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春天的伟大胜利——孙子兵法指导的杰出成功
1975年春季伟大胜利是越南民族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我党军事领导艺术最杰出的成就之一。
创造机会,抓住机遇,及时、准确地做出战略决策
1973年1月27日,关于结束越南战争、恢复越南和平的《巴黎协定》签署。美国及其盟友被迫撤出所有军队。然而,在美国的援助和指挥下,西贡傀儡政府以其顽固好战的本性,公然破坏该协定。他们动员几乎全部兵力,进行“水淹国土”运动,发动“绥靖和蚕食”行动,旨在摧毁革命武装力量,消灭解放区,消灭以南方共和国临时革命政府为首的人民政府。其本质是继续推行“战争越南化”战略。
面对敌人的阴谋和战争行动,越共第二十一届中央委员会会议(1973年7月)明确指出南方革命可能朝着两条道路发展:(1)我军在政治、军事和外交三个战线上积极斗争,逐步迫使敌人履行《巴黎协定》,真正恢复和平,南方人民争取独立民主的斗争虽然仍是长期的、艰难的、复杂的,但正在日益发展,处于强劲的进步势头;(2)美军和伪政权继续违反和破坏《巴黎协定》,军事冲突可能加剧,战争烈度和规模越来越大,我必须再次进行激烈而坚决的革命战争,战胜敌人,取得彻底胜利。南方局势的上述两种可能性都存在,并且正在发展之中,但无论哪种可能性,“南方革命的道路是革命暴力的道路。无论何种情况,我们都必须牢牢抓住机遇,保持战略进攻路线,灵活地引导南方革命向前发展”。当前南方革命的根本和迫切要求是赢得人民、取得主动、发展革命力量。我军和南方战场人民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坚决打赢这场战争,粉碎敌人的侵略和绥靖政策,坚决保卫解放区。
.jpg)
1974年末至1975年初,战争形势急剧变化,朝着有利于革命的方向发展。我军不断对许多关键地区发动进攻,歼灭敌军,建立起更加稳固的据点。其中,以“歼灭空降师”的常德大捷(1974年末)为例,充分证明我军主力部队的作战能力远超敌军机动主力部队;以14号公路至福隆大捷(1974年12月13日至1975年1月6日)解放了整个福隆省,成为一次“战略侦察打击”,预示着美国不会再次对南越进行军事干预……
面对这种形势,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解放南方的方案。会议得出结论:这是我们人民解放南方、取得彻底胜利的最有利时机。全国人民二十年的战斗创造了这个机会。“除了这个机会,没有别的机会了。如果再等十年十五年,伪军会东山再起,侵略军会东山再起……到时候形势就会极其复杂。”基于正确把握时机,政治局作出战略决策:“动员全党、全军和两地区全体人民的最大力量,发动最后的总攻和起义,把革命战争推向最高水平,消灭和瓦解全部伪军,攻占敌人的中心老巢西贡和所有其他城市,推翻中央和各级伪政府,把整个政府掌握在人民手中,彻底解放南方,完成全国人民民族民主革命,走向祖国统一”。

政治局主张1975-1976年解放南方,分两步走:第一步(1975年),抓住机遇,突然发动大规模、普遍性的进攻。第二步(1976年),发动总攻,发动总起义,彻底解放南方,取得完全胜利。但政治局也指出:如果机遇来得早一些,比如1975年初或1975年末,那就立即在1975年解放南方。要力争迅速取胜,减少人员和财产的损失,减轻战争的破坏。
扩大的政治局会议(1974年12月18日至1975年1月8日)决心解放南方,这是经过长期主动、勇敢、创造性、精心、坚持、顽强的战略准备的结果,在政治、军事、外交、后方和前线潜力、战场态势、民心等各方面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在与美帝国主义及其反动势力和走狗的“历史性对抗”中展现了越南的智慧和气概,显示出敏锐的思维、发现和抓住机遇的能力,及时做出准确的战略决策。
