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82岁老人令人敬佩的自学之旅
永富坊河辉塔5号楼丁仲春先生(82岁)的故事传递了这样的信息:无论年龄多大,只要我们仍然对社区充满热情和热爱,我们仍然可以用美好的事物继续书写我们的人生。

肖安老师的“新篇章”
丁仲春先生曾任河内理工大学博士讲师,1997年决定回家乡义安省定居后,担任义安省工业部副部长。2003年,春先生退休。当时,许多人以为,在多年忙碌的付出之后,他会悠闲地与盆栽、朋友、诗歌和休闲共度时光。但他与其他人不同,他没有让自己的大脑“提前退休”,而是在退休年龄为自己开启了新的篇章:学习使用电脑。
“退休后,我受人民信任,担任协会党组书记、支部书记。教育促进会“七年级(高年级)。作业不难,但有时需要列清单、撰写文件……为了自己完成这些任务,我决定投资一台电脑,并自学使用——首先是参加办公信息学课程。”Xoan先生回忆道。

那时,电脑不像现在这么普及,IT培训机构也寥寥无几。凭借着勤奋刻苦,这位老同学很快就掌握了电脑操作,并不断学习使用Word、Excel等软件撰写文档、做估算、做统计……
与此同时,凭借他的声望和能力,他受邀担任荣市大型啤酒厂项目的经理兼估算师。在与外国合作伙伴合作期间,他惊讶地发现有些工程师一次就能画出数百张设计图。“太酷了!如果我一天手绘,可能一张都画不完!我得学!”——一边思考,一边实践,Xoan先生又额外学习了AutoCAD绘图课程。
在负责该项目的多年时间里,从第一块砖砌成,直到工厂正式组装投入使用,他赢得了投资方和建设方的绝对信任和尊重。他以严谨、科学、细致、严谨的态度,甚至让德国施工单位支付了数亿越南盾的违约金——这在当时谁也想不到。

项目结束之际,他也赢得了人民的信任,被推选出新的职务——街坊党支部书记。凭借对组织和街坊工作的全心全意奉献和威望,他不断被赋予许多其他职务:街坊前线工作委员会主任、河辉塔坊(旧)老教师协会主席、坊教育促进协会副主席、乂安省越南波兰友好协会副主席……他科学、现代化的工作作风为组织和街坊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取得了积极成果。
他亲自在电脑上起草并处理了大部分文件、计划、报告、论文等。街区的每一个动作和活动都体现着精心和科学的准备,丝毫不逊色于专业机构。
在拥有智能手机之前,Xoan先生买了一台相机,学习拍照。拍照成为了一种习惯,Xoan先生的照片也为街区和社区的建设和发展过程构建了丰富的视觉档案。
为了鼓舞人心,他从一个不懂诗词的人,学会了写诗,他自己也戏称自己的帐篷为“诗帐”,里面有庆贺长寿的诗、鼓励运动的诗、宣传诗……每一次街区活动都因此变得更加连贯、更加温馨、更加快乐。


十多年前,永富坊黄文树街23号巷只是一条不到2米宽的窄巷,蜿蜒着14户人家。如今,这条巷子已变成一条4.1米宽的马路,排水沟规范,围栏笔直整齐。这“蜕变”的背后,是Xoan先生的模范努力和坚持不懈的倡导。不仅23号巷,它周围的一系列巷子也因他而“变”了:围栏不再凸起凹陷,不再有零星的小广告,取而代之的是色彩斑斓的壁画,许多乱扔垃圾的垃圾点被拆除,恢复了干净和文明,运河公园沿岸也多了更多的石凳和垃圾桶……
开心地活着就好!
2023年底,Xoan先生体检后发现自己身患重病。这个噩耗让他身边的所有人——所有爱他的人——都感到担忧和困惑。他平静地前往河内再次体检,回来后,他决定不做手术,而是用药物治疗,并抱着这样的态度:继续享受生活!
“想要大脑不冻结
这个时代不能在商业世界
参与支会工作
让大脑不休息
这是一种享受乐趣的方式
不要为了延长寿命而让大脑休息”丁仲春老师
他幽默地分享道:“我把病魔看作一位忠实的爱人。即使我年老体丑,这位爱人依然不离不弃。” 雄先生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让所有人,包括为他治疗的医生,都对他敬佩不已。或许正是这种态度,雄先生在82岁高龄、身患重病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着快速、利落的作风,面容总是洋溢着愉悦,语气也舒缓而平静。
如今,春先生不再身兼数职,只保留了河辉塔五级鼓励协会会长和乂安省越南波兰友好协会副主席的职位。他每天依然保持着学习的习惯,用“老式”电脑工作,打排球,探访亲朋好友,照料盆景……有空的时候,他会参加旅行团,满足自己对旅行和探索的热情。需要的时候,他依然会答应为班里制作墙报,依然会写诗,依然会让自己思绪活跃起来,让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谈到这位特殊的坊民,永富坊祖国阵线委员会常务副主席、永富坊妇女联合会主席阮氏娥山女士表示:“虽然她不再站在讲台上,但她仍然以自己的行动和生活方式‘教导’人们责任感、奉献精神、生活态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