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林总书记亲切会见南部地区革命老干部、功勋人物和典型政策家庭。
值此南方解放、祖国统一50周年(1975年4月30日至2025年4月30日)之际,4月21日上午,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在胡志明市主持召开南方地区老革命干部、有功人员、模范政策家庭会议。

出席会议的还有前政治局委员:前国家主席阮明哲、前国家主席张晋创、前政府总理阮晋勇、前国会主席阮氏金银、前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黎鸿英。
同志们: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前政治局委员、前中央书记处书记、前中央书记处书记、前中央委员、前中央委员,党、国家、越南祖国阵线领导人、前领导人,中央各部门、部委、分支机构代表;曾驻扎在南部各省的省、市党委领导人;老革命干部、越南英雄母亲、人民武装英雄、劳动英雄、老战士、伤残军人、烈士家属、革命有功人员、南部地区典型政策家属参加。
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地方的独特优势
在举国上下对南方解放、祖国统一五十周年和2025年各项重大事件兴奋、自豪和喜悦的气氛中,老干部和革命有功者在会议上为我们党的光荣革命事业、为我们人民、为自己居住和生活的地区发表了奉献、负责和智慧的意见。
苏林总书记在会见时强调,同志们、胡伯伯的战士们克服了无数艰辛、困难和危险,在漫长的抗战历史中写下了辉煌的一页,在时代的洪流中创造了“越南的立场”。
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同志们以炽热的爱国精神、勇敢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克服一切损失和牺牲,为越南革命的胜利作出了贡献。许多同志在从北方到南方、从高山到大海、从西原到沿海平原等所有激烈的战场上英勇牺牲,永远活在祖国的怀抱里。
你们的足迹遍布祖国挚爱的大道,从北到南,从南到北。你们有的带着伤病归来,心中仍残留着战争的记忆。有的在和平年代,默默地为国家做着贡献,从社会工作、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到教育子孙后代。

