人们提及。这就是人生的回报,也是我们至今仍欠生活的东西。”——音乐家黎汉姆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