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更贴近人民、更透明、更便捷”为座右铭,接收、解决和向个人和组织返回行政程序结果(AP)的活动明显得到了改善。
“小事做好,大事做好”
居住在清荣坊的何友山先生前往该坊的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办理土地使用权证由红色封面更换为粉色封面的手续。
与人们通常认为陆路手续复杂不同,这次他在接待处就得到了详细的指示,他的文件得到了全面检查,他的问题立即得到了解答,而且他不必等待太久。
“一切都清晰透明,我觉得比以前方便多了,”他说。

清荣坊是由荣市(旧)的 6 个坊和乡合并而成,目前人口超过 123,000 人,是该省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
仅2025年7月,该中心就收到2718份申请,主要涉及身份验证、公民身份和社会保障。尽管申请量巨大,但正确率和及时解决率仍高达99.9%。
如果说清荣是纪录的“热点地区”,那么距离省会 210 公里的良明乡则面临着另一个挑战。
该公社只有 1162 户人家,共 5199 人,但他们分散居住在 10 个村庄,面积达 228 平方公里;约 50% 的人口没有智能手机,公社公共管理服务中心缺乏许多基本设备和专业人员。

梁明乡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公共行政服务中心主任阮氏海燕表示:该乡人民委员会制定了“全民数字教育”计划,成立了乡级数字技术小组和村级数字技术小组,动员工会成员和青年直接指导民众在线申请。乡警察也参与了支持民众使用越南国家身份证(VNeID)的工作。
来自清荣坊和梁明乡的两份样本反映了乂安省公共行政的多样性。在城市地区,最大的压力来自海量的文件;在山区,困难则在于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和公共服务的可及性。但共同之处在于,地方政府都在努力按照“三项标准”为人民服务。
自2025年7月1日起,义安省将正式实行两级地方政府体制。省领导认为,只有基层行政“门户”畅通无阻,能够快速有效地服务于人民的需求,才能取得成功。
在省级层面,行政程序文件由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处理,共有 12 个部门、分支机构和 2 个垂直单位参与,共计 1,755 项程序。
在乡镇一级,各地已安排总部、设施、设备、人员和公务员在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工作,按照一站式机制和互联一站式机制接收文件、处理和返回行政程序的结果。
经过一个多月的实施,省人民委员会评估认为,乡级公共行政服务中心运行同步,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得到高度评价,大部分案件得到正确处理并提前解决。
8月中旬,科技部的一个工作组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得出结论:虽然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但义安是该计划实施得比较好的地区之一。
公众对以下三个方面的看法
义安省将行政程序改革视为一项关键的、持续性的任务,也是行政改革进程中的一项突破,持续推行提高行政程序透明度的政策,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文件组成、处理时间、费用和收费。

省人民委员会已印发28份文件,指示各部门、分支机构、地方、省级和乡级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在电子环境下接收和处理行政手续,以满足行政单位安排和两级地方政府实施后,组织和个人行政手续办理不间断的要求。
2025年6月20日至2025年8月6日,省人民委员会主席发布了103项关于公布行政程序清单的决定,91项关于批准行政程序内部程序和电子程序的决定;发布了205项不分行政区划、在8个部门和分支机构实施的行政程序。

义安省已在国家行政程序数据库中公布了2156项行政程序(1754项省级程序,402项乡级程序),并在省级行政程序信息系统中建立了100%的电子化流程并配置了公共服务;其中498项行政程序提供完整的在线公共服务;1648项行政程序提供部分在线公共服务。

为提高数字化环境下的记录处理效率,该省重点发展技术和数据基础设施。科技厅运营着Data.nghean.gov.vn数据仓库。数据集成与共享平台(LGSP)的连接数已超过220万。
省人民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对130个乡镇的官员进行了培训;省公共行政服务中心指派工作人员提供支持,并成立了Zalo小组,以便及时回答基层提出的问题。
尽管行政程序改革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提高义安省民众和企业办理手续的效率仍然面临诸多困难。
由于人们接触技术的机会较少,仍然存在疑虑,而且一些地方的网络基础设施仍然薄弱,因此,在线公共服务在乡镇层面的应用仍然受到限制。
一些官员和公务员的信息技术能力不足。出生死亡登记、户籍登记、企业登记等相互关联的软件系统运行不稳定。

8月初,省人民委员会主席黎鸿荣要求成立跨部门工作组,指导和解决困难;同时责成科技厅审查并确保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和数据库的顺利运行。
初步结果显示,无论是在城市“热点地区”还是偏远地区,义安地方政府都在努力更快、更透明、更方便地为人民服务。
两级地方政府的成功不仅在于精简机构,还在于每一个最小的程序都体现了“小事做好,大事做好”的服务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