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女孩全心全意地讲述着乡村故事
在绿意盎然的山峦间,乂安省智乐乡的少数民族村落宁静祥和,充满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每天,来自丹泰村的泰族女孩恩甘氏红娟,都怀揣着一个简单而伟大的梦想,将家乡的农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用镜头记录着平凡的日常生活。

Thanh Phuc - Khanh Ly/技术:鸿台• 2025年9月2日

秋意渐浓,阳光依旧强烈,但在高原上的智乐乡,清晨的露水与寒意交织,为苍翠欲滴的山坡带来一丝凉意。古老的森林、嫩绿的稻田、以及潺潺流淌于岩石缝隙间的溪流,构成了一幅如画的水彩画。
通往丹泰村的道路蜿蜒曲折,穿过陡峭的山坡,道路两旁是茂密的竹笋林,偶尔点缀着茂盛的紫色桃金娘灌木和鲜红的杜鹃花。

深入村庄,可以看到树荫下隐藏的简朴高脚屋,孩子们在菜园里嬉笑奔跑的声音,老妇人们用口琴哼唱着传统歌曲……这一切构成了一幅简单、熟悉却又充满人情味的画面,温暖真挚,令人感动。
那个村庄是阮氏红娟——一个情感丰富、充满抱负的女孩——出生和成长的地方。但这位1997年出生的女孩的记忆,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一系列充满风暴的艰难岁月……
作为家中四姐妹中的长女,权在母亲去世后很早就承担起了家庭的责任。父亲再婚后,权和年迈的祖母一起生活,而她的兄弟姐妹则被分成两组:一组和父亲一起生活,另一组和叔叔一起生活。
看似平静的岁月再次被打破,权的父亲罹患癌症去世。从此以后,四姐妹只能依靠彼此、祖母的臂膀和亲戚们……


通往田野的蜿蜒土路,湿滑的雨季,提着玉米篮深夜归来的日子……这一切都磨砺了阮的毅力。她告诉自己要努力学习,这样有一天才能跨过村子的竹篱笆,走出山坡,来到田野,去探索新的天地。初中毕业后,阮考入了省立少数民族寄宿制高中。
离家求学的三年,是一段段充实而难熬的日子,但同时,她也时刻牵挂着家乡、祖母和孤儿弟妹。凭借着非凡的努力和不懈的奋斗,Quyen克服重重困难,最终考入了荣市大学教育学院小学教育系——这是她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学业。大学期间,Quyen一边打工挣钱维持生计,一边做家教、店员、服务员和洗碗工。



毕业后,这位年轻女孩留在荣市,做了两年合同制教师。后来,爱情让她回到家乡,在边境村庄当老师。但不久之后,Quyen辞职了。“并不是我不爱这份工作了,而是我想寻找新的方向,想离家人近一些,也想为家乡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Quyen坦言道。

为了在家照顾孩子,Quyen辞去了教师的工作,开始尝试制作视频。起初,她制作的只是一些短片,记录村民们的日常生活:早上下地干活,下午去溪边取水,围坐在篝火旁吃饭。


场景很简单,没有道具,没有复杂的剧本,只有一部她戏称为“破手机”的旧手机,由她的表妹帮她拿着摄像机。在这些视频里,Quyen既是旁白,也是主角。
祖母、村民、赤脚的孩子……成了最质朴的“演员”。他们不化妆,不表演,以最真诚、最自然的方式呈现。
每天,Quyen都坚持不懈,不断挑战自我极限,她研究、学习并制作了7-8个内容,并定期发布2个视频。“学习之后,我知道如何更系统地制作视频,内容也更稳定,我知道如何找到亮点,知道如何选择更生动的拍摄角度……”,Quyen分享道。


Quyen的视频中,自然景色被逼真而生动地再现。清澈的小溪流经长满青苔的岩石,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宝贵的虾鱼资源。
村里的孩子们大声笑着,在凉爽的岩石间快乐地捉螃蟹和鱼,到了晚上,他们一边咯咯地笑着,一边炫耀自己的成果。
村庄周围郁郁葱葱的森林不仅是鸟类的栖息地,也是一座“宝库”,蕴藏着各种各样的林产品,例如苦竹笋、甜竹笋、蕨菜、野生菠菜……




视频中,Quyen 和当地人采摘嫩竹笋、采摘新鲜野生蔬菜的画面成为了亮点,让观众感受到山林的清凉气息,以及泰国人民在每个劳动阶段的精湛技艺和一丝不苟。
玉米田绵延在山坡上,成熟的甜瓜田与散发着香气的糯稻田交错分布,构成了一幅生动鲜活的田园风光。Quyen跟随当地居民下地耕作,从播种到收割,全程拍摄,让观众既能感受到辛勤劳作的艰辛,也能体会到劳动的喜悦。



