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林业成为义安省重要且可持续的经济部门
凭借广袤的森林面积,义安省将林业经济确定为具有可持续发展方向的重要经济部门。

森林的积极贡献
义安省是越南林地面积最大的省份,总面积达1018788.24公顷,占全省自然林地总面积的近75%。目前,该省林地面积超过100万公顷(其中天然林790352.86公顷,人工林171421.51公顷);无林地面积超过27.1万公顷,其中70004.23公顷已种植但尚未达到林地标准。
林业从一项具有环境和社会功能的社会化活动,发展成为该省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人工林面积的逐年增长印证了这一点。自2010年以来,人工林面积每年均超过1.5万公顷,目前人工林总面积已超过22万公顷(包括新造林且不属于保护区的林地),其中生产林面积超过17.8万公顷。

从经济效益来看,2021-2023年期间,林业提高了该省木材和非木材林产品的出口额:林业产值增长率始终保持在5.5%以上,2021年达到7.85%;2022年达到9.07%;2023年达到6.67%;2021-2023年期间木材和非木材林产品出口额达到8.2125亿美元(2021年:2.07亿美元;2022年:3.44亿美元;2023年:2.7025亿美元),2024年上半年达到1.61亿美元。
除了经济价值外,义安森林覆盖率增加了 58.33%;生物多样性增加,现在为碳信用出口开辟了更多机会。

2024年8月24日,总理批准了第895/QD-TTg号决定,该决定制定了2021-2030年国家林业规划,并展望至2050年,同时制定了2026-2030年林业发展的一系列机制、政策和方向。新的林业规划将为各省制定相关方案、项目、计划、机制和发展政策创造法律框架。在此基础上,它将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的示范效应,为切实实现符合2030年方向、展望至2050年的林业发展目标做出切实贡献。
更特别的是,通过发展森林经济,为许多经济条件艰苦的地区,特别是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创造了可持续的生计。以归州县为例,该县拥有相当广阔的林地面积,超过9.5万公顷,分布在12个乡镇。凭借这一优势,在做好森林保护工作的同时,近年来,归州县还致力于引导人工林发展成为生产性林,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和收入,从而为消除饥饿和减少贫困做出贡献。目前,该县每年新增人工林面积达3000公顷,累计人工林面积超过2.3万公顷,年收入超过3500亿越南盾。

在祥阳县,为实现发展林业经济的目标,近年来,县委及各级领导重点指导人工林建设,每年植树1000至1500公顷,目前人工林总面积已超过4400公顷。关于经济价值,祥阳县森林保护局局长阮海炅同志介绍说:每公顷5至7年生相思树的相应收入为9000万至1.2亿越南盾/公顷,每公顷年收入可达1500万至2000万越南盾/公顷。这不仅是山区和少数民族人民的重要生计来源,有助于消除饥饿、减少贫困;尤其有助于转变人们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克服依赖他人的心态。
提高林业植物品种的质量
为了进一步提升森林价值,近年来,在义安省农业和农村发展厅的指导下,各地重点发展大型木材树种和实现作物多样化。除相思树、桉树和松树等主要林木外,部分地区还扩大了桃花心木、肉桂、油棕、椴树等树种的种植面积;但这些面积仍然很小;相思树和桉树仍然占据较大面积,在全省20.8万多公顷的人工林中,这两棵树的种植面积超过15万公顷。
除了作物种类单一外,相思树的种植周期为5-8年,有些地方甚至4年就需要再次种植,这降低了人工林的生产力、木材产量和单位林地经济价值。具体而言,平均生产力仅为每平方米70-150平方米。3每公顷,相当于15-25米3每公顷每年产量仅约100万立方米。3开采的木材主要用于生产纸浆、木片、单板、中密度纤维板、层压板等。

据中北部高新技术林业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阮氏英香同志介绍,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缺乏对植物品种的全面研究,以及对造林种子来源进行严格有效的管理;相反,使用来源不明的种子十分普遍。目前,全省共有24个林业种子生产和销售单位,主要服务于保护林管理委员会和林业公司,此外还有一些家庭式小规模苗圃。总体而言,种子生产规模小,技术落后,主要采用种子繁殖,部分采用插条繁殖,种子质量低,来源不明;同时,主要品种包括各种相思树、椴树、桉树、松树、红树林和本地树种。这些限制是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可持续森林认证造林区的主要障碍。

中北部高新技术林业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也强调:品种改良是提高人工林(尤其是生产林)生产力、质量和价值的关键因素,也是最重要的步骤之一。如果没有符合经济目标的改良品种,就无法提高人工林的生产力。研究表明,改良品种可以提高人工林生产力的50%至60%。因此,改良林木品种以提高生产力和木材质量,同时开发多种木材商品,是义安省林业部门的迫切需求。义安省规划林地面积占全国自然林地总面积的近75%,林业被确定为重要的经济部门。特别是,2024年5月4日,总理颁布了第376号决议,批准了2021年至2030年中北部和中部沿海地区规划,并展望至2050年。其中包括将义安省规划为高科技林业中心。另一方面,此前,总理于2021年3月31日发布第509号决定,在北部中部地区的宜林乡、宜文乡、宜桥乡、宜合乡、宜舍乡(宜禄县)和大山乡(都良县)设立高科技林业区,面积为618公顷。

为落实全省林业发展方向、目标和战略,义安省农业和农村发展厅制定了《2045年前中北部高新技术林业区规划项目》,规划总面积618公顷,其中包括在宜禄县宜林乡建设占地约48公顷的高新技术林木种苗生产中心。该规划项目已获义安省人民议会和省委常委会批准。义安省人民委员会已批准中北部高新技术林木种苗中心建设规划。除了宜林乡的高科技林木种苗生产中心外,省人民委员会还在2024年2月20日第350号决定中批准了“2024-2030年提高林木种苗品种质量”项目,以有效实施义安省林业发展战略。
因此,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是提高林业种子管理能力,在生产高质量林业种子方面取得突破,并根据土地、地形和消费市场等方面的优势进行调查和评估,确定适合该省各地优先种植的作物清单。
为实现这一目标,除了推动中北部地区高科技种子生产中心的早期运行外,义安省还鼓励投资者和现有生产设施升级改造,应用先进科技建设种子资源和大规模种子生产设施,根据产品链需求提供稳定、长期的种子,生产和供应适应气候变化的高产优质种子;助力实现到2030年满足4150万株间作林苗和150万至200万株林下种植非木材林产品苗的需求。
已确定以下4类林业植物物种为生产和供应的优先群体:
用于经济造林的木材树种包括相思树品种(优先考虑为大型木材种植园价值链提供木材的相思树品种)和桉树品种。
为丰富森林而种植的树种组合,以及为促进森林更新而在保护区内额外种植的树种,包括:花叶木、黑星木、油木、绿木、树脂松、黑芒木、乔奇木、朗朗木……
非木材林产品包括油料树和树脂树(肉桂、松树、白千层、橡胶等);食用树(竹子(竹笋)、橄榄树、金合欢(种子)等);提供手工艺品生产原料的树木(竹子、幼虫、藤条等);药用植物(普赛冷人参、党参、何首乌、紫豆蔻、黄茶花、麦肯等)。
在特殊用途林、防护林和洪泛林中种植的树种组合;优先发展本地树种或已种植多年、生长发育符合当地生态系统的引进树种,用于种植特殊用途林、全源防护林和边境防护林;种植木麻黄、银叶相思等品种,用于种植沿海防沙防护林;种植红树林、相思树和复红树林等品种,用于种植洪泛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