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onghean.vn)- 1982年至1990年是越南演州县演金乡种桑养蚕业发展最为蓬勃的时期。1992年,由于义安丝绸公司破产,“接生婆”消失,蚕茧市场价格下跌,产品无产出,许多农户对“立业”失去了兴趣。但自2012年初至今,全省蚕茧价格上涨,产量稳定,促使许多农户回归传统行业,桑树种植面积逐渐恢复并扩大。。
特别是,通过越南手工艺品出口商协会(VietCRAFT)和农村工业研究与发展研究所(VIRI)联合实施的开发桑蚕丝编织价值链的项目,重点支持桑树种植者和蚕养殖者,Dien Kim桑蚕丝编织工艺村得到了复兴......
作为义安省三个受惠乡之一,田金乡获得了一台16股小型缫丝机、1公斤VH13桑种的支持,并参加了桑树护理和养蚕技术培训班。据悉,该项目实施三年,从2013年到2016年。
演金公社祖国阵线委员会主席阮文长表示:自2010年以来,随着全省桑树市场出现积极信号,结合恢复和发展演金县传统桑蚕养殖业的方针,该公社第二十次党代会颁发了恢复和发展传统桑蚕养殖业的决议。
根据08号指示进行土地转换后,公社实施了桑树集中种植区规划,同时将低产彩地转变为桑树种植地,并将面积从2010年的40公顷扩大到2014年的65公顷......
目前,茧丝产品都是即产即销。要提高田金蚕业的经济效益,关键在于要大胆投资引进VH13桑树新品种,替代本地桑树品种,并应用技术和方法,提高养殖产量和蚕茧质量。
以下是田金乡养蚕村的一些照片:
 |
阮氏静女士家(黄州村)投资种植了4株VH 13桑树,以取代当地的桑树品种(河北桑)。这种新品种每株桑树可产450-500公斤桑叶,比当地桑树高出2-3倍……阮氏静女士介绍说:桑树可以在多种土壤上生长,4-6个月即可采摘桑叶;一株桑树可采摘10-15年。另一方面,桑树可以与花生、大豆、玉米等短期作物间作,既便于养护和投资,又有利于土壤改良。 |
 |
养蚕时,根据蚕的年龄,将桑叶剪成不同大小。每年收完最后一批蚕后,将桑树近基部砍断,并施氮肥和厩肥,以便春节后桑树开始发芽长叶。蚕季从农历二月开始,到十一月结束;蚕的生命周期较短,大约只有20-21天,因此每季通常养9-11批蚕,具体数量取决于每年的天气情况。 |
 |
养蚕是决定蚕茧和丝绸产品产量和质量的最重要阶段……蚕的生命周期从蚕卵孵化到成熟结茧,要经历4次“睡眠”。蚕会连续进食3昼夜,然后睡眠1昼夜。在最后一次“睡眠”中,蚕会连续进食(蚕会吃剩饭),持续约6-7天,直至结茧。根据养蚕者的经验,为了使蚕吐丝结茧均匀,在“睡眠”结束后,需要确保蚕每2小时进食一次。 |
 |
春州村的阮氏莫女士正在挑选好蚕和坏蚕,她家的蚕盘处于休眠期,大约3到8天。 |
 |
蚕在结茧时,饲养者要将其放在太阳下晒干,使其干燥芳香,这样缫丝时,茧才不会溶化,丝线也变成金黄色,方便缫丝人。 |
 |
黄氏春(音译)家(居住在春州村)四代人种桑养蚕。平均每窝产蚕茧12公斤。目前蚕茧售价为每公斤6.5万至7万越南盾,按此计算,黄氏春家每月平均收入250万至300万越南盾。 |
 |
目前,全乡共有10户投资缫丝机,每户至少拥有1台,最多户拥有4台;每台缫丝机日产丝20公斤。仅2014年,田金乡茧总产量就达30吨,产丝3.6吨。 |
 |
春州村长期从事养蚕缫丝的阮文行先生说:“2014年我们家养了10批蚕,用来缫丝,扣除成本,每月净利润600-700万越南盾。相比养猪,养蚕的利润要高出好几倍。” |
 |
目前,整个田金乡有100多户种桑养蚕户,桑园面积达65公顷;主要集中在太盛、仙仙、春州和大清四个村。这里的人们已经记不清这项“站着”的职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它经历了兴衰,一度一度濒临消失,但人们仍然坚持传承着祖先留下的传统职业。 |
 |
为了可持续发展传统的种桑养蚕缫丝业,田金村根据当地土壤条件规划了桑树种植区,以确保稳定的原料供应。恢复种桑养蚕是一件好事,既能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又能维护手工艺村的文化特色。这不仅对恢复传统手工艺村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当地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
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