总书记指出,革命军队的历史征程是民族解放、保卫祖国、保卫人民斗争史上的一部史诗。党和国家已决定投资兴建越南军事博物馆,永久保存数十万件与越南人民军诞生、战斗、胜利和成长历史有关的文物和文献。中央政治局还决定兴建越南共产党历史博物馆,预计将于建党100周年(2030年2月3日)之际正式揭幕,馆内将保存越南共产党的历史文物。
总书记还通报了人民群众十分关心的一系列问题,特别是涉及“国计民生”的政策和2025年的紧迫重点任务,为党的十四大及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准备。
关于调整和重组行政单位、建立两级地方政府的方针,总书记表示,党中央、政治局、书记处经过认真讨论评估,多方面考虑,对贯彻落实这一方针达成了高度共识。全国人民一致赞同和支持,认为这是一场真正的革命。
阮春福总书记强调,南方各省(从平顺省开始,包括林同省和多农省)从22个省市整理合并为9个省市后,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发展空间,无论是在自然、经济还是文化方面,特别是充分利用海洋空间形态,激活山地、森林、平原和岛屿之间的联系,使其相互补充、互动、支持发展,同时仍保留地区和地方的文化特色;为一些省份成为中央直辖市创造了新动力。
总书记指出,省区合并旨在创造新的发展动力、新的潜力和新的发展空间,不是简单的“二加二等于四”,而是“二加二大于四”。芹苴—后江—朔庄;槟椥—茶荣—永隆,这些省区将能够稳固地“三足鼎立”,步入发展、繁荣、富裕的新时代。合并后的新实力必将成倍增长。平阳、同塔、永隆、芹苴、后江等新省区的人民将成为拥有大海和高山的人民。西宁省拥有一个通往大海的宽阔河口。嘉莱、多乐、林同等“高地人民”和同塔、同奈、永隆等“平原人民”将成为拥有大海的人民。
总书记建议,为了让“胡志明市闪耀金色光芒”,胡志明市党委、政府和人民要付出更多努力、更快行动、更坚决行动、更有力行动。
全市要更加团结一致,增强政治定力,发挥更大的活力和创造力,主动抓住机遇,克服挑战,保持政治社会稳定,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质量和速度快速、可持续地建设和发展城市,建设健康的文化环境,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确保国防安全。建设文明、现代化的胡志明市,发挥特别城区的作用,引领工业化、现代化事业,为地区和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在新的发展空间里,各地方将相互补充、相互支持、相互衔接、共同发展。扩建后的胡志明市不仅包括现有的胡志明市、平阳省、巴地头顿省,还将与同奈、西宁、同塔、永隆、芹苴、安江等各省市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以“重新设计区域发展战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地方的各自优势,打造一个优于各地方简单相加的新整体。
新胡志明市将成为带动整个东南、西南、西原和中南地区强劲发展的火车头和驱动力;成为引领本地区的国际化特大城市,同时也是连接城市与地区的全面发展纽带。南部各省不仅要“陪伴”,更要积极发挥战略伙伴的作用,共同打造共同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空间。只有全地区共同发展,新胡志明市才能成功;只有胡志明市引领、合作、共享、共进,地区才能繁荣昌盛。
扩建后的胡志明市将发挥核心作用,成为东南、西南部乃至西原和中南地区全面发展的驱动力。胡志明市的发展与本地区各省市的发展紧密相连,相互支持;不仅发挥“引领”作用,而且紧密衔接,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构建跨区域经济文化空间,形成具有区域和国际地位的新增长极。
重点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
在省级行政合并过程中,总书记指出,要确保从各相关地方引进高素质人才。干部配置要选拔能力强、协调一致、团结协作的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地的才能和管理经验;要选拔敢想、敢说、敢做、敢担当、敢于为共同利益奉献的干部。要统筹规划空间发展,构建现代化、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体系,包括交通基础设施、电信基础设施、城镇基础设施、工业基础设施等,不仅覆盖新行政区划范围内,还要与区域内各省有效衔接,形成覆盖全域的同步基础设施网络。
总书记强调,要统一法律制度和行政程序:在协调、继承和提升各地方做法的基础上,建立一套适用于新行政单位的共同标准。同时,要审查所有现行法规,确保透明度、便利性,并为新行政单位内外的居民和企业提供最佳支持。要以公开、透明和专业的方式管理土地和公共资产。尤其要关注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地区,避免损失、浪费和集团利益;要倾听、解释、对话并陪伴该地区的居民、企业和地方;要让人们正确理解、信任、感到自豪并积极参与新行政单位改组过程,这是所有人的共同任务和共同机遇。

总书记要求,合并后,要形成新老区域在空间规划、财政、技术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城市管理等方面紧密衔接、同步发展的发展空间;同时,要建立区域协调机制,确保整个东南、西南地区持续稳定长远发展;要调整优化预算和投资资源,以合理有效配置为原则,用于发展跨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和高质量公共服务;同时,要按照区域投资联动机制,鼓励南方省市间资源参与。
做好综合社会保障,确保发展过程中不让任何人掉队;优先缩小地方特别是新并入地区和薄弱地区发展差距。严格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特别是森林、海洋并入省份;发展要可持续,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造福当代人和子孙后代。
总书记强调,要提高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事业质量,逐步缩小地区间、合并单位间公共服务质量差距;建设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文明现代生活方式;更好地保障社会治安,让每个公民都有权自豪、有责任感地为发展做出贡献并享受发展成果;巩固国防、安全和秩序,确保在各种情况下特别是在地方规模大、区域互联互通程度高、国际融入程度深的情况下政治社会稳定;不断创新领导方式,提高各级党委的战斗力和能力;扩大和建设真正廉洁坚强的政治体系;组织精简、高效、有效的现代化政府机构,体现“民有、民治、民享”的方针,满足新发展形势下人民日益增长的要求。
值此之际,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民动员委员会主任阮忠义同志代表党和国家领导人向原中央委员、茶荣省委书记陈志勇同志,原中央委员、国防部副部长陈敦上将和隆安省委书记阮南越同志三位同志颁发45年党员徽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