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渔村组织和工会

December 24, 2016 09:34

(Baonghean)-近年来,在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在省和中央政府资金和项目的整合下,渔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

拉姆河沿岸部分安置区已基本建成,为群众上岸安居乐业、开启新生活创造了条件。但要继续帮助渔村群众稳定生活,还需加强党委、政府和组织的作用。

确保组织和工会的稳定

以前,花林村是荣市兴化乡尽头的一个小村庄,以渔民为主。村民主要从事小规模捕鱼,收入不稳定。该村没有党支部,组织松散。然而,随着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政治体制的加强,花林渔村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华林村党支部书记黄氏翠女士表示:“华林村有60户人家,200多人。自从村支部成立以来,村里各群众组织运转良好,内部团结一致,凝聚力强。因此,村里的各项活动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有证据表明,华南村是一个必须搬迁的单位,并且没有动员内部资源建设新农村的政策。然而,在过去五年里,党支部秉承“凡是有利于人民的事,就必须做”的口号,建议建造新的村文化馆;动员群众出资超过2亿越南盾,按照新农村标准在村里修建了超过560米的水泥路;升级了一条被风暴冲毁的居民区道路,总价值达1.2亿越南盾。

文化艺术体育事业得到保持和发展。多年来,全市无生育三胎家庭。文化家庭比例达到92%以上,体育家庭比例达到86.9%。

得益于向海外输出劳动力,以及除渔业外的其他工作,例如建筑、木工等,当地人民经济相当稳定,人均收入增长了15%。这里是全乡贫困率最低的单位,也是省公安局选定的无毒区,旨在打造“平安渔村”的典范。

兴化公社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陈高强先生表示:“党支部成立以来,发挥了‘核心’领导作用,群众组织得到巩固和加强,渔村各项工作保持稳定。党支部连续五年荣获模范共产党员称号,群众组织有效运作,年年荣获优秀称号。例如,妇联因贯彻落实‘五不三廉’工作而受到表彰,农联被评为‘廉毒’建设示范点……”

在当山渔村-杜良安置区(包括6号和7号村的居民),最初搬迁安置时,居民户数不足70户。因此,他们不符合内政部第04号通知规定的设立新村的条件(在河口地区设立新村的条件是人口必须达到200户以上)。因此,即使搬迁到了新的地方,居民仍然居住在原地。这种“人住一处,住另一处”的状况给管理带来了困难,也影响了各分支机构和组织的生活质量。

杜良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阮公安表示,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巩固渔村特别是安置区政治体系,杜良县委已指示党委、当山公社领导寻找解决办法,在渔村建立党支部,巩固群众组织。

经过多方努力,2016年5月,当山公社党委在6、7村成立了党支部。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6村党支部已有1名党员准备入党,7村党支部已介绍1名党员考取团支部书记职务。

获得优厚条件上岸安置的村民之一,六村前委主任朱文和激动地表示:“我们渔民世世代代在江上漂泊,与船为友,与江为友,没有一块地可以插竿。自2012年以来,党和国家关心创造条件让我们上岸,关心完善和巩固政治制度,关心参加群众组织。我们非常高兴和感激。特别是党支部成立以来,联结了村里邻里关系,带领和指导群众稳定生活,努力消除饥饿,减少贫困……”。

Người dân làng chài xóm 7, xã Đặng Sơn (Đô Lương) xây dựng nhà văn hóa xóm.
杜良县当山乡7号渔村村民修建了村文化馆。

2007年至2008年,根据省人民委员会极度困难地区居民安置计划,该村进行了稳定安置。起初,拥有69户居民的南禄乡(南丹)塔拉姆渔村的政治体系为零:没有党支部,没有村执行委员会,没有任何协会或群众组织。

从上到下的所有政策和村里的情况都通过阮文宁先生联系起来。阮文宁先生今年60多岁,是村里的一位有威望的人,被南禄乡政府“签约”担任村长,并“自发”领取工资。

同时,在公社党委增派一名同志,负责指导支部工作。南禄公社政府意识到,由于政治体制不健全,公社政府的行政管理工作面临诸多困难,政策落实和群众动员工作不同步,户数不足以按规定设立新村,因此,已将渔村安置区部分户口合并为5号村。由此,群众生活逐步稳定,积极参与基层文体运动和竞赛活动……

党建工作面临的困难

虽然政治体制已经巩固完善,党支部也已经建立,但由于生活艰苦,缺乏稳定工作,生产用地不足,许多农户虽然在岸上,但仍然以打鱼、打工为生,国家管理以及在渔村发现和培养党支部“骨干”仍然面临诸多困难,许多渔村党支部始终处于资源匮乏的状态。

兴化公社花林渔村党支部书记阮氏翠女士忧心忡忡:目前,村里政治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是青年团。大多数孩子毕业后没有上大学,而是去了国外工作,因此很难维持或组织活动,更不用说寻找培训和发展党员的渠道了。就连村青年团书记的职位也需要逐年加强。

至于在多良县当山乡的渔村,虽然已经建立了党支部,但主要由社干部和公务员增援,就连党支部书记也是社干部,本地资源非常有限。例如,6号党支部有4名党员,全部是增援的社干部,而非本地人。7号党支部有5名党员,其中4名是增援的社干部。

邓山公社党委办公室干部、第七支部书记阮氏清娥女士表示:“在渔村寻找培养和发展党员的途径非常困难,因为除了工作和收入不稳定的问题外,人们的能力、教育水平和认识仍然有限。增加干部和公务员人数来建立党支部,也是领导和指挥群众运动的权宜之计。因为如果支部书记和支部里的党员不是当地人,就很难密切关注和掌握村里的情况,也很难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有的地方渔村协会、工会干部的来源也是一个难题,因为没有土地生产,捕鱼对自然、气候的依赖性很强,村里年轻人、男人都以打工为主,家里只剩下老人、小孩……生活十分艰辛,他们没有时间,也不太愿意担任协会、工会的职务。

目前,全省仍有一些渔村安置项目因多种原因而“搁置”多年,如2013年批准的为将Hoa Lam渔村居民迁出灾区的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项目,自2010年起实施的Khe Mu、Thanh Thuy和Trieu Duong乡、Thanh Lam乡(Thanh Chuong)的渔村安置项目……导致人们一直生活在等待状态,对定居没有安全感。

从上述现实情况可以看出,各级各部门需要组织调查研究,充分评估形势,采取更加积极、及时的措施,确保渔村政治体制有效运行。

此外,党委和政府要制定支持渔民职业培训的政策,包括开发就业岗位、指导农牧业技术、协调培训就业等,确保渔民上岸定居后安心发展生产,改善物质和精神生活,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嘉辉

相关新闻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加强渔村组织和工会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