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省农民的避洪生产经验
义安省正进入雨季,此时水电项目正在泄洪。为了应对洪涝灾害,下游地区的农民制定了“避洪”生产计划。

清昌乡地势低洼,被视为“洪涝中心”,每逢雨季和暴风雨季节,清春乡经常被洪水淹没,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的农业生产。因此,过去清春乡的夏秋作物似乎无人耕种,田地也处于休耕状态。然而,在过去四年里,在不得不“与洪水共存”的情况下,由于天气不利,无法休耕田地,清春乡人民逐渐找到了适应的方法,并发展出“避洪”的模式。
清春乡农民协会主席裴文代先生表示:“为了尽早生产夏秋作物,我们乡的作物种植计划也比县里的平均种植计划提前15到20天。具体来说,夏秋作物从五月中旬开始播种,到九月底收获。至于豆类、芝麻和南瓜,播种时间更早。春收之后,我们整地,播种夏作物,土地不能休息,我们必须争分夺秒,争取在雨季到来之前收获。”

具有多年夏秋生产经验的青春乡富立村村民阮廷苏表示,一般来说,9月中旬以后就会出现涝灾,因此,在夏秋水稻生产中,要选择抗旱性强、植株健壮、不易倒伏、可早收的康丹SL9、DT80等耐旱性较强的水稻品种。
同时,我们必须非常谨慎地选择播种时间,因为季初旱涝,季末涝涝,因此我们必须确保稻米长势安全,避免干旱和暴雨。杜先生说:“五月初播种,春稻收割后,再整地播种。至于南瓜,我们需要先在盆中育苗,然后再移栽到田里,以缩短生长时间,并避免收获期间的涝灾。”

南丹县上新禄乡(Thuong Tan Loc)的村民在雨季也经常遭遇洪涝灾害,但他们在防洪生产方面也经验丰富。潘忠捷先生趁着好天气,刚刚收割完四季豆和红豆,正在整地种植短期蔬菜。
提普先生说:“近年来,农业官员指导农民调整生产方式,种植西瓜、甜瓜、豆类和芝麻等作物,以便早收,然后种植短期蔬菜,以便在雨季前收获。洪水过后,冲积土会沉积下来,更容易种植优质蔬菜,满足年底市场需求。种植短期蔬菜以便快速收获,是恢复生产并快速获得资金用于洪涝季节后再投资的一种解决方案,我们的人民正在应用这种方法。”

此前,清莲乡莲德村潘巴豪先生家的柚子园曾遭遇洪水侵袭,果树枯萎,导致作物歉收。近年来,得益于当地政府在雨季和暴雨季节开展的防灾减灾宣传,以及水电站泄洪的提前通报,巴豪先生积极投身农业生产,为家人带来了经济效益。
侯先生说:“以前因为没注意参加防汛防风雨的宣传会,没注意了解水电站泄洪的时间、处置措施、指令……所以到了汛期,柚子园就被水淹了。

通过机关和职能部门的培训宣传,结合自身经验,我把种植的迪恩柚子改种了绿皮柚子,这个柚子品种可以提早收获;同时,我提前一个月催花,以便收获,避免水涝。目前,250棵柚子树已经成熟70%,我提前采摘和修剪,避免了暴雨、落果、水涝、树体受损和作物减产。
为适应气候变化,各地除了借鉴经验采取避洪生产模式外,还推行了“与洪共存”模式,如退耕还林稻田种植生物质玉米、退耕还林地种植四季豆、退耕还林低洼地种植福寿螺、莲藕、养鱼等。

由此可见,向下游地区民众普及防灾减灾和应对洪涝灾害的生产组织经验至关重要。如此一来,下游民众才能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积极应对,最大程度地减少暴雨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