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廷来同志 - 义丹县第一党支部书记
20世纪初,义坛各族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强烈吸收当代爱国运动思想,积极投身爱国运动,捐钱捐粮,成为爱国运动的重要力量和根据地。义坛故乡的杰出子弟潘廷莱同志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潘廷莱同志于1905年出生于义安省义丹县古林乡(现义庆乡)土禄村。在活动期间,他曾使用过宝、香宝等别名。(1)赖同志出生于富裕家庭,20岁前获准学习汉语和越南语。他的父亲是村长,但具有抗法爱国精神,因此他家是许多爱国学者和文人雅士的聚集地。因此,他自幼便接触到潘佩珠、潘珠桢等人的进步爱国思想和文学作品。1925年至1926年,潘廷莱同志在土禄县和古林县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爱国青年,并与他们交流书籍、报纸,积极参与活动。
1929 年初,武元宪同志从泰国训练归来后(2)1949年,演州越南革命青年协会成员前往义坛,与当地爱国青年团体取得联系,并在寿禄成立了越南革命青年协会,其成员包括潘廷莱、阮廷德、潘廷泰和范玉莲四位同志。协会成立后,潘廷莱同志和协会成员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向人民特别是青年普及爱国主义和革命思想。此外,同志们贯彻落实乂安省越南青年协会的政策,积极推动并参与建设仿照泰国耕耘营模式的耕耘营。土禄县耕耘营虽然存在的时间不长,但却是宜禄、演州、兴原等团员青年共同生活、劳动、发展经济、开办锻造厂、铸造武器、建立长期革命根据地的地方。

越南共产党诞生后,1930年3月,驻越南中央临时中央局在义安省成立了两个越南共产党临时执行委员会,即荣省委和义安省委。在中央党委和义安省委的领导下,各县人民奋起斗争,揭开了1930-1931年革命高潮。在革命的沸腾气氛中,潘廷莱同志和范玉莲同志受土禄青年党支部的委托,被派往低地,担任联络使者,与党组织联络。1930年9月底,两位同志历经千辛万苦,终于与阮友平同志见面。(3)义安省委派一名干部负责演洲运动。潘廷莱同志和范玉莲同志在讨论政策后,收到了党的指示、传单和文件。同志们散发传单,进行宣传,在义丹开展演洲运动。
1930年10月初,义安、河静两省部分地区已建立苏维埃政府。为了防止革命浪潮在全国和义静地区进一步蔓延,法国殖民者策动白色恐怖镇压人民革命运动,企图粉碎义静苏维埃运动。在此情况下,为避免敌人的恐怖追击,维护和发展党的根据地,党中央和中部地区党委指示义安省委将党的活动区域扩大到义安西部。义安省委派武元宪同志和武硕同志前往义丹县建设根据地。武元宪同志和武硕同志返回土禄,与土禄和古林优秀青年代表举行会议。会议同意成立土禄-古林合并党支部,以迅速领导当地革命运动。潘廷莱同志当选为书记,负责全党工作。可以说,土禄-古林合并党支部是义安山区最早成立的党支部之一,潘廷莱同志也正式成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成为义丹第一任党支部书记。
合并党支部成立后,潘廷莱同志和土禄-古林合并党支部积极开展宣传、启蒙和动员群众工作。党支部派党员到永莱、安化、治治等乡负责组织工作。因此,义丹党员人数在短时间内日益增加。1931年1月,为了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加强党在新时期领导作用的指示,潘廷莱同志和武硕同志召开会议,将合并党支部分为两个独立的党支部:古林党支部和土禄党支部。潘廷莱同志满怀组织的信任,被推选为土禄党支部书记。两个新党支部的成立,充分肯定了潘廷莱同志在地方革命运动中的重要作用和不懈努力。这一事件标志着全县斗争史上迈出了新的发展步伐,为推动成立安化、治智、先、塞等多个党支部以及于1931年2月成立义丹县临时区委做出了贡献。
-8981e7dccd21a5c720daeee5f80153ea.jpg)
义坛县临时区委成立后,义坛革命运动与平原地区的斗争相辅相成,发生了新的变化。为贯彻落实区委总方针,潘廷莱同志与土禄县党支部召开会议,成立了红色农民协会,进一步加强了全村人民的团结。党支部和农民协会开展散发传单、举行集会、发表演讲等多项活动,动员群众参加反对高税负和恐怖主义的斗争。由此,红色农民协会的作用日益增强,土禄村近80%的群众踊跃加入协会,站起来参加斗争。面对群众的力量,土禄县地方政权虽然没有完全瓦解,但也抱团取暖,坚守阵地,不敢与人民发生冲突。虽然存在的时间不长,但党支部通过红色农民协会公开活动,带领人民建立新的、有意义的生活,例如:组织学习国语的学习班、反对迷信、减少节日和祭祀、向地主借米分给穷人……
