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义安省“亿万村”

周兰 DNUM_AIZADZCACD 13:28

(Baonghean.vn)- 目前,在Tuong Son和Cam Son(Anh Son)乡,人们兴奋地谈论的故事是土地转用后,甘蔗产量达到每公顷150-160吨,每户从专用田种植青瓜获得3亿至4亿越南盾的收入。

祥山乡是安山县一个困难重重的乡,但在新农村建设和种植结构调整过程中,取得了一些突破。我们与该乡农业干部一起,来到祥山乡6组白庄田,那里的村民刚刚收割完甘蔗。这片田地刚刚完成土地整理,将小块土地改建成大块土地,并根据村民登记的需求种植了甘蔗、玉米和象草。

土地积累后,Tuong Son 乡(Anh Son)的甘蔗产量达到每公顷110-150吨。图片:Tran Chau

去年,农民平均每公顷甘蔗产量为 110 吨,有些农户的甘蔗产量甚至达到每公顷 150-160 吨,这在义安省是前所未有的。

六村村长阮光方先生也是这里的甘蔗种植户,他说:“除了一些甘蔗产量很高的家庭,如 Thai Ba Sy 先生家每公顷甘蔗产量为 155 吨,扣除成本后,盈利 1.1 亿越南盾,阮文静先生家种植了 0.5 公顷,收获了 61 吨,盈利 4000 万越南盾,我家(PV 先生)种植了 0.5 公顷,扣除种子、整地和肥料的成本后,收获了 50 多吨甘蔗,盈利 2000 多万越南盾。”

位于Tuong Son乡(Anh Son)的Lang Trang田地里,第二茬甘蔗正在生长,该地区已实施土地整合。图片:Tran Chau

随行的公社农业干部阮女士兴奋地说道:“收割甘蔗后,大家都对甘蔗地的产量感到惊讶。以前甘蔗种在山坡地和角落里,每户人家只有几亩地,产量只有65-60吨/公顷,现在随着土地的退耕还林,甘蔗产量已经达到了100多吨/公顷。想种甘蔗的农户把地划到这边,种象草的农户把地划到那边,玉米也一样,产量和产量都高得多。”

6号村村长阮光方先生解释说:“不仅产量提高了,而且在施肥、整地和引进机械方面的投资也更加容易。对于这片13.5公顷的甘蔗田来说,整地机械非常方便。” 竞标并接收土地后,村民们热情高涨,投资力度加大,因此产量非常可观。

祥山乡(Anh Son)土地转用和积累后的田地。摄影:Tran Chau

祥山乡郎庄田地转制后共有27公顷土地,26户农户参与甘蔗种植。仅第一茬甘蔗收割后,村民就获得了2000万至1亿越南盾的高额利润。从第二茬和第三茬开始,管理成本降低,耕作劳动减少,利润比第一茬高出两到三倍。Nguyen Quang Phuong 先生 - Tuong Son 公社 6 村村长

谈及土地积累初期的困难,方先生说道:“如今土地如金,64号地(用于长期农业生产的土地)非常稀缺,安山县的农民都十分珍惜土地,希望能有更多土地种植树木,尤其是工业用树。经过多次会议、动员和解释,大家一致同意实施公社的土地积累政策,按树种分配土地,并以长山公社6号村为样板。”

结果,5%的土地集中在一处,共计27英亩,26户登记种植甘蔗,品种为LK9211,产量很高,工厂收购了产品。至于种植象草的农户,每户获得了3英亩土地,玉米地仍在正常种植。土地集中的好处是,谁有条件生产,谁愿意投入巨资,谁就能获得土地,竞相竞购,从而更好地发展经济。在朗庄,田地外的道路以前是5米宽,现在公社已规划将其修建到8米宽,甘蔗运输卡车的通行非常方便。

为落实安山县人民委员会2021年5月13日第2023/QD-UBND号决定关于批准2021-2025年“土地整理、地块交换、土地积累”项目,祥山乡党委、政府坚持目标任务,认真落实,将其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大力推进,坚决落实。乡政府印发了多项文件,成立了指导委员会和工作组,支持开展这项工作,多次召开扩大会议,收集公众意见,并组织村党支部会议讨论实施方案。

