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可持续的合作发展
近年来,义安省的许多合作社模式逐步确立了其在生产联动、机械化和高新技术应用方面的作用,从而提高了运营效率。然而,为了使合作社能够持续可持续发展,还需要更加重视支持机制和政策。
好转迹象
明城农业服务与建设合作社(安城)自 2023 年起,在每年 50 公顷的土地上实施了优质商品稻米生产与消费对接模式。该合作社还为当地数百公顷土地提供材料和土地准备服务。

秉持着敢想敢做的精神,合作社管理委员会投资超过30亿越南盾,购置了一系列机械设备,如犁、耕耘机、插秧机、4万个育苗盘等……从而有助于生产各环节机械化的同步进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然而,据明城农业服务与建设合作社社长阮功贤先生介绍,目前合作社拥有的机械设备数量仍不足以满足实际需求。他表示,合作社计划再投资购置两台联合收割机、无人机以及多台现代化犁和插秧机……预计总投资额将高达数十亿越南盾。

“如果能出台更多政策来支持机械设备的购买价格,合作社就能更积极地投入生产,帮助人们不再依赖外部服务单位。”
阮功贤先生——明城农业服务与建设合作社社长
同样位于安城县的寿城综合服务农业合作社是生产现代化的一个典型例子。该合作社已投资购置了20多种设备和机械,近期又斥资数十亿越南盾购买了7台新一代插秧机和无人机,服务于500多公顷的水稻种植面积。现代化机械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合作社的生产效率,也巩固了其在当地农业价值链中的核心地位。

在高科技农业生产领域,琼明农业盐业合作社(Quynh Luu)将种植、加工和消费相结合,展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方向。2022年,该合作社投资超过20亿越南盾,建造了一座占地3000平方米的温室,其中省政府提供了2亿越南盾的资金支持。
经过三年的发展,温室甜瓜种植模式实现了高产、优质,并为3-5名固定工人创造了就业机会。目前,该合作社正将种植面积扩大至5000平方米,并投资13亿越南盾建设一条蔬菜、根茎类水果烘干生产线,预计将为960多名成员种植的近400公顷蔬菜提供稳定的产量。

不仅在农业领域,义安省的林业合作社也取得了显著进展。琼胜林业合作社(琼柳)目前是人工林木材加工的典型单位之一。得益于省政府的资金支持和自身资源投入,该合作社已投资数百亿越南盾用于生产线系统建设,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营效益。
需要同步支撑机制
然而,据琼明农业盐业合作社管理委员会称,为了确保全年供应并更深入地参与农业价值链,该合作社急需额外的资金支持,尤其是在扩大生产规模和应用深加工技术的投资阶段。

同样,琼胜林业总合作社(Quynh Luu)的代表表示: 该单位仍需更多资金支持,用于投资引进高产相思树新品种、现代化木材加工机械以及购置办公用地。扩大规模和实现生产现代化不仅有助于合作社加强人工林价值链,还有助于当地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合作社提出的建议和意见,省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阮文德在近期对合作社运营情况进行考察时,高度赞扬了许多合作社的创新精神、活力、敢想敢做的精神。然而,该省合作社部门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尤其是在发展投资资金方面。一些合作社缺乏稳定的总部,缺少运营设备,管理、运营和数字化技术应用也较为有限。
因此,省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阮文德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各部门和分支机构需要协调一致,就适当的机制和政策向省政府提出建议,特别是为合作社提供资金支持,以逐步消除困难和障碍,扩大生产规模,满足农民的需求;为合作社获取技术基础设施、管理软件、电子商务、可追溯性等创造条件……同时,必须重视对合作社员工进行培训和提升其数字技能,以提高管理能力。”
.jpg)
以合作社为核心的合作经济在推动全省现代化、可持续农业生产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为了使合作社不仅成为农民的“延伸臂膀”,而且成为农林业价值链中的重要“环节”,需要从机制、政策、技术基础设施和投资资本等方面给予更加协调一致的支持。届时,合作社将真正成为建设新型改良农村和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先锋力量。
截至2024年底,该省共有888家活跃合作社。其中,545家合作社有效运营(占比61.4%)。正式员工的平均总收入估计为每人5900万越南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