战略领导力具有果断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贯彻落实战略作战计划,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极准备,我军民发动了旨在动摇敌方整个防御体系的西原战役(1975年3月4日至4月3日)。我军采用包围、分割和突袭战略,相继攻占了顺曼、德立、邦美蜀等重要目标,粉碎了敌军反攻企图,迫使敌军撤出昆嵩、波来古及整个西原地区。我军歼灭、瓦解了西贡伪军第二军第二军区,解放了昆嵩、嘉莱、多乐、富盆、广德等5个省份及中南沿海一些省份。西原战役从根本上改变了敌我力量对比和战略形势,创造了决定性的转折点,将我军的战略进攻发展为全南方总攻势。
得知西原战役、特别是解放邦美蜀市的关键战役(1975年3月10日至11日)取得初步胜利和敌军已全部撤出西原的消息后,认识到战略时机已到,越共中央政治局立即召开会议(1975年3月18日),下达战略决心:抓住机遇,1975年彻底解放南方(两年计划缩短为一年),并强调:为完成这一基本任务,我军民当前的任务是发动第二次战略进攻,解放顺化—岘港及中部沿海各省。

根据战略方针和指示,我军民加大对治天及中部沿海各省敌军的进攻力度,形成强大压力,迫使敌军集中兵力守住顺化、岘港两大城市。利用敌军集结的有利时机,我军主力部队与各军种、各地方民兵密切配合,迅速主动出击,解放大片农村地区;同时,我军组织纵深突击,分割敌军,切断其退路,对城市中的敌军形成包围。
1975年3月25日,中央政治局、中央军委召开会议讨论并确认:“我们的战略总攻已经从西原战役开始,新的战略机遇已经到来”,我们具备条件尽早完成解放南方的决心,并一致决定:集中最快的军事和物力,在雨季来临之前(1975年5月中旬左右)解放南方。一年的计划进一步缩短为五个月。政治局决心发动一场规模最大、具有决定性的历史战役:解放西贡的总攻势和起义战役。为了实现这一战略决战,政治局指示:彻底解放承天顺化省;同时,以最及时、最迅速、最大胆、最出其不意、最稳妥的方式攻占岘港。
乘敌慌乱动摇之机,我军主力同时出击,短时间内粉碎敌军所有防线,解放顺化(1975年3月26日)、岘港(1975年3月29日)及中部沿海各省,摧毁、瓦解敌军第一军、第一军区全部兵力,给西贡伪政府和伪军以沉重打击。凭借这些胜利,我军实力增强,官兵伤亡少,士气和战斗力显著提高,缴获敌军大量武器弹药。我军主力在短时间内迅速壮大,在各战场机动性增强。战争形势突飞猛进,对革命十分有利。

鉴于战场形势的急剧变化,1975年3月31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认为南方革命战争形势突飞猛进,“一日抵二十年”,在西贡-嘉定地区发动总攻和起义的时机已经成熟。据此,中央政治局决定:“我们必须牢牢抓住战略机遇,坚决发动总攻和起义,在最短时间内胜利结束解放战争。最好在今年4月开始和结束,不能拖延。我们必须‘迅速、大胆、出其不意’地行动。我们必须在敌人迷茫和虚弱的时候发动攻击。集中更大的兵力,在各个方向、各个时刻攻击主要目标。” 原定的5个月计划进一步缩短为4个月。
1975年4月9日,我军进攻春禄——西贡抵御伪军东侵的重要防线。1975年4月16日,我军摧毁了潘朗防线。1975年4月14日,越共中央政治局批准解放西贡—嘉定地区的战役,定名为胡志明战役。1975年4月21日,春禄敌军溃败。西贡伪军政府陷入日益混乱的状态。美国紧急设立空中桥梁,向伪政府和军队提供援助,以挽救其彻底崩溃的局面,并希望通过谈判找到解决方案。 1975年4月22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发布命令:“对西贡发动军事政治总攻的时机已经成熟。我们必须抓住每一天,迅速发动进攻。此时行动是取得彻底胜利的最可靠保证。如果我们拖延,无论在军事上还是政治上都将无益。”
1975年4月26日,胡志明战役正式打响。我军4个军(1、2、3、4)和232集团(相当于一个军)等全部兵力,相继突破外围防线,同时纵深推进,攻占西贡内城5个重要目标(独立宫、伪总参谋部、新山一机场、首都特区司令部、伪警察总局)。1975年4月30日中午,解放军攻入独立宫,俘获西贡伪政府全部内阁,迫使伪总统杨文明宣布无条件投降。胡志明战役取得彻底胜利。
