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山的变迁——义安省西部的红色革命圣地
来到义安省西部第一个党支部所在地——昆强县蒙山乡,我们亲眼见证了当地发生的许多积极变化。许多家庭摆脱了贫困,走向富裕,被称为“村里的百万富翁”。
村里的百万富翁

陈廷仁先生的菜园位于孟山乡库饶村主干道附近,村民们称其为“美丽的菜园,勤劳的人”。房子周围绿树成荫,牲畜圈干净整洁。
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食物,自产的水果和牲畜每年为仁先生带来数亿越南盾的收入。
火龙果、泰国菠萝蜜、番石榴等植物以及畜舍系统都规划得井井有条,干净整洁。他目前饲养着20多只山羊、4头牛和近10头猪。

陈廷仁先生还在花园的一角种植药草和香料,既供家人食用,又能作为日常额外收入的来源。

蒙山乡农民协会副主席颜文成表示,像陈廷仁这样勤劳致富的农民并不鲜见。家庭农场和牧场的发展正逐渐成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受到当地群众的积极推行。蒙山乡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乡村富翁”,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摆脱了贫困,走上了致富之路。
国家和人民共同努力
支持蒙山和陆多两县人民经济发展的政策是人道的,特别是国家定向扶持计划,该计划为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提供了支持。这些计划和项目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树木种子援助、为贫困户建造房屋、为近贫户修缮房屋等。这些支持是帮助人民摆脱贫困、安心工作、过上富裕生活的关键。

如今,走访蒙山乡的村庄,不难发现工地一片繁忙景象。此外,新修缮升级的道路既坚固又宽敞。在北山村,阮氏润女士站在自家门前说,以前她家的大门和围墙位于道路中央,现在距离原来的位置有2米远。
“不仅是我家,这条路两边所有住户的房子、大门、围墙和土地都是这样。北山村有76户人家同意捐献土地和财产来修建这条路。很多住户捐了3到4亿英镑。”2“仅 Ha Thuong Hoi 先生一家就捐赠了超过 1,000 平方米的土地,包括围墙、大门和林地……” - Nhuan 女士说。

孟山乡党委副书记黄一山进一步谈到这一点,他说,为了修建今天这样一条5米宽的道路,北山乡的家家户户都捐地、捐树,甚至主动拆门拆墙,为修路出力。其中,干部党员更是先锋模范……
在人民的支持下,国家投入公共资源帮助孟山乡实施了许多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建设新农村做出了贡献,例如:修建了Thai Hoa村1100米水泥路;修复了Pha Lai水坝右岸;开工建设了乡文化馆;溪邦人民桥;古发和溪邦公路项目;新山—北山公路;修复了魏文康先生故居遗址群……

如果说以前古发村和溪邦村是偏远山区,那么现在丹莱乡已经通了电、通了路、通了学校、有了车站。从蒙山乡中心到这两个村,已经修建了5座吊桥,从蒙山乡到村里的道路也已完工5公里多。

“道路和人行道通了,学生们上学不再需要担心危险;人们出行方便,农产品和商品买卖也更加便捷,经济发展也更加有利。目前,两个村已有7户贫困户提出脱贫申请。”古发村前线委员会主任罗文灵高兴地表示。

1931年,革命运动陷入低潮,我党不得不转入秘密活动。为了确保力量,维护革命根据地,中部省委派黎春道同志(省委)、阮友平同志(乂安省委)和黎孟悦同志(英山县委)前往芒果-孟山地区协调活动,开展革命运动。在这里,同志们联系并开导了泰化村一位受过良好教育、家境优渥的泰族青年魏文康同志。
1931年3月,芒果乡(包括今孟山乡、陆多乡)开展了反抗暴君、欺凌的斗争,并取得了胜利。
约一个月后,在魏文康同志的私人住宅中,孟山党支部正式成立,由魏文康(书记)、魏文行、魏文贵、陈银、黎孟悦5名党员组成,魏文林同志后来也加入其中。这是义安省山区第一个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