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宜静民歌进校园形式
(Baonghean)- 义静省维族民歌和军歌的诞生历史悠久,但具体时间难以考证。我们只知道维族民歌和军歌作为一种民间文化活动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从行会性质的劳动、生产到日常生活,老百姓自发地、口头地唱起兵歌、军歌,自然而然地产生,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依附在乂安人民身上……兵歌、军歌就这样随着纯朴的社会和环境一起孕育、发展,没有受到外来、混合因素的冲击和影响。
![]() |
义安省民俗遗产保护与推广中心指导学生演唱民歌。图片:PV |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渭、夷民歌(如同其他许多地区的民歌,例如官湖民歌、旗民歌、盖良民歌、歌筹民歌、祥民歌、赞民歌、哈春民歌、哈桂民歌)正面临诸多严峻挑战。历经风雨,它们依然存在,并懂得如何“融合”以适应新时代。如今,渭、夷民歌的定位已然不同:它们从“通俗”歌曲(与农耕、划船、田间织布、河港渡船息息相关)演变为一种颇为“奢华”的文化活动形式(在舞台、旅游景点、节庆活动、演讲厅以及广播电视上表演);民歌也走出了义静的乡村,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朋友,被誉为人类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些创作民歌的村民,也是默默守护民歌源泉的人。这其中也包括政府领导人的眼光和远见,以及义安-河静两省“文化战线战士”几十年来坚持不懈、不懈怠地保存和传承渭、疆民歌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感……
据初步统计,自20世纪初至今,已有500多篇文章、25本书籍、近20个专题、项目和论文、10多场研讨会、100多个俱乐部、3场比赛、数百场交流会和音乐节……所有这些都是为了收集、研究、评估价值、提出解决方案并组织实施,以保护和弘扬渭族和延安民歌……专家、研究人员和艺术家面临的问题,也是最令人担忧的,是在新形势下找到保护和弘扬渭族和延安民歌价值的适当解决方案和方法。那就是继续收集和研究民歌;建立俱乐部;组织比赛、演出、研讨会;改编和创作新歌词;演出民歌;推广民歌,在电台、电视和俱乐部教授民歌演唱……
![]() |
\南丹县庆山乡维詹民歌俱乐部的练习课。 |
在已经实施和正在实施的方案中,将渭河和延安民歌引入学校是一项有官方政策且可行性较高的方案,因为学校是有条件将民歌系统、正规、可持续地传承给年轻一代的场所。可以看出,这并不是一个新课题(渭河和延安两省的学校很早就已实施),但迄今为止,通过在义安省学校的调查,民歌教学的有效性非常有限,原因是学校民歌教学条件仍然缺乏且薄弱,组织不同步,缺乏系统性(宏观体系:各级、部门、分支机构、学校的政策和机制;微观体系:师资队伍、课程设置、文件、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因此,非常有必要继续研究、学习和探讨,使民歌教学有效进入学校。
作为培养和输送文化艺术人才的专业学校,乂安文化艺术学院一直为传承和弘扬乂静尾族和岩族民歌的价值做出积极贡献。20年来,学校已参与为乂安、河静两省的艺术团体、文化中心和中学培养和输送了数百名干部、教师和民歌歌手……近日,乂安省人民委员会委托乂安文化艺术学院主持科技项目“研究乂静尾族和岩族民歌,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学校民歌教学”(2015年9月14日第4118/QD-UBND号决议)。
![]() |
义安民歌场景。图片来源:PV |
总体目标是:继续研究、评价义静尾、岩民歌作为乂安国家和人民极其宝贵的精神文化产品的作用、突出特点和典型价值;制定在普通学校教授和学习民歌的计划,以文化艺术学院为核心,在大专院校培养民歌歌手、音乐教师和文化管理人员。
理论上:明确义静尾和岩民歌的基本特征和需要在学校(普通教育、文化艺术学院)教授的典型价值;明确在学校有效组织和实施民歌的措施(政策和实施机制;设施条件、师资队伍;各级、部门和学校在将民歌引入学校方面的协调问题)......
![]() |
民歌是乂族人民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
实践中:有必要调查和评估目前学校(中学和大学)民歌教学的现状;在地方(全国各地)将民歌引入教学的经验;提出民歌教学计划、材料和组织民歌教学的方法;如何在学校(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组织民歌俱乐部。其他一些具体相关问题,例如:民歌科目与其他科目的关系;主修或课外课程;教学时间、教学方法;如何根据适当的级别、年级和阶段选择民歌;学校民歌教材;民歌教学培训;学校民歌教学条件……
这些问题需要从管理层、职能部门到实施设施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
自2014年11月义静渭民歌和军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已经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为落实省人民委员会的政策,5月28日,在荣市将举办一场关于将义静渭民歌和军歌引入学校:从理论到实践的研讨会。这是义静渭民歌和军歌被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周年后举办的第一次研讨会。此次研讨会既是回顾渭民歌和军歌获此殊荣后履行国际承诺的情况的机会,同时也是探讨将渭民歌和军歌引入学校教育和培训的方案——这是确保民歌在当代社会具有可持续和长期生命力的必要解决方案之一。
副教授、博士、三好学生 Phan Mau Canh
(义安文化艺术学院校长)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