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静苏维埃运动

阮蓝燕同志——义静苏维埃运动英雄红卫兵队长

陈氏水 DNUM_BGZBBZCACE 11:51

“红色自卫”——这三个神圣的字已成为义静人民在1930-1931年革命运动中顽强斗争精神的象征之一。

手持简陋武器却满怀革命热情、敢于与敌人现代化机枪正面交锋的自卫队形象,载入了苏联故土的史册,激励着无数优秀儿女继续挺身而出,为祖国的独立自由而奋斗。在千千万万英勇顽强的红色自卫队战士中,有一位名叫阮蓝燕同志的同志——清章县碧豪乡红色自卫队队长。在回忆录中,每当回忆起在光荣的党旗下英勇战斗的日子,他总是激动不已、自豪不已:“几十年过去了,我依然清晰地记得,那天我手执指挥棒,带领赤卫队在孟山、安山上进行集训。每当我回忆起自己的活动生涯,我都暗自自豪,因为当年我创建并指挥了碧豪乡赤卫队,功不可没……”

阮蓝燕同志1906年出生于义安省青章县青梅乡的一个贫苦家庭。家中没有田地和菜园,父母只能靠打工为生,辛勤地抚养孩子。他的童年充满了贫困,十五岁时,父亲因重病去世,留给辛勤劳作的母亲沉重的负担。

Chân dung đồng chí Nguyễn Lâm Yên
阮林彦同志画像。

阮蓝燕的家乡是一片具有深厚爱国革命传统的土地,曾是潘廷凤起义军的反法根据地。这里的人民勤劳坚韧,爱国热情高涨。许多人加入了高胜将军的军队,拯救国家免遭芹王的迫害。1926年至1927年间,这里人民反抗殖民和封建统治的运动蓬勃发展。1929年,阮蓝燕同志受到孙嘉忠和孙氏桂两位同志的启发,走上了革命斗争的道路。

1929年9月,阮风色同志和潘太益同志前往清昌县,建立了该县第一个印度支那共产党支部。越南共产党诞生后,1930年3月20日,清昌县共产党委员会成立,为全县人民开启了革命斗争的新时期。清昌县从一个普通的党支部发展到7个支部,拥有55名党员。红色农民协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解放等群众组织也迅速发展。

阮林燕同志是一位才华横溢、足智多谋的青年,在党的理想指引下,他荣幸地加入了党的队伍,承担了许多重要的任务。他不畏艰难险阻,以党员的青春力量、智慧和热情,出色地完成了县级党支部的联络工作。为了迷惑敌人,他时而扮成樵夫,时而扮成商贩,时而扛着沉重的煤包兜售……

在义静工农群众斗志昂扬的氛围中,清章县委召开会议,讨论落实义安省委的路线方针。会议分析了敌人的阴谋和潘时鹏县长的阴险伎俩,明确提出当前任务是组织群众更大规模地进行斗争,并决定于1930年9月1日在全县组织总示威游行。

为了筹备今天的示威游行,阮蓝燕同志与碧好党总支部召开会议,讨论并落实方案。为了支持群众斗争,党总支部和阮蓝燕同志决定成立红色自卫队。碧好红色自卫队虽然成立不久,但已经拥有100多名热情的参与者。

1930年9月1日,阮蓝燕同志与碧好公社1400多名农民,融入全县人民的战斗氛围中,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在红色自卫队的支援下,向清昌县公所进发,为争取减税、释放政治犯而斗争……

Nhân dân Thanh Chương vượt sông sang vây phá huyện đường ngày 1/9/1930. Tranh tư liệu: Bảo tàng Xô viết Nghệ Tĩnh
1930年9月1日,清章族人渡河围攻并摧毁了县衙。图片来源:义静苏维埃博物馆

吉岸乡的队伍渡过江河和崔河,与武烈乡、春林乡和大同乡的队伍汇合,聚集起来,挤满了整个月峰渡口。士兵被群众的斗志吓坏了,向抗议者开枪,打死了阮公常同志,打伤两人。就在这时,碧好乡的队伍赶到,潘时鹏和士兵们惊慌失措,四处逃窜。阮蓝燕同志和群众怀着极大的热情,冲进县公所,闯进监狱,解救了囚犯,砸毁了县公所,烧毁了潘时鹏县长的家,然后继续向清果车站进发。为了保护躲在车站里的县长,士兵们向四周扫射,迫使抗议者四散逃开,以免造成群众伤亡。

1930年9月1日,清章县的示威游行胜利结束,65个村庄成立了苏维埃政府。在许多地方,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公社农业委员会代表新政府,在村集体住宅的中央公开办公。白天,群众专注于生产;晚上,他们热情地参加会议,学习民族语言……

阮蓝燕同志与碧好党支部同志们弘扬祖国的爱国革命传统,日夜进行宣传,揭露殖民政府和封建政府的恐怖阴谋,号召人民继续团结起来,进行斗争。凭借这些积极活动,阮蓝燕同志于1931年3月被任命为碧好党总支书记兼红色自卫队队长。斗争胜利后,自卫队支持的人民更加自信、更加积极,越来越多的青年男女自愿加入自卫队。在阮蓝燕同志的领导下,大约200名红色自卫队最热心的成员成立了敢死队。虽然当时的武器还是锻造的长矛、用于狩猎的长矛等简陋武器,战术和训练技术也还比较简陋,但红色自卫队队员们无论多么艰苦,训练精神始终充满热情。