1975年春季的伟大胜利解放了南方,结束了长达21年的抗美救国历程,同时也光荣地结束了长达30年的革命战争。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我们摧毁了美国建立的西贡政权,同时尽量减少了人员和物资损失(几乎完整地保住了西贡和南方许多城市)。这一伟大成就的取得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其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是党的正确英明领导和指导,从创造机遇、抓住机遇、及时准确作出战略决策到坚决、灵活、创造性地指挥战略,形成了党中央委员会独具特色的军事指导方针。
研究我党在1975年春季伟大胜利中的军事领导艺术,可以汲取一些经验教训,运用到当前建国卫国工作中。
第一,预测并正确评估国内、地区和国际形势,特别是主要国家战略变化,正确把握机遇—优势、困难—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正确、适当的路线方针,满足新时期革命任务的要求,坚决维护祖国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保卫党,保卫社会主义制度,保卫政治体系的稳定。
第二,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创造性精神,提出政策建议,规划政治、军事、国防、外交等全面战略方向,确保维护“民族独立和社会主义”的原则和目标,同时在战略上保持灵活性和适应性;在确保国家和民族利益这一最高目标的基础上,正确评估合作伙伴和臣民。
第三,建设国防阵地、人民安全阵地,与建设牢固的“民心阵地”紧密相连。这是党的客观要求,也是战略方针和一贯方针,旨在增强保卫祖国事业的综合实力。在当前形势下,深入贯彻落实上述方针,也是维护和平稳定环境、防范战争冲突风险、早日从远方保卫祖国的最佳途径。这就要求我们同步落实以下措施:维护和加强党和国家行政部门对国防阵地建设的领导;提高各组织、各力量和人民对国防阵地建设事业的认识和责任感;集中力量建设强大的人民武装力量;将经济、文化、社会、科技发展和对外工作与增强国防潜力和国防阵地结合起来。
第四,不断巩固和发扬全民族团结大联盟的力量。这是民族的宝贵传统,是越南革命事业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核心问题。为了继续巩固和发扬全民族团结大联盟的力量,胜利实现社会主义道路和建设日益富裕、繁荣、文明、幸福的越南的目标,必须有效落实以下几个关键问题:发挥越南祖国阵线在全民族团结大联盟的政治核心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激发人民的积极性和信任感;改善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激发旺盛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建设富强幸福国家的愿望;积极打击敌对、反动、机会主义等政治势力分裂全民族团结大联盟的阴谋诡计。
第五,加强党的建设和整顿,建设一支廉洁、强大的政治队伍,确保完成任务。解放南方五十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取得了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成就,但当前,我们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风险,正如我党指出的,这些困难和风险依然存在,而且日益严峻。为了在新时期继续发挥领导作用,我们党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和整顿,提高党的品格和能力,真正做到政治过硬、思想过硬、道德过硬、组织过硬、干部过硬,紧密联系人民群众。
半个世纪过去了,1975年春季的伟大胜利依然是国内外众多政治家、军人、历史学家关注的话题。党高超而富有创造力的战争指挥是这场辉煌胜利的“红线”,它超越了敌人的一切算计,为当前建国卫国事业留下了伟大而深刻的历史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