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内市社会住房价格已上涨3至4倍,牟取暴利的手段也越来越复杂。
河内市的社会住房价格在短短几年内上涨了3至4倍,而外交配额、假证件和牟取暴利的手段也越来越复杂。
社会住房价格飞涨。
低收入人群的社会保障政策被扭曲,保障房沦为投机工具,弱势群体的住房梦想被进一步推远。
短短几年间,河内市社会住房价格上涨了3至4倍,原本面向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市场沦为利润丰厚的投机渠道。审批环节的缺失、监管的松懈以及中介的纵容,正在扭曲社会保障政策,将弱势群体的安居之梦推向边缘。

在河内北慈廉的 Ecohome 3 项目中,2019 年以每平方米 1560 万至 1650 万越南盾售出的社会住房公寓,现在在二级市场上的价格已被推高至每平方米 6290 万越南盾,相当于在不到 6 年的时间内上涨了 4 倍。

河内黄梅县的同莫社会住房项目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2016年,该项目的开盘价仅为每平方米1400万越南盾左右,而如今已飙升至每平方米6000多万越南盾。这个数字让很多人不禁思考:究竟是谁住在社会住房里?
买房炒房而非住房的现象
如果他们真的需要住房,为什么他们会在5年后出租或转售?国会经济委员会委员潘德孝先生提出了这个问题。
事实上,许多人购买了社会住房,但并不用来居住。相反,他们将其出租,或者在规定的最低期限(5年)后试图转让。
近日,同奈省某社会住房小区40多户居民以不再需要使用住房为由要求归还住房的事件再次敲响了警钟。
躲在低收入人群背后购买社会住房的情况已不再是孤例,在许多地方正在蔓延。在平阳省宜安市购买社会住房的居民群体中,许多人坦言,自己每月收入达数千万甚至数亿越南盾,但仍然符合社会住房的购房标准。
一位房产经纪人透露:社会住房收入证明的填写方式灵活多样,常见的有三种:一是自己制作工资单,自己签字确认;二是找当地政府通过熟人确认;三是找熟悉的商家借用相关文件、证明完成申请。
胡志明市房地产协会(HoREA)主席黎黄珠(Le Hoang Chau)表示,利用社会住房牟利的伎俩不止于伪造收入记录。很多情况下,购房合同上写明的人完全有资格成为受益人,但实际上却没有必要居住在那里。
他们甚至在公寓登记住所,使所有权合法化,但却把公寓出租给他人或空置,等待转售牟利。这使得房屋的发现和强制收回变得更加复杂,因为从纸面上看,一切都是合法的。
建设部应将社会住房的后期检查视为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并制定具体的计划和措施,对在社会住房项目中租赁和购买社会住房的人员进行检查和审核。周先生建议,任何不符合正确和充分标准的人都应依法处理。

全套档案服务
在“实现社会住房梦想”研讨会上,越南城市国有投资公司总经理阮文伦表示,河定县(青春县)社会住房项目仍在办理相关法律手续。然而,许多中介集团以出售外籍住房为由,收取定金以预留住房,导致民众产生困惑。
“我们确认从未与任何涉及外交预订的交易大厅、组织或个人签订过合作合同。我们已经就此事向新闻稿和警方发出了四次通知,”卢彦先生说道,同时警告购房者警惕非官方信息。
BIC 越南股份公司副总经理 Le Quang Huy 先生补充说,许多经纪人都宣传提供全套社会住房申请服务,甚至伪造收入证明,以便不符合条件的人仍然可以列入购房名单。
这对个人和企业都构成了法律风险。如果记录核实有误,确认收入的企业可能要承担责任。同时,买家的定金可能会被损失给经纪人。
为了打击欺诈和文件经纪人,BIC 越南代表建议政府允许通过技术平台进行在线透明的文件审查。这不仅加快了审查流程,还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手动流程带来的负面影响。
目前,《住房法》已明确规定,非法出售社会住房的案件将被撤销。然而,阮文定律师表示,撤销房屋所有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为它涉及财产权,很容易引发漫长的诉讼。
因此,丁先生提出了一个根本的解决方案:社会住房应该只出租,不出售。这样一来,牟取暴利的动机就被消除了。这被认为是确保社会住房真正服务于正确目标和初衷的根本解决方案之一。
为了确保社会住房真正发挥其预期作用,国家管理机构之间需要密切协调,从申请审核阶段到房屋售出后的使用监控。同时,需要加强技术措施,提高流程透明度,最大限度地减少欺诈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