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为高地居民提供更多“钓竿”
对人们来说,“数字经济”这个词非常陌生。然而,近年来,他们每天去市场卖鸡、猪、竹笋、白菜等农家菜时,已经学会了如何通过二维码或银行转账收款;利用社交网络直播在田间地头售卖农产品;懂得如何将藤编、锦缎、刺绣等手工艺品放到网上进行推广和销售……从此,人们的农林产品被更多人了解,许多人订购和销售了更多产品,收入也更多了,有了更多“钓竿”,从而能够消除饥饿,减少贫困……


清福 - 怀周四 • 2024 年 9 月 25 日
对人们来说,“数字经济”这个词很陌生。然而,近年来,他们每天去市场卖鸡、猪、竹笋、白菜等农家菜时,已经学会了如何用二维码或银行转账收款;利用社交网络直播田间农产品销售;懂得如何将竹编、锦缎、刺绣等手工艺品放到网上推广销售……从此,人们的农林产品被更多人了解,更多人订购和销售了更多产品,收入也更多了,有了更多“钓竿”,从而消除饥饿,减少贫困……

我们这些具有专业素养的记者,经过数十年的从业经验和无数次深入山区的工作考察,能够清晰地看到这种变化。义安省西部地区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虽然贫困依然存在,但落后的状况已逐渐改善。义安省下辖21个县、镇,其中11个位于山区,共有252个乡镇。在这些乡镇中,有107个乡镇和1188个村落条件尤为艰苦;27个乡镇与老挝接壤,边境线长达468公里;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6%,主要由5个少数民族组成,包括:泰族、托族、科木族、苗族和奥都族。

大约十年前,要到达高地上的公社或村庄,需要一两天的时间,很多地方还要溯溪而上,翻越湍急的河流和瀑布。要联系官员,人们别无他法,只能“挨家挨户敲门”。种植南瓜、采摘竹笋的农民,由于没有市场,道路又很远,很难卖出去换钱。他们饲养黑猪黑鸡,但只供自己食用,不知道该卖给谁,因此贫困始终困扰着他们。
但现在,即使远隔千里,只需一个电话,甚至一次视频通话,你就可以见到在深山老林中耕作的村民。农产品只需拍张照片、录个视频,然后上传到网上,就能有人订购和销售产品。据朝阳边境县谭泰乡的老妇人薇·蒂·蒙(Vi Thi Moong)说,这些神奇的变化“以前从未发生过”。

来到Tam Thai市场(Tuong Duong),不难发现,从卖“腋下猪”的摊贩到卖竹笋的摊主,再到卖芋头的摊主,他们的篮子、货架和笼子上都贴着二维码。我花了8万越南盾买了2公斤芋头,口袋里只剩下50万越南盾,Tam Thai市场的摊贩Vi Thi Moong女士说:“我没准备零钱,所以没有找零。你能扫一下二维码,帮我转8万越南盾到我的账户吗?”我愣了一下,赶紧拿出手机扫了二维码。屏幕上出现了一条信息,Moong女士高兴地笑着说:“你收到了。”
据蒙女士说,现在卖鸡、竹笋、土豆等东西时,人们都接受银行转账或扫码付款。几乎每个人都有这些设备。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即可获得转账账号,并收到短信通知,告知款项是否已到账。“有些老年人不太熟悉这些操作,所以他们在这里扫描二维码,钱就会自动转入家中妻子和孩子的卡里。钱到账后,手机会‘叮’的一声通知到账。非常方便。”维文胜先生说道。

如今,无论是卖鸡、竹笋还是土豆的商贩,都接受银行转账或扫码付款。大多数人会提供一个二维码用于扫描,一个用于转账的账号,以及一条短信通知,告知款项是否已到账。
有了手机和网络,Moong女士就能“把卖竹笋和当地猪挣来的钱转进自己的账户”。对于Ky Son县Muong Long乡的Vu Y Mua女士来说,网络让她能够收到丈夫每月寄回来的钱,她的丈夫在南方打工。以前,如果她想花钱,就必须去镇上取现金,或者把钱转给别人再取,而这都要支付手续费。“我丈夫寄回来的钱都在我的银行账户里。如果我想买牛奶、尿布,或者交电费、税款、基金,或者孩子的学费,就必须取现金,或者把钱转给乡里的人再取,但这样又要付手续费。”Mua女士说道。
现在,电费、学费,或者购买牛奶或方便面等费用都可以转账给服务提供商,而无需像以前那样使用现金。
Muong Long 公社 (Ky Son) Vu Y Mua 女士
近一年来,钟先生(会山乡二村)经营的食品、杂货、汽油和农资连锁店已开始接受刷卡支付,使用率在30%至50%之间。钟先生表示,刷卡支付有很多便利之处:首先,可以直接转账到正确的全额,无需找零;其次,由于有交易核对功能,支付过程易于控制。正因如此,尽管我们业务范围广、顾客众多,但只有我们两个人收银,也能轻松应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无需等待付款,大大缩短了时间;而且有了交易核对功能,也避免了因支付错误而产生的纠纷……