碧好党支部和红色自卫队在阮蓝燕同志的领导下,贯彻党的救民救荒的指示,在向阮蓝丁、胡盛、胡荣三个臭名昭著的地主夺取粮食的斗争中,保护了人民群众。数百人扛着扁担、箩筐,匆匆赶到地主的粮仓,约120名红色自卫队战士手持长矛和戟,站岗放哨,为贫苦人民募集粮食。在如同节日般热闹、激动的气氛中,人民对党和革命的信心更加坚定。在这场胜利之后,碧好红色自卫队在人民心中树立了更大的威信,成为鼓舞和激励群众继续为夺回自由、温饱而斗争的动力……

Đội tự vệ đỏ trong cao trào Xô viết Nghệ Tĩnh 1930 - 1931. Ảnh tư liệu
1930年至1931年义静苏维埃运动期间的红卫兵。照片档案

1931年7月起,法国殖民者和封建政府竭力镇压义静苏维埃运动。他们不仅使出“以内官治内民”的伎俩,还从各省调集军队镇压义静革命运动。他们一方面对民众施以贿赂利诱,另一方面在各地增设军事哨所,镇压、恐吓民众。除了原有的两处军事哨所外,他们在碧好又增设了五处军事哨所,并在各村设立哨所,日夜派士兵搜捕党员干部……

面对敌人凶猛的扫荡,阮蓝燕同志率领统一好党支部撤退到深山中秘密行动,保存力量。夜间,同志们仍然不畏危险,勇敢返回村庄,积极发动群众,严惩歹徒。党支部还决定炸毁孔登哨所,震慑和鼓舞民心。阮蓝燕同志代表党支部向县委汇报计划,请示。党支部书记、自卫队队长阮蓝燕同志和党支部的同志们克服一切困难和不足,研制出一种特殊地雷,用于炸毁该哨所。地雷的制作方法是:将一块玻璃碎块压碎,装入装有火药的瓶子中,再将瓶子套在竹筒内,将玻璃碎块紧紧地塞入瓶子内,再将慢燃引信穿入瓶口,再劈开细竹条,缠绕在竹筒外。成功制作了12个地雷后,党支部开会,决定派阮林燕同志和阮林章同志(来自金山党支部)携带地雷前往摧毁堡垒。

1931年8月的一个傍晚,阮蓝燕和阮蓝章同志按照计划,沿着稻田扛着4枚地雷前往孔登哨所。在敌人坚固的栅栏前,同志们点燃了一枚地雷,扔进哨所,炸伤了一些敌军。敌军惊恐万分,向外开枪。清美山哨所的关东带着穿绿色制服的士兵前来支援。被敌人包围的两位同志知道自己无法撤回根据地,便跑进一所房子里躲了起来。第二天,帮主胜率领士兵包围了四个村庄,企图活捉这两位同志。在人民的保护下,阮蓝燕和阮蓝章同志逃脱了敌人的罗网,安全地撤退到森林里。在敌人追击至森林边缘前,两名战友手持地雷,待敌人靠近后,向战士投掷了2枚地雷,炸伤4名战士,迫使战士放弃抵抗。

炸毁孔登车站地雷事件引起轩然大波,敌人人心惶惶,更加疯狂。面对革命形势艰难,党员干部大多被捕牺牲,阮林燕同志秘密退到武烈山区活动,准备出国暹罗。但在法国殖民者扫荡之前,阮林燕同志也落入敌人的罗网,被捕并被关押在广沙车站(武烈)。两个多月后,他们把他押往荣市监狱。敌人的残酷拷打使他四个月只能坐着不能躺着。无法征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的意志,在被南方法院判刑后,他们又把阮林燕同志和许多同志关进邦美蜀监狱。在邦美蜀监狱服刑一年后,阮兰燕同志被送往大叻监狱,随后又被送往富国岛。1933年4月,他又被转送至岘港昆嘎监狱、顺化监狱和荣市监狱。

回到荣市监狱后,他被转押至罗门监狱,后又转押至饶门监狱。1939年,他获释返回家乡。阮林燕继续参加革命活动,为党和人民的光荣事业奉献一切。

阮林燕同志在帝国主义监狱中度过了近十年的囚禁,饱受各种残酷折磨,但他为了党员的荣誉,为了红色自卫军战士的荣誉,英勇而坚定地战斗着,从未向入侵的敌人低头。“红色自卫”三个字成为激励他为祖国战胜生死的动力。因此,赤脚、布衣、手持长矛、身披自制地雷、勇敢对抗敌人的红色自卫军战士,尤其是阮林燕同志的形象,在英雄的苏联故土,已成为神圣而永恒的象征。

据btxvnt.org.vn报道
https://btxvnt.org.vn/chi-tiet-bai-viet/dong-chi-nguyen-lam-yen-nguoi-doi-truong-tu-ve-do-anh-dung-trong-phong-trao-xo-viet-nghe-tinh
复制链接
https://btxvnt.org.vn/chi-tiet-bai-viet/dong-chi-nguyen-lam-yen-nguoi-doi-truong-tu-ve-do-anh-dung-trong-phong-trao-xo-viet-nghe-tinh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阮蓝燕同志——义静苏维埃运动英雄红卫兵队长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
Cao Trào Xô Viết Nghệ - Tĩn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