综上所述,Tuong Son 公社已召开 6 次公社级会议、88 次村级会议,其中包括党支部会议、村民会议、前线会议、群众组织会议,以及多次与分管公社的区指导委员会成员举行的会议,以落实土地整理和交换地块的政策。截至目前,Tuong Son 公社已整理并交换土地 157.3 公顷,达计划的 100%,已分配 64 户,土地面积 124 公顷,重新规划甘蔗种植区 13.5 公顷,饲料种植区 11.5 公顷,重新规划交通灌溉区 8.2 公顷。

阮大贵先生——长山乡人民委员会主席

土地转用后,Tuong Son 乡的报告显示,转用前,种植彩叶作物和经济作物的5%土地共计242块,转用后共计99块。转用前,64号地块共计1441块,转用后共计1041块。Bui 田、Mo 田、Ao Cac、Chu Do、Thien Bich 等地的转用工作顺利完成……

关于 Cam Son 乡“亿万村”

在Cam Son乡,也流传着许多关于土地转制的故事。但当人们在去年冬春作物收获时兴奋不已,收获了青南瓜、红南瓜和黄瓜,利润丰厚,有些家庭的利润甚至达到了3亿越南盾。这片土地也是刚刚完成土地整理的地区。人们戏称这里是“亿村”。

安山县领导视察安山县土地整理和地块交换工作。图片来源:PV

甘山乡海林村也是英山县土地转制的一个典型。海林村村长黄孟河表示,该村土地转制面积达30公顷,其中5%的土地转制面积达10公顷,转制工作已于2011年完成。

“转型后,村里有15公顷青南瓜地,南瓜价格有时能达到每吨2000万越南盾,最低也只有每吨1000万越南盾,总收入每亩在1500万到2000万越南盾之间,纯利润每亩在1000万越南盾左右。起初,动员群众很困难,但通过做好群众动员、鼓励、动员工作,向群众指出改善生产和保护田地的好处,群众才同意分配一定面积用于生产。”——村长黄孟河说。

在Cam Son乡(Anh Son)的Hoi Lam村收获冬南瓜和葫芦。摄影:Tran Chau

最初,由于玉米种植效益不佳,人们研究并了解市场行情,开始种植南瓜和西瓜。西瓜卖不出去后,人们转而种植南瓜、红南瓜和其他一些作物,直至如今。水电系统由村民共同出资,他们既生产农产品,又充当贸易商,将农产品卖给北部各省和河内。海南村在2022-2023年冬季作物中,平均每户家庭收入超过1亿越南盾。在之前的冬季作物中,人们也获得了同样的收入。因此,该村被称为“亿村”。

甘山公社党委副书记阮文德表示:甘山公社(英山)第二期土地转用工作严格按照乂安省委常委会2号指示和英山县委执行委员会3号决议精神,扎实推进。目前,共有724户农户分得1块地,占81.5%;有164户农户分得2块地,占18.5%;没有农户分得3块地。许多村庄做得很好,如甘和村有98户农户每户分得1块地,占100%;河隅村有145户农户每户分得1块地,占137户;海兰村有136户农户每户分得1块地,占100%……

随着第二次土地集约化取得成效,Cam Son 乡已发展成为蔬菜、农场和经济作物种植业的龙头企业。许多农户,例如 Hoi Lam 村的 Be Kien 女士和 Vuong Dinh Trinh 女士,都种植南瓜,每茬收入达 2 亿至 3 亿越南盾。

冬作物收割后,人们开始种植玉米供牲畜食用。在穿过该地区的7号公路上,可以看到清澈湛蓝的拉姆河穿流而过,河水冲刷着冲积的泥土,这里的码头上绿意盎然,玉米、甘蔗、南瓜、黄瓜等作物一望无际。

绿南瓜为安山县 Cam Son 乡 Hoi Lam 村带来每亩超过 1000 万越南盾的利润。图片:Tran Chau

祥山乡和甘山乡(安山乡)土地积累的明显成效肯定了义安省大块土地、连片田、连片土地积累主要政策的有效性。

甘山乡(Anh Son)的农民在退耕还林后高效地种植了青南瓜。图片:Tran Chau

这是一项重大政策,先行先试,随后推广开来。安山县各村组坚决贯彻落实上级政策,为规划田地、交通和灌溉创造条件,更好地保护田地,特别是有效挖掘土地价值,创新高效的农业生产方式。这种模式,加上投资农业生产的思路,大力推行机械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并按照“人人知晓、人人商量、人人行动、人人检查”的方针实施,在基层创造了效益。

安山县连绵不断的稻田。图片来源:Tran Chau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探访义安省“亿万村”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