尽管已近八十高龄,住在英山县清山乡邦村的梁文焕先生依然每天勤恳地从事着他的传统编织手艺。特别之处在于,他制作的藤编托盘、藤椅、扫帚、簸箕等产品,都会被拍摄下来,并在他的个人脸书主页上进行直播,每件产品都会拍照并标明具体价格。有人下单后,他会安排儿子送货;如果顾客住得远,他会安排巴士运送。正因如此,尽管他只是在家小规模生产,却拥有稳定的客户群,而且很多产品都是根据顾客的预订订单制作的。
此前,泰国朝阳县石岩镇种植甜茄子和番茄的农户只能依靠商贩销售农产品。但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几乎人人都有Facebook、Zalo和TikTok账号,人们也学会了如何利用这些平台进行直播,在线销售农产品。石岩镇人民委员会副主席梁氏贤女士表示:“在丰村,有超过3公顷的土地,25户人家种植清洁蔬菜,主要种植柑橘番茄、甜茄子等本地作物,年产量可达数十吨。这些产品均按照越南良好农业规范(VietGAP)标准生产,深受市场青睐。然而,过去人们只会生产,销售和销售都依赖于当地市场的商贩和零售商。近年来,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人们改变了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学会了如何将农产品放到网上销售,寻找市场。”
因此,从播种、照料到收获的整个过程都被许多家庭拍摄下来,或在个人主页、群组中直播,并标记好友……正因如此,班峰的清洁蔬菜品牌才得以为消费者所知,许多人通过现代零售系统进行消费,邻近地区、荣市等地的订单也纷至沓来。因此,在收获季节,班峰的蔬菜,尤其是西红柿和甜西红柿,会被精心包装,并通过冷藏车运往各地。

从播种、培育到收获,整个过程都被许多家庭拍摄下来,或在数字平台上进行直播,这使得班峰的清洁蔬菜品牌为消费者所熟知,并促成了订单。在收获季节,班峰的蔬菜,尤其是西红柿和甜西红柿,会被精心包装,并通过冷藏车运往各地。
“订单更多了,不用担心产品滞销,而且售价比批发进口给贸易商更高,所以大家都很兴奋。第一批作物收获时,镇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农民协会主席、青年团主席和妇女团主席都亲自到田间指导大家如何直播销售、如何接单、如何与顾客互动……起初只有年轻农户响应,但渐渐地,大家互相学习,现在几乎人人都会在线销售农产品了。”丰村的蔬菜种植户梁文全先生说道。


在谷歌搜索“花仙锦缎”时,0.30秒内即可出现近650万条结果,可见位于归州州州仙乡花仙村的泰族传统手工艺村的产品在互联网上拥有广泛的“覆盖面”。花仙锦缎手工艺村合作社社长Sam Thi Bich女士的女儿Sam Thi Tinh女士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灵活的策略,成功地利用数字平台推广产品,打造了花仙锦缎品牌。她尤其注重充分利用社交网络的功能来介绍和推广产品,并设计了一个界面美观、信息丰富、购买和支付方式便捷的商业网站。同时,她还建立了一套专业负责的销售模式,力求让客户满意。此外,她还非常重视产品的配送、包装和保存,确保产品到达客户手中时依然保持良好品质。线上销售为手工艺村合作社的收入做出了巨大贡献。

得益于数字平台的推广,华田锦缎不仅在国内市场广受欢迎,也深受海外越南人的喜爱,并出口到老挝、泰国以及外国游客手中。通过4.0技术平台进行销售,合作社已将其生产的产品消费了40%以上。此外,目前华田锦缎合作社的产品已在科技部“支持建立OCOP产品数据档案和管理、产品数字化以及根据OCOP产品价值链构建可追溯体系”项目的支持下实现了数字化。
因此,通过使用3D/360智能互动展览软件,并结合系统管理子系统、内容管理子系统、虚拟现实游览子系统、自动讲解子系统和全平台自动导览子系统等软件功能,将OCOP产品数字化,构建包含以下内容的数字内容:产品所在单位介绍、产品产地(场地、生产和产品展示地点);越南语和英语产品信息;以及在3D/360数字地图平台上预设的互动功能……只需点击链接,即可通过3D技术以生动的图像和引人入胜的解说,展示花仙锦绣工艺村合作社OCOP产品的全部信息。这不仅给客户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帮助合作社在向外国合作伙伴介绍产品时,无需像以前那样携带繁琐的记录、书籍和纸质文件。

义安省山区许多手工艺村的产品,如花仙锦(贵州)、芒龙刺绣(奇山)、班迪姆竹藤编织(昆强)、牛肉干、香肠、酸肉等,得益于对数字平台的有效利用进行推广,不仅满足了国内消费需求,也为海外消费者所熟知,许多产品甚至通过非官方渠道出口到国外市场。最近,班迪姆竹藤编织手工艺村合作社就收到了来自欧洲的数千个藤篮和装饰篮的订单。为了获得这些订单,除了精心设计、使用当地材料、环保并符合绿色消费标准外,部分原因还在于数字平台的推广,例如在Facebook上进行宣传,专家将其推荐到电商平台、手工艺品群组等。此外,许多海外越南人在了解班迪姆村的竹藤产品后也纷纷下单购买。
我目前住在德国。在朋友的Facebook上看到Ban Diem的竹藤制品后,我请朋友帮我订购了一些。当我把它们带回德国后,这里的亲朋好友都觉得它们既实用又美观,很多人都想买……
Hoang Thi Anh Duong女士,旅德越南人

该省明确认识到数字化转型在促进和消费农产品方面的重要作用,近期开展了多项活动,旨在推动农产品创新,提升本地农产品的价值和竞争力。特别是,该省正在构建一个电子商务平台,向全国乃至全球消费者介绍和推广本省产品。
过去两年,工贸厅支持21个县、市、镇在义安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上开设县级摊位,参与户超过266,373户,平台上共有8,836种商品,农产品数量位居全国第五。其中,有许多山区特色产品,例如:锦缎、牛肉、香肠、竹藤编织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