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罗非鱼品种帮助义安省农民从土塘养殖中获利
阮士丹先生(Nguyen Sy Danh)来自乂安省琼云乡,他原本只在土塘里养殖淡水鱼,收入微薄。后来,他大胆地尝试养殖红生罗非鱼。由于红生罗非鱼易于养殖、增重快、成本低廉且市场需求旺盛,这种养殖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丹先生拥有5个池塘,总面积近4000平方米,得益于瓦赫巴克运河丰富的水源。此前,他只养殖传统的淡水鱼品种,收入微薄。自去年年初以来,他走访了海防市及周边地区的一些养殖场,学习罗非鱼养殖模式,最终决定投资试养红生罗非鱼品种——该品种适宜高密度养殖,单产高,且适合土塘养殖,并能利用当地丰富的饵料资源。
Danh先生分享道:“以前我常年养殖淡水鱼,但经济效益并不显著。在海防市和一些大型养殖场进行调研时,我发现红生罗非鱼适合当地的土壤条件、水源和饲料来源,所以我决定尝试养殖这种鱼。”

2025年初,在琼柳农业服务站提供的品种、技术和专用饲料方面的支持下,他试养了1万尾鱼苗。除了工业饲料外,他还利用自家花园里的空心菜、牧草等来降低成本。经过近半年的精心照料,鱼苗生长迅速,患病率低,成活率达到85%左右。2025年7月的首次收获,鱼苗产量近4吨,每条重1.5-2公斤。
售价为每公斤35,000越南盾,收入超过1亿越南盾,仅半年时间,他就获得了近5000万越南盾的净利润。“最让我安心的是,消费市场相当稳定。红生罗非鱼肉质肥厚鲜美,商贩直接从池塘订购。养殖并不难,只要遵循正确的流程,产量就会优于传统鱼类。”丹先生补充道。

根据琼柳农业服务站的评估,试点结果表明,这种鱼生长迅速、均匀,且死亡率低。平均每条鱼重1公斤,预计总产量超过7吨。扣除近2亿越南盾的费用后,净利润约为4500万越南盾。专家表示,如果养殖条件适宜,红生罗非鱼的单条重量可达4-5公斤。
“丹先生严格遵循了从池塘改造、品种选择、合适的放养密度到护理和环境管理等技术步骤。正因如此,鱼儿生长稳定,疾病也很少。这对于在条件类似的地区推广这种模式来说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琼柳农业服务站站长阮英雄先生
琼文乡土池养殖红生罗非鱼的商业模式表明,这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新方向,尤其适用于水源稳定且养殖户拥有水产养殖经验的地区。丹先生的初步成功证明,只要掌握了技术、品种和环境管理方面的知识,养殖户就能显著提高产量和收入。
当然,并非每个养殖户都能一开始就成功。因为除了技术之外,养殖户还必须考虑天气变化无常、昼夜温差过大等风险,这些因素很容易导致鱼类受到惊吓,生长缓慢。因此,专家建议,要想成功,养殖户需要在技术操作、病虫害防治和环境管理方面获得密切支持。此外,还需要组织大量的参观和培训课程,以便养殖户在扩大规模之前积累实践经验。

Quynh Van 公社的初步成功证明,只要农民知道如何应用正确的方法,他们就可以完全提高自己池塘的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