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钻石作为“永恒记忆卡”
美国科学家找到一种方法,可以在一块大小如米粒、厚度比一张纸还薄的钻石中永久存储相当于数百张DVD的信息量。
![]() |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和薛定谔的照片被编码并存储在钻石上。图片:Carlos A. Meriles/Siddharth Dhomkar |
据《纽约时报》报道,这是一种基于钻石晶体缺陷的数据存储技术。在钻石碳晶格结构的中间可以插入几个氮原子。破坏氮原子旁边的碳原子,就能创造出一个可以存储数据的空间。
基于这个想法,美国纽约大学的一组物理学家利用激光在这些微小的间隙中编码和读取数据。它们具有类似磁铁的特性——在激光照射下会拉动或推动电子。
当需要写入数据时,他们使用蓝色激光将电子添加到间隙中,使用红色激光将电子取出,这对应于二进制值0和1。读取数据的过程类似于计算机读取二进制数,但这里的光代表电子的存在或不存在。
研究团队成员雅各布·亨肖 (Jacob Henshaw) 表示:“与只能在单个 2D 平面上记录数据的 DVD 不同,这种钻石技术可以将数据存储在多个平面上,就像一堆 DVD 一样。”
目前,一颗米粒大小的钻石所能存储的信息量相当于数百张DVD。未来,物理学家或许能够将其存储量提升到数百万张DVD甚至更多。
此外,以这种方式存储的数据可以永久保存。而目前的磁性硬盘,每次访问和写入新数据时,其耐用性都会逐渐降低,并在5到10年后完全失效。
金刚石晶格中的缺陷不会随着时间而改变,这意味着存储在其中的数据会永远保存。
“你无法改变它。数据永远都在那里,”该研究的主要作者 Siddharth Dhomkar 说。
但 Toigo Partners International 首席执行官 Jon Toigo 等数据存储资深人士仍然对这项技术持怀疑态度,他表示,只有在实验室工作的人才熟悉这项新存储技术,而且钻石总是非常昂贵,即使是不完美的钻石也是如此。
他说:“这项技术可能还需要10年才能得到广泛应用。”
据研究人员介绍,150美元的合成钻石是他们实验中最便宜的。
亨肖说:“钻石越大,存储信息的晶体缺陷就越多。”
此外,研究团队还表示,这种数据存储思路也可以运用在任何具有类似钻石晶体缺陷的材料上。该研究于10月26日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
据VNE报道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