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乡(昆强县)邦村的雨天早晨格外有趣,因为雨天是这里妇女休息的机会。她们难得有这样的闲暇时光。图片:丁宣
在不远处的一户人家,1991年出生的罗氏赛女士正带着两个孩子坐在临时搭建的楼梯上。她说,她15岁结婚,现在有5个孩子。除了她怀里抱着的那个和坐在旁边还没到上学年龄的婴儿,其他孩子都在上学。在邦村,夫妻生育4到5个孩子甚至更多是很常见的。照片:丁宣
邦村的丹莱族妇女生活艰辛。由于子女众多,她们待在家里的时间很少。她们经常要去森林里采竹笋、收集林产品,还要下地干活。辛勤的劳作加上对健康的忽视,让她们中的许多人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老。图片:丁宣
篮子是丹莱族妇女常用的交通工具。这种竹编物品从9-10岁起就陪伴着她们,直到老年。图片:Huu Vi
与男性一样,丹莱族女性往往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支柱。她们辛勤劳作,提供食物、衣服,并帮助维持家庭和睦。图片:丁宣
丹莱族人过去主要居住在蒙山乡的古发村、邦村、周溪乡(溪布村、溪农村……)。如今,一部分丹莱族人迁居到石岸乡,建立了新的村庄。尽管远离故地,但丹莱族人依然保留着昔日的生活方式。来到石岸乡的柯达村,丹莱族妇女抱着孩子在自家门前的景象依然历历在目。摄影:Huu Vi
许多老年妇女回到新村后,已经无法工作,却又忍不住想念故土。照片:Huu Vi。
还有老太太们,她们逐渐适应了新的居住地,放弃了在普马特国家公园核心区聚集的朝不保夕的生活后,感觉更加安逸。图:Huu Vi
在新家,丹莱人获得了土地用于生产。妇女仍然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但拥有自己的田地后,她们的主动性更强了。照片:Huu 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