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新年伊始,雷声隆隆。
中断半个世纪后,近年来,奥都族村寨的新年雷祭仪式已恢复定期举行。该仪式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使这个一度被认为已经遗忘的小民族的独特文化特色得以复兴。


内容:天雄 - 我的哈;技术: 南峰 • 2025年9月1日
中断半个世纪后,近年来,奥都族村寨的新年雷祭仪式已恢复定期举行。该仪式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使这个一度被认为已经遗忘的小民族的独特文化特色得以复兴。

在旺蒙村,78岁的罗文廷先生不仅是村里的“乌渡历史宝库”,一位德高望重的人物,他还是一位巫师,负责组织村里的祭祀仪式。廷先生说,乌渡族人已经记不清迎接第一声雷鸣的仪式究竟始于何时,他们只记得这是他们一年中最重要、规模最大的祭祀活动。
尽管已经五十年没有举行过雷雨仪式,但廷先生是少数几个仍然清晰记得这一仪式细节的奥都族人之一。“我们的雷雨仪式类似于低地地区的农历新年,是全年最重要的节日。”廷先生说道。他还补充说,雷雨仪式在奥都语中被称为“Cham phtrong”,与祭祀雷神有关。奥都族人相信,第一声雷鸣标志着新年的开始,他们会举行第一声雷雨仪式来迎接新年,以此表达对神灵和祖先的敬意和感恩,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万事如意。
.gif)
可以说,奥都族在过去是一个与雷电息息相关的民族。所有重要的事,无论大小,无论是家庭、氏族,还是社区的日常劳作,都以雷声开始。雷声预示着新年的到来,也预示着新一季播种的开始。奥都族人以第一声雷响之日为一年的开始。
“按照现在的历法,通常在11月左右,雷声就会停止,这标志着一年的结束。几个月没有雷声之后,大约在2月,有时甚至到3月,会出现第一声雷鸣。听到第一声雷鸣时,巫师会通知村民,然后开始择日举行仪式。通常情况下,仪式会在第一次雷鸣后的第二天举行,”廷先生说道。




在迁往旺蒙村定居之前,新年雷鸣迎宾习俗的最初仪式是在廷先生祖父位于索普波特村(原金多乡)的家中举行的,持续数日。近年来,当这一仪式恢复时,时间缩短至两天,并在巫师家中、各家各户以及旺蒙村的村委会举行了许多祭祀活动。
仪式开始时,奥都村的巫师敲锣,通知全村村民。随后,大家将日常用品带到溪边清洗,寓意洗去旧年的厄运,并将物品清洗干净,准备供奉祖先和神灵的祭品盘。之后,大家各自回家准备传统菜肴,摆放在祭品盘上,为祭祀仪式做准备。

根据奥都族的信仰,巫师地位崇高,对村庄的精神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被视为神灵的使者。因此,雷祭仪式总是先在巫师家中举行,然后村里的其他家庭才会依次进行。为了准备仪式,巫师清晨早早起床,准备所需的服饰和物品。巫师的服饰通常是一套粗布衣袍、一面铜锣和两张藤桌,用来摆放祭品。村里的一些家庭还会准备美味佳肴,送到巫师家中,以祭祀神灵。
“巫师家中的仪式通常在下午举行,习俗包括在室内祭拜祖先,在室外祭拜雷神,献上祭品,以及为家族后代系上绳子。除了上述仪式外,巫师还会举行其他一些仪式,例如授予职业称号的仪式。然而,目前由于无人学习巫师这门技艺,这项仪式已经停止举行,并面临失传的风险。” 62岁的罗文强先生(来自旺蒙村)说道。他补充说,迎接新年第一声雷鸣的仪式是奥都族人缅怀祖先、感谢神灵、祈求来年平安的场合。这是全年最重要的仪式,因此每家每户都非常期待。

据强先生介绍,为了准备家里的雷祭仪式,孩子们会提前很久就开始准备祭品。祭品主要是家里自己制作的,或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自然物。仪式通常由一家之主主持,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邀请巫师协助。仪式的最后环节是为全家人的手腕系上一根线,祈求神灵和祖先保佑孩子们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远离疾病,并能健康地耕作、捕鱼、狩猎等等。
除了上述主要仪式外,根据家庭的具体情况和需要,还会举行一些其他仪式,例如:送亡者灵魂前往祖先之地的仪式:如果家中有人在雷雨之前去世,送亡者灵魂前往另一个世界的仪式将在雷雨之后举行;新生儿入姓及正式命名仪式:当年有新生儿的家庭会等到这个特殊的日子举行入姓及正式命名仪式。
一年一度的雷雨迎民仪式是该村最重要的大型仪式,体现了村民的凝聚力和集体生活。过去,奥都族人通常会选择村里或溪边较大的空地举行仪式。如今,在阿美乡旺蒙村,政府投资兴建了社区活动中心,因此一年一度的雷雨迎民仪式也在此举行。择吉日,全村会为村民举办雷雨迎民仪式。奥都族人认为,只有在户外祭拜才能更好地与神灵沟通,神灵才能更清晰地听到他们的祈愿,并保佑他们新年平安健康。

过去,奥都族人并不组织游行,只是在节日场地举行祭祀神灵的仪式。如今,为了满足社区的需求,他们增加了游行活动。游行队伍也相当简朴,主要由来自其他地方的奥都族人和邻近地区的少数民族组成。游行队伍行进时,会齐声高呼长长的“O”音,意在邀请神灵和祖先参加新年庆典。庆典结束后,村民和来宾们一起吃喝玩乐,参与民间游戏和文化表演。在奥都族人的占婆新年期间,到处都洋溢着欢快的乐器声,例如竹琴(tung tinh)等等。整个庆典过程中,奥都族人和来宾们都沉浸在音乐和欢乐之中。他们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绕着祭祀盘走动,并用竹筒敲击地面,发出雷鸣般的声响。此外,奥都人还会用尖头木棍敲击地面,象征着挖洞播种,祈求来年五谷丰登……
娥眉乡人民委员会主席罗坎卡先生表示,乌渡族的雷鸣迎宾仪式是一项典型的文化遗产,需要与少数民族的命运一同保护和传承。“因此,将这一仪式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常有意义且必要,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修复、保存和弘扬这一仪式,同时也能保护越南最小民族的风俗习惯。”卡先生说道。
--------------------------------------------------------------------------
>>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