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豪县渴望改变……
碧好县由四个公社合并而成,地处半山区,发展困难重重。如今,碧好县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该公社第一次党代会(任期2025-2030年)的召开,是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它开启了将这片艰苦土地建设成先进、富裕、文明的新型农村的宏伟愿景。
严酷的地形,意志的考验

碧好省自然面积147平方公里,人口近34,000人,是根据国会常务委员会第1678/NQ-UBTVQH15号决议于2025年6月由梅江、清林、清宗和清春四个乡合并而成。碧好省自然面积147.6平方公里,人口33,964人,有30个村庄……碧好省地势依附于长山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逐渐向林江倾斜。山脉和丘陵之间点缀着小溪,形成了多样的自然景观,但也造成了土地分割,给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困难。林江沿岸的平原面积小,大部分耕地坡度陡峭,平均坡度为6-7度,易受水土流失侵蚀。
这里的气候使发展问题更加棘手。高地常年干旱缺水;低地则经常遭受洪涝灾害。五月到八月初是严重旱季,庄稼枯死,田地龟裂;八月下旬到十一月,则被暴雨和洪水淹没,田地一片枯黄。缺乏同步灌溉系统,农民的应对更加艰难。

这段旅程的决定性因素不仅在于地形或自然资源,更在于碧豪的人民。世世代代,这里的人们以勤劳、刻苦和对土地和村庄的坚守而闻名。在容易被冲毁的陡峭田地上,他们依然孜孜不倦地开垦荒地,将荒地变成玉米地和稻田。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水或持续的干旱,他们没有气馁,而是找到了适应的方法,通过间作和饲养牲畜来维持生计。
碧好省也是一片拥有悠久学习传统的土地。尽管生活艰辛,许多家庭仍然为子女提供最好的教育条件。“尊师重教、鼓励学习、成才”的传统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子孙,使他们茁壮成长,为祖国贡献智慧。此外,这里还拥有团结互助的社区精神,每当党和国家有重大政策出台时,人民都会全心全意响应,贡献人力和财力建设祖国。

碧好村的独特之处在于,每个人都渴望改变。他们不甘于贫困,渴望拥有自己的土地,在故土上过上富足的生活。严酷的自然条件成为磨练他们意志的“考验”,培养他们的团结精神、战胜困难的意志和奋起反抗的渴望。而这,也正是碧好村如今踏上新征程、展现自我的决心的支点。
经济繁荣,外观改变
回顾2020-2025年任期,可以看到碧好乡的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从一块饱受旱涝灾害的土地,碧好乡的经济逐渐克服困难,展现出光明的色彩。

首先,经济结构调整体现了党和人民创新思维的努力。从单纯的农业,到如今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的比重不断提高,体现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进程。人均收入达到5700万越南盾,比任期初期增加了近1600万越南盾,这充分体现了这一转变的成效。
然而,最显著的亮点在于新的农业经济模式。人们不再局限于水稻种植,而是大胆发展畜牧养殖、养蜂采蜜以及池塘湖泊养鱼。懂得利用山林的家庭纷纷投资种植相思树和松树,既可以覆盖裸地,又能带来稳定的收入。每年新增造林面积超过50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31%以上,不仅创造了更多的生计,也保护了生态环境。

改变不仅限于生产,更延伸到乡村面貌。新农村建设运动激发了全社会的积极参与。121公里新水泥路已竣工,学校、文化馆、医疗站也已建成。人民群众和企业自愿捐赠的450亿越南盾不仅是物质资源,更是对未来发展的信心的体现。
正是这些项目,乡村面貌日新月异。延伸的水泥路,不仅让农产品更快地进入市场,也让文明的光芒照进每一个村庄。孩子们在宽敞的学校里学习,人们在富足的社区里安居乐业,乡村集市也更加热闹。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收入增加了,精神文明、文化素质、教育水平、健康状况也得到了全面提升。92%的家庭文化素质达标,15所学校中有13所达到国家标准,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社会保障政策得到全面落实,贫困户和优惠家庭得到妥善安置。
可以说,在过去的任期内,碧好公社不仅在人口上有所发展,更重要的是,它在面貌和发展思路上都发生了变化。碧好公社从一个资源匮乏的农村地区,展现出了自身的韧性,并证明,只要人民团结一致,在地方政府领导的正确领导下,任何困难都能够克服。
格新旅程的解决方案

碧好乡党委第一次代表大会(任期2025-2030年)在新成立的乡镇背景下召开,机遇与挑战并存。大会以高度的政治决心,提出了总体目标:到2030年,碧好乡将建成现代化新农村,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改善,政治体制廉洁强大,国防安全得到保障。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碧好县着力实现三个突破。第一,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特别是骨干干部队伍,要有素质、有能力、有威信、敢想敢做。第二,完成同步基础设施规划和投资,优先发展区域交通、灌溉、服务高科技农业和文明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第三,推进数字化转型,建设电子政务,发展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力争成为全省行政改革的领先地区。

在生产领域,公社继续调整农业结构,提高附加值,鼓励发展有机农业和安全生物养殖。农牧业模式不断拓展,并与产品消费环节紧密结合。工业和手工业朝着环保方向发展。服务业——贸易、生态旅游和文化产业正在逐步开发,将潜力转化为优势。
同时,碧好还注重发展文化和社会,提高教育和医疗质量,保障社会安全,持续减少贫困;建设与巩固国防和人民安全阵地相结合的“民心阵地”。
从干裂的坡地到日渐成型的双季稻田;从泥泞的土路到坚实的水泥路;从简陋的茅草屋到宽敞的房屋,碧好县踏上了强劲变革的道路。过去任期的成就不仅仅是统计数字,更是党委和人民坚定意志和不懈追求的证明。

前方仍有许多挑战,但对党的领导的信心和人民的共识是公社稳步前进的基石。如今的碧好村不仅讲述着一个半山区乡村的故事,更传递着关于意志的力量,关于“不畏艰难,不退缩”的人们渴望改变的渴望。在未来的征程中,这份渴望将继续书写新的篇章,充满信念和希望。
2025 年至 2030 年期间的一些目标
- 平均经济增长率:每年10 – 10.5%
- 人均收入:每年9000万至1亿越南盾
- 2026年至2030年期间社会投资资本总额:4110亿越南盾
- 乡镇公路硬化率:100%
- 参加医疗保险的人口比例:98.1%
- 平均减贫率:0.5%/年
- 森林覆盖率:30%、每年新增种植面积:650 – 700 公顷
- 党支部100%较好地完成党务任务;每年都吸收新党员。3%党员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