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C区招生:学生和教师的惊讶、冷漠和担忧
部分高校在今年的招生季停止或限制C组招生,令许多学生陷入被动,尤其是在距离2025年高中毕业考试不到20天的情况下。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化,许多师生表达了他们的担忧,并提出了保障考生权益的建议。
林玉蝶——第二少数民族寄宿中学12C2班学生:“我后悔把人生中的三年浪费在C座。”
本学年,我的目标是考入新闻宣传学院的党史专业——该专业以前是根据 C 组招生,并且一直拥有最高的录取分数。
.jpg)
为了追逐我的梦想,从十年级开始,我就选择了C组课程,主修三门科目:文学、历史和地理。然而,从四月底开始,我不得不改变方向,暂时放弃地理,转而专注于数学——我之前学习数学只是为了毕业。原因是学校今年宣布不再按C组课程招生,这意味着地理不再是大学录取的必要条件。现在我别无选择,只能申请数学-文学-历史的组合课程。
说实话,收到通知时,我感到很困惑也很遗憾,因为我花了三年时间学习C模块。但我也感到幸运,因为我还有三个多月的时间来补充知识并适应变化。
阮氏平老师——第二少数民族寄宿高中社会科学组组长:“在改变招生方式时,我们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利益。”
今年,第二少数民族寄宿高中有两个十二年级班级采用社会科学方向。传统上,这些班级中超过90%的学生选择申请C类专业,例如新闻学、法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以及教育学。此外,一些学生还会复习社会类科目,以参加安全和军事专业的入学考试。
我对录取方式的突然改变感到非常意外,认为这对学生不公平。此时距离高中毕业考试只有两周时间了,学生们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改变方向或调整学习计划。
我们班39名学生中,只有5名被分到D组,其余学生只能学习文学、历史和地理三门课程,他们感到非常困惑和焦虑。我认为,如果招生计划要进行调整,学校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利益,并在更合适的时机实施,以便学生有时间准备和适应。

阮士策高中(清章)历史老师陈氏兰英说:“C班的学生仍然具备全面发展的条件。”
过去几天,不仅师生,就连家长也忧心忡忡。许多学生为了毕业考试和高考,已经倾注了三年的心血和努力,只等最后一步冲刺到终点。
从某种角度来看,一些大学停止招收C类学生可能是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和需求。近年来,报考社会科学类专业的考生人数不断增加,引发了人们对人力资源失衡的担忧,而理工科类专业却日益缺人。
然而,在我看来,如今最大的问题在于变革的时机——过于突然且缺乏清晰的路线图,导致学生感到困惑和处于不利地位。认为学习C类课程的学生缺乏工作技能的观点完全错误。事实上,许多特定职业,例如教育学、新闻学、法学、旅游学等,确实需要C类课程学生所具备的思维方式、技能和知识。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C组学生中有很多都具备优秀的才能。问题在于,教师需要发现并鼓励他们充分发挥自身潜力。进入C组只是通往大学的第一步,在学习过程中,学校会持续培养学生必要的技能,例如英语、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应用等,以满足现代职业发展的需求。
我认为,在决定从招生计划中取消C类专业之前,需要对C类专业学生毕业后的表现进行客观的研究和分析。事实上,在教育部指示下,一些学校已经将C类专业添加到一些传统专业中。然而,从明年开始,逐步用其他专业取代C类专业的趋势可能会出现。
这将对下一代学生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今后需要系统地开展高中阶段的选课咨询和指导,帮助学生在未来参加能力评估考试和大学入学考试时有更灵活的准备。
曹清宝老师(河辉塔中学校长):“需要制定合适的规划,确保学生的职业方向。”
2007届学生是第一批按照2018年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学习的学生,他们从十年级开始就可以选择选修科目组合。这为他们未来的职业规划奠定了基础。换句话说,三年前,他们根据自己选择的科目来规划职业,参加毕业考试,并以此作为大学入学的依据。如果大学突然改变招生政策,他们将失去入学资格。
我同意,在大学自主权的框架下,保留或取消C模块是各学院的权利,必须基于学院和社会的实际需求。然而,任何变革都需要周密的准备,至少需要三年的规划,以避免学生陷入被动和迷茫的境地,同时也能让学院积极主动地有效地组织教学、辅导和职业规划等工作。

在多所大学停止招收C组学生后,教育部立即发出通知,要求所有大学审查其招生方式和组合,以确保公平性,并保障考生的权益,特别是那些已报名参加高中毕业考试的考生。学校还必须解释其招生方式和组合的变更原因。
6月7日,根据教育部的指示,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调整了招生方式,将之前取消的17个专业纳入C组招生。
此前,义安省2025年高中毕业考试报名人数近4万人。其中,物理、化学等理科科目报名人数仅近8000人,生物科目报名人数超过3000人,而选修历史和地理等科目的学生人数则在1.7万至1.8万人之间。如果取消C类科目,这些学生的大学录取将受到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