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人力资源
(Baonghean)- 义安省是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省份,但经过30年的革新,尚未实现胡伯伯所希望的将义安省建设成为富强省的目标。发挥潜力仍然是义安省面临的难题。
![]() |
在省委第四次会议上就教育卫生事业发展发表讲话并献计献策, 第十八课。 |
在义安省的众多潜力中,人才潜力是最宝贵的财富。义安人民勤劳智慧,以其革命精神和勤奋好学的传统而闻名全国。历史上,义安涌现出许多名人和民族英雄。在当代,义安在各个领域都涌现出许多才华横溢的人才。
提起义安,许多人都会赞叹这里真是个“风水宝地”。但如今,义安人民在建设发展祖国的事业中又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呢?答案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义安人民优秀品质的自豪之词上,而必须有一个具体的数字来“衡量”发展进程中的人力资源。
阮春福总理近期在义安省视察工作时指出,人才是该省最宝贵的财富。但为何义安省的发展速度仍未赶上全国的总体水平呢?
义安省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瓶颈”,如缺乏深水港、缺乏连接地区的战略公路……而义安省还有一个很大的只有内部人士才能感受到的“瓶颈”,那就是人力资源开发的“瓶颈”。
说到义安省的人力资源,首先要说的是人口大省的实力。义安省的人口数量在全国排名第四(仅次于胡志明市、河内、清化),相当于世界上许多小国的人口数量。
对于经济发展而言,人口众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世界上有些国家很好地发挥了人口优势,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中国。义安省并没有将人口众多视为优势,事实上,人口众多反而成了负担。在义安省,一些不寻常的现象表明,一个人口大省的实力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义安市场上顾客熙熙攘攘,但由于民众购买力有限,商品难以出售,这极大地限制了商品生产的发展。义安的集市、超市和现代化商贸中心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参观者的数量却远远多于买家。
很多吸引外地游客的文化娱乐活动在义安省却变得冷清,这并不是因为义安人民的文化需求降低了,而是因为人们的钱包仍然很穷。
义安省西部拥有巨大的土地潜力,但这里大多数人仍然甘于贫困,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致富。义安省出国务工和在外打工的人数也位居全国前列……由此可见,义安省的庞大人口尚未得到充分开发。
义安省素有良好的教育传统,人才济济,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但义安的人才如何在家乡得到提升,则是另一回事。许多人评论说,许多义安人虽然在外地发展,但在本省发展却非常困难。
义安商人在其他省份非常成功,而义安商人在家乡却举步维艰。提升义安人力资源,首先是提升义安人民在市场上的智慧。30年的革新历程,义安人民的多少宝贵经验得到了实践?
义安人民在建设祖国的历程中留下了哪些宝贵的创作印记?义安知识分子如何丰富了祖国?该省出台了诸多吸引人才的政策,但为什么义安人才仍然如此稀缺?
如何有效开发义安省的人力资源?这个问题亟待深入而严肃地思考。我们不能因为人口众多、人才济济而沾沾自喜,却仍然被冠以“人才济济”的称号。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思考,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首先,该省必须大胆创新,制定务实开放的政策,为义安人民创造致富的条件。我们不能让富贵县人民在数千公顷肥沃的红色玄武岩土地上过着贫困的生活。我们不能让成千上万的义安青年背井离乡,去谋生、改变命运。义安省正在实施许多大型经济开发项目,我们不能让这些项目因征地和失业而使人民陷入贫困。人民的力量使一切成为可能,如果失去了人民的力量,一切都将无法实现。
其次,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我省的人才引进政策,看看为何其效果不如预期。义安省并不缺少人才,但他们流落他乡,没有在家乡生活和工作。有些学生学习成绩优异,才华横溢,但当他们回乡申请引进优质人才的政策时,却遇到了很多困难。许多在中央机关或其他城市工作的义安省优秀知识分子表示,他们非常想回乡为家乡做贡献,但又担心回乡后会遇到很多障碍……如果我们无法吸引来自义安省的人才,那么义安省的人力资源就被浪费了。
人力资源是全省资源开发的决定性因素。只有开发人力资源,才能有效开发其他资源。这不仅是一个政策问题,也必须是每一位省级领导最迫切的愿望。
陈鸿科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