Quyen 的视频中另一个亮点是近距离拍摄的传统泰国菜肴,既地道又诱人。
观众可以看到炭火上烤着溪鱼的画面,每一块烤得软嫩的鱼肉都混合着森林烟熏的香气,让人仿佛闻到了那独特的味道。又或是与山林息息相关的竹筒饭,从挑选竹筒、淘米、炭火烤制,到剥去滚烫的竹皮,露出洁白香糯的米粒,每一个步骤都清晰地记录下来,让人感受到高原的亲切与熟悉。
或是肉汤,或是森林树叶汤,或是其他菜肴……这些饱含山林风味的菜肴,以传统方法烹制,每一帧都显得诱人而珍贵。此外,也不乏一些天然特产,例如盐烤蜂蛹、蒜蓉炒岩苔,这些在其他地方非常罕见,却被泰国人民珍视和传承。如今,Quyen 将它们带到大众面前,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
Quyen不仅记录了劳动和美食的场景,还细致地带领观众领略了泰国人民独特的节日和习俗。色彩缤纷的新米庆祝仪式,伴随着笛声和锣声,身着传统锦缎服饰的妇女们手捧班花,姿态庄重而喜悦。
影片生动地展现了制作神灵的习俗,这是一种为村民祈求丰收和健康的圣洁仪式。长辈们教年轻一代传统的歌舞,让观众感受到人与山林、过去与现在之间血肉相连的联系。

“我只是想记录下每天发生的事情,让远方的人也能感受到新米的香气、孩子们清脆的笑声,以及村民们背着农产品回家时眼中闪烁的光芒。”Quyen分享道。Quyen制作的视频并非简单的片段,而是村民们工作和生活的生动写照。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泰国村民赤着脚,倚靠在山坡上,双手灵巧地采摘着野菜,耕种着玉米,照料着瓜果……
有些场景看似简单,却饱含人情味:一位母亲提着一篮野菜回村,一个孩子跟着母亲在溪边捕鱼,溪水拍打着岩石海岸,宛如山林的乐章。Quyen毫不畏惧地涉水而行,采摘竹笋,捞鱼,然后烹制泰国特色菜肴,如烤鱼、竹笋饭、蒜蓉炒野菜……这些菜肴都饱含着她全部的灵魂和童年记忆。
这些简单的视频出乎意料地感动了许多人。每条视频下方都涌现出充满爱意和鼓励的评论。许多人表示,观看这些视频让他们想起了童年时的村庄,而那些远离家乡的村民,在视频中再次见到父母和亲人时,更是感动得热泪盈眶。


Quyen的视频一步一个脚印,耐心而坚定地走红,以真诚、朴实、朴素的风格,以及对家乡的热爱,征服并吸引了众多观众。目前,Quyen的TikTok频道拥有1万粉丝,而她的粉丝专页“Truong Son Girl”则拥有5万粉丝。
影片以简洁的叙事手法和生动的画面,带领观众踏上一段探索山脉的旅程。这不仅是一幅美丽的画面,更是权用细腻的笔触,讲述了勤劳、艰辛、文化认同以及人与山林之间紧密的联系。

Quyen的特别之处在于,她制作视频不仅是为了娱乐或保存回忆,更是为了传播对家乡的热爱,宣传泰国乡村的美丽与宁静,并激励身边的人……通过广泛传播的视频,Quyen成为了乡村与外界之间的桥梁。
这位年轻女孩的愿望是连接和扩大家乡农产品的产量,这些产品是用少数民族人民的汗水、奉献和巧手制作的:玉米、甜瓜、香糯米、当地猪、溪鱼……所有这些都带有山林的味道,但鲜为人知。
Quyen 疑惑道:“我们如何才能让清洁优质的产品不仅仅局限于村庄,还能惠及更远的地方?我们如何才能让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感到安心?我们如何才能为每一粒玉米、每一条鱼支付合理的价格?我衷心希望,有一天,泰式 Tri Le 产品能够拥有自己的品牌,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并为人们带来可持续的生计。”

视频中,一篮篮金黄的玉米、一篮篮鲜嫩的青瓜、一捆捆沾满露水的蔬菜,以及溪鱼在水中嬉戏……这些画面不仅赏心悦目,更传递着一个信息:这些都是山林特产。多亏了Quyen的视频,旱玉米、旱糯米、本地猪和溪鱼才得以在南方、北方乃至国界各地传播开来。
视频中出现的当地居民罗氏天女士笑容灿烂地说:“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在网上看到自己,还有这么多人关心我。我非常开心和激动。多亏了Quyen,大家现在更了解我了。”


在忙碌的工作之余,Quyen依然深爱着家乡的山径、山坡和溪流。每一段视频都展现着生活的一角:热闹的周末集市、色彩缤纷的桑坎节、田野里金黄的丰收景象,或是围坐在红柴炉旁享用的简单餐点。这个小女孩用她的心,用她对每一粒玉米、每一束蔬菜、每一条鱼的爱,讲述着村庄的故事……
“我发布的每一条视频背后,都蕴藏着推广家乡农产品、促进本地产品消费的愿望。一切才刚刚开始,一切都是“艰难的开端”。在这段旅程中,我真心需要同胞、政府以及所有热爱山区的人们的支持。”
我也希望我的故事,我如何克服艰难的童年,不断学习,并为自己找到机会,能够激励我周围的人,这个偏远村庄的年轻人,让他们更加自信,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修建运河,讲述更多美丽、深刻、感人的故事……”

在偏远的边境地区,有一颗心始终向着村庄,一个声音清晰而执着,如同溪流在雨季和晴季中潺潺流淌的声音……
颜氏红娟的故事就像山夜中一簇摇曳的小火苗,点亮了高山村落的希望,燃起了他们的梦想。虽然她那老旧的手机屏幕每天早晚依然亮着,但她的路还很长。而特里勒边境地区的村落,乃至整个义安省的高山地区,不仅以其风俗和风景而闻名,更因其带着山林清香、经由诚实之路运抵市场的纯净物产而为人称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