1931年6月起,在义雄都督和义丹县长阮春灿的直接指挥下,县卫戍部队深入土禄、古林、安化、治治等斗争活跃的村庄……敌人昼夜搜捕,抓捕干部、党员和革命群众。8月起,在敌人的扫荡下,革命根据地被摧毁,大多数临时县委委员、支部委员和党员虽然英勇奋战,但逐渐落入敌人的罗网。土禄和义丹的革命运动开始逐渐低迷。在不利的形势下,潘廷莱同志和一些同志转入秘密活动。
1934年初,在泰国“印度支那援助部”的协助下,武元显同志再次前往义丹,与潘廷莱同志取得联系。同志们聚集在此地秘密等待时机的党员,巩固党支部。土禄党支部由潘廷莱同志担任书记。土禄和九林党支部巩固后,本县其他党支部中的党员、干部(无论是1930-1931年革命高潮之后的党员,还是刚从监狱获释的党员)纷纷与他取得联系,成立了安化党支部、治集党支部等。
1934年中,在众多已恢复和巩固的党支部的基础上,省委委托武元贤同志组织召开会议,以统一义丹党组织。会议在土禄县举行,义丹党支部代表一致同意成立新的党执行委员会,以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迅速领导义丹革命运动。县党执行委员会由五名同志组成,潘廷莱同志任书记。
改组后,潘廷莱同志立即奉省委指示,指派县委委员负责基层工作,重点领导农村和种植园的斗争运动。由此,义丹县的党组织体系和群众斗争运动得以恢复并开始出现新的发展。
1934年9月,乂安省委发出指示,要求在各地方组织庆祝乂静苏维埃日活动,以激发群众的战斗精神。潘廷莱同志接到省委的指示和传单后,立即指示县委印刷队全力以赴。文件和传单被派往各支部,在熙市街商店、白市、种植园、乡村道路、军营等人员密集的地方散发。
1936年至1939年民主革命运动期间,潘廷莱同志继续领导党委,领导人民为争取自由、民主、温饱、和平和巩固国家而斗争。1936年10月,县委和县委行动委员会组织在全县广泛散发传单。响应号召,各村、各乡人民不断组织集会,表达愿望,收集签名,提出要求,为印度支那大会做好准备。在潘廷莱同志和县委的领导下,一场合法、公开和半公开的斗争运动正在蓬勃而统一地展开,为农民、工人、小商贩、小业主、宗教领袖等各阶层人民争取民主权利。由此,义安印度支那大会党运动成为当时义安党领导的民主运动的坚强中心之一。
义安省省长担心义丹革命发展,命令法国驻富贵站站长兼特派员和义丹县长派士兵到当地进行扫荡和逮捕。1937年底,敌人突然搜捕了9名县委委员和乡干部。潘廷莱同志被敌人逮捕,关押在荣市监狱。尽管遭受各种酷刑,他仍然保持着坚强的精神。1938年5月,义安省南方法院无法从潘廷莱的证词中得到任何证据,于1938年5月3日作出第07号判决,判处潘廷莱两个月监禁和两个月软禁。(4)。
1938年8月,潘廷莱同志获释。出狱后,他继续建立联系,重建革命根据地。为了克服敌人封锁情报的局面,潘廷莱同志与朱惠同志、阮廷泰同志和陈玉芹同志在寿禄县秘密会面。同志们一致决定创办《连协报》,作为县委的喉舌,向人民广泛宣传和传播党的新政策。然而,他的活动未能逃脱义丹县密布的特务系统的监视。1939年底,他再次被敌人逮捕。有人评价潘廷莱同志是“危险人物”。(5)1940年6月16日,法国殖民者和傀儡政府判处他3年监禁,并将他流放到Dak Lay、Dak To(Kon Tum)。

1945年6月,潘廷莱同志出狱后,继续参加越南义丹运动委员会,领导全县的斗争运动。1945年8月18日上午11时,潘廷莱同志与陈末同志直接指挥土禄、古林、永莱等乡500余人游行示威,前往县公所高呼口号、发表演讲、游行示威,展现力量。此次游行使当地走狗官僚体系陷入混乱和失意,为1945年8月22日义丹人民起义夺取政权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1946年3月,潘廷莱同志因其对家乡革命运动的卓越贡献,在义丹县委第一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县委书记。后因年事已高,他回家乡退休养病。
潘廷莱同志的一生,是为了革命事业,为了义丹人民的自由、和平、富足生活,孜孜不倦地探索、牺牲和奋斗。义丹县第一任党支部书记潘廷莱同志的革命精神,是一代又一代年轻战士学习的榜样:
“英雄遭遇苦难
由于义丹的残暴
坚定地与社会一起奉献
团结西南
上学更积极地战斗
决心消灭暴行(6)。
笔记:
(1)(4)(5)XVNT博物馆档案馆保存的法国秘密警察监狱记录
(2)武元显同志(又名武天客、武克道、察克),1890年出生于乂安省演州县后律村。
(三)阮友平(又名平定)同志,义安省英山市智乐人。
(6)LSDB义丹县,国家政治出版社,2012年,第6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