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恢复该区域甘蔗被洪水淹没
10月初历史性洪灾过后,松坤甘蔗股份公司的甘蔗原料区遭受严重洪灾,数百公顷甘蔗被淹3-5天,面临产量大幅下降的风险。为保障即将到来的榨季原料供应,紧急采取措施恢复和保护受灾甘蔗区被视为当务之急。
甘蔗田被淹,洪水过后令人担忧
昆江水位上涨期间,义东乡、新富乡和新安乡的村民只能站在河岸边,眼睁睁地看着自己郁郁葱葱的甘蔗田被浑浊的河水淹没。“今年甘蔗正处于发芽期,如果长时间被淹,根部很容易腐烂倒伏,那就彻底颗粒无收了。”义东乡10村的阮友龙先生忧心忡忡地说。龙先生家的5公顷甘蔗田全部被淹,许多地方无法进行加固和排水。

据甘蔗种植户说,孔河水位从未上涨得如此之快、如此之高。仅仅一夜之间,沿河的整个甘蔗种植区就被淹没,有些地方水位甚至超过两三米。洪水退去后,甘蔗秆上覆盖着灰色的淤泥,叶子枯萎,许多甘蔗残桩开始腐烂。曾经充满绿色希望的田野如今只剩下一片荒芜,笼罩在歉收的阴影之下。

据松坤甘蔗股份公司数据显示,近期洪水淹没了1058公顷甘蔗,其中749公顷完全被淹,185公顷倒伏。长期被淹不仅降低产量,而且严重影响糖分含量,而糖分含量是决定原料价值的关键因素。甘蔗在洪水侵袭下会生长出大量侧根,光合作用效率低下,糖分积累少,甚至容易大量腐烂。

洪水过后,人们努力拯救甘蔗。
洪水退去后,松昆甘蔗股份公司立即派出技术人员前往各地区指导农民如何应对洪水问题。公司副总经理阮伯贵先生表示:“首要也是最重要的措施是彻底排干积水。必须清理沟渠,疏浚沟渠,避免田间积水过久。在低洼地区,应使用水泵快速排水。”

田地干燥时,农民需要轻耕并松土,以增加根系的透气性。对于根系淤泥,可以施用石灰粉或草木灰(30-50公斤/公顷)进行消毒,抑制真菌病害并促进新根生长。同时,要清理田地,去除枯叶和杂草,以预防病虫害,特别是棉蚜——这种害虫在潮湿的环境中繁殖迅速。
对于倒伏的甘蔗,应在最初几天内将其扶正,暂时绑扎或轻轻支撑,使其能够稳固站立并继续进行光合作用。7-10天后,当甘蔗出现恢复迹象(幼叶重新变绿,长出新根)时,需要施用均衡肥料,将肥料溶于水中,均匀浇灌在甘蔗根部周围。在甘蔗生长阶段,应增加钾肥用量,以提高后期的糖分含量。

涝害不仅会导致根腐病和植株死亡,还会冲走养分,使植物缺乏氮、磷、钾等元素。因此,及时施肥和补救至关重要。“如果及时处理,在淹水后10-15天内,甘蔗就能恢复原产量的60-70%。如果延误处理,积水的根系会蔓延,植株会精疲力竭,造成的损害将无法挽回。”奎先生警告说。
甘蔗是旧谭记地区的战略性作物,为数千户家庭提供稳定的收入,也是松昆糖厂的主要原料来源。每个榨糖季,糖厂都需要数十万吨甘蔗,因此田间甘蔗产量的任何波动都会直接影响生产计划。
公司代表表示,公司与地方政府协调组织宣传活动,指导人们识别早期根腐病、茎蛀虫、棉蚜等害虫,以确保稳定的原材料供应,为下一个榨季提供充足的原料。
许多农户表示,尽管损失惨重,他们也没有放弃自己的田地。“甘蔗是我们家的生计来源。无论多么艰难,我们都必须把它恢复原状,为下一季的收成做好准备。”义东乡甘蔗田主阮友龙先生说道。这种坚守田地、不放弃甘蔗的精神正在该地区蔓延,成为灾后重建田地的强大动力。
甘蔗种植户建议,修复受损区域后,当地应重新规划排水系统,加固堤岸,并拓宽田间沟渠。在品种方面,企业应逐步改种耐涝耐旱品种。

甘蔗是一种恢复能力很强的植物,只要及时养护即可。然而,要想在洪灾后“重现甘蔗丰收”,我们不能仅仅依靠自然,还需要农民、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除了应用科技、投资排水系统和进行精准的天气预报外,还将有助于甘蔗种植户在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面前更加积极主动。
甘蔗是谭记县(旧)各乡镇的重要战略作物,为成千上万的农户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然而,自然灾害和洪水始终是潜在的风险。因此,除了民众的积极参与,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也是维护甘蔗原料产区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洪水过后妥善的治理不仅能挽救甘蔗,还能挽救整个榨季——甘蔗种植户的希望之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