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生色副总理:国家和人民的榜样
阮生色先生逝世已近百年,每当谈起他,我们都无不敬佩和感激这位才德双全的伟人,他孕育并培养了一位伟人:民族解放英雄、世界文化名人胡志明主席。
高尚品格
阮生色于1862年出生于义安省南丹县郎森乡(今金莲乡)。父母早逝,16岁时受教于儒家学者黄春阳。在黄竹村蔡村(即金莲乡蔡村)收养了他并教育他。他聪明好学,很快成为著名的三好学生,并被誉为“南丹四虎”(另四人为潘佩珠、王叔贵、陈文良和阮生色)之一。22岁时,他的养父母将他嫁给了他们的女儿黄氏岽。

1894年,萨克先生中了进士。次年,他前往顺化参加科举考试,但落榜了。他没有灰心,报考户部侍郎,入翰林院学习,立志要考取科举。阮阮先生带着两个儿子阮生谦和阮生恭来到顺化与丈夫同住,留下长女阮氏清在乡下照顾祖母。阮氏清每日辛勤地纺丝织布,赚钱供丈夫读书,养育子女。1901年,阮氏清女士生下小儿子阮生润后病逝(阮生润几天后也去世了)。同年,萨克先生考中了府榜。当初,萨克先生中了科举之后,拒绝做官,过着清贫的教书生活,日日研读新书,养育子女,结交爱国文人……

1906年,钊先生出任礼部尚书。作为一名朝臣,他认为:“官吏是奴隶中的奴隶,更是如此”,“忠君非爱国,爱国是爱民”。他经常教导子女:“莫将官吏家风当成己风”。他教育子女严格,但又十分尊重他们。他最初赞同潘周桢的改革政策,从1905年起,将两个儿子阮生谦和阮生恭送往顺化东巴的法越小学学习……
1909年,阮生萨先生被任命为平溪(平定省)的县长。在县长职位上,他经常与爱国儒生交往,为贫民辩护,痛恨压迫农民的暴君。1910年初,他因囚禁暴君而遭朝廷诛杀,而暴君出狱后不久便去世。他辞去官职,游历南方各省,一边谋生,一边与包括潘周桢在内的爱国学者联络和会面,为儿子出国寻找救国之道打下基础。

可以说,至今,阮生色副总理的美德、性格,特别是进步、爱国、尊重人民、爱民的思想对其子阮生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成为其榜样,为青年阮必成的人格、抱负的形成以及领袖阮爱国、胡志明的爱国主义、革命理想、道德思想的形成做出了重大贡献。
为国为民
阮必清离开芽荣码头(西贡,1911年6月5日),乘坐海军上将拉图什·特雷维尔号(Latouche Treville)轮船,踏上救国之旅后,阮生色继续游历南方各地,甚至前往柬埔寨,既为民众治病,也等待儿子的消息。他所到之处,都努力联系僧侣、爱国儒家学者,以及参与过钦王运动、同由运动和维新运动的政治犯,他们要么被流放,要么躲避法国间谍……他帮助许多佛寺注释经文,并为佛教复兴运动贡献力量。南方的一些佛寺至今仍保存着他的著作和对句。

1916年底,萨克先生在西贡结识了一些达官显贵,其中包括他以前的学生,经人介绍认识了当时属于沙沥省的高兰人胡同贤(黎光贤)。在交谈中,萨克先生对高兰的土地和人民产生了好感,于是在1917年跟随黎光贤先生来到了这里。在高兰,他结识了一位老相识的儿子陈伯礼(Ca Nhi Nguu)。陈伯礼是一位爱国地主,曾为同益运动捐款。后来,他被法国殖民者逮捕,财产被没收,他不得不卖掉房屋和田地行贿,以免入狱。黎光贤先生在自家的园地上为他建造了一座小房子。
他每天除了治病治病,还与达官显贵、文人墨客以及爱国儒生交往,例如黎文当(正一党)、武焕(古焕)……但他只在这里待了很短的时间,直到1919年才离开高岭,继续前往南方各省市,结识志同道合者,传播爱国思想。通过潘周桢、阮安宁……等学者,他得知当时大名鼎鼎的阮爱国其实就是阮必成。由于他与湄公河三角洲越南革命青年协会的关系,他曾被特务跟踪,但最终证据不足,未能将其逮捕。

1927年,萨克先生回到高岭。高岭越南革命青年协会安排他住在和安村(现同塔省高岭市和安乡)盖通水渠岸边的南教先生家。他每天都去高岭市场的恒安阳药铺看病配药,下午则在家配药。对于穷人,他不仅免费看病,还送药。
在高岭,他深受人民爱戴、保护和庇护。每当有客人来访,南教先生就会到院子里干活、站岗放哨。巴恩女士(阮氏碧,17岁)每天负责打扫房间,去市场为两位老人做饭,偶尔还会划船送副校长去看病或见见朋友。此时,他虽然年事已高,身体虚弱,却仍然经常前往沙沥、西贡、龙川、朱笃……并多次向金边梁文勤女士的地址寄信——梁文勤女士是柬埔寨越南革命青年协会的基地,但所有信件都落入了法国特工之手。

1929年11月底,阮生色病重而逝世。他被高岭族人安葬在和龙寺旁。西贡多家报纸同时刊登他逝世的消息,可见当时知识分子对他的敬重和影响。1929年12月22日,《青年报》记者潘奎撰文写道:“他是怎样的人,竟突然抛弃官职,像个漂泊者一样离开人世?……他是怎样的人,竟在家破人亡、儿女双全、漂泊异乡的老人面前,依然若无其事、不感到悲伤、不向任何人诉说?……他是一位真正的公民……他的逝去,确实是一个典型公民的损失……”。
几十年来,阮生色先生为世界奉献,在异国他乡漂泊,却永远地留在了南方。他没有等到将自己的精神和抱负寄托于其子归来,没有等到革命胜利、国家独立、人民自由的那一天,就离开了人世。他甚至不知道,在多年“寻觅国家脉络”的漂泊之后,他的儿子阮生宫——阮必成,如今已成长为越南乃至全人类的伟人——阮爱国——胡志明。

1954年,阮生色墓由军民共同修复,并拍照送往北方,呈献给胡志明主席。南方解放、国家统一后,沙沥省委顺应人民的愿望,于1975年8月修建了阮生色墓,并于1977年2月竣工。
如今,阮生色副总理陵墓经过多次修缮,已成为国家历史文化遗迹群,位于同塔省高岭市第四坊范友楼街123/1号。每年,该遗迹吸引着数十万国内外游客前来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