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低下:工人进入东盟经济共同体时的弱点
尽管越南的劳动力资源在东盟位居第三位,但越南企业仍因人力资源薄弱而未能利用东盟经济共同体(AEC)的成立。
专家表示,越南加入东盟经济共同体后,纺织服装将成为受益最大的行业之一,因为服装出口税率将降至0%。然而,目前越南纺织服装企业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未能抓住机遇。
据业内人士测算,越南服装行业平均劳动生产率仅为香港的1/3、中国的1/4、韩国的1/8。单就纺织行业而言,生产率仅为中国的90%、泰国的85%。相比服装行业整体生产率,越南仅为该地区其他国家的60%。据业内人士统计,越南的劳动生产率仅为1.5-1.8美元/小时。
![]() |
越南正面临“教师过多、工人不足”的局面。 |
这大大影响了成本,降低了产品的竞争力。同时,劳动力成本压力不断加大,而劳动生产率却没有相应提高,给企业带来了直接的困难。
河内纺织服装学院(越南纺织服装集团)副校长阮氏秋香女士表示,在全球纺织服装价值链中,利润最高的环节是样品设计、原材料供应和贸易,但目前大多数企业只参与最终产品的生产环节,创造的附加值最低,利润率仅为5%-10%左右,却没有进行设计环节,无法设计和打造自己的品牌,主要原因是人力资源资质的限制以及市场信息的缺乏。
根据整个纺织服装行业的测算,2016-2020年期间管理岗位、专业技能、经济部门、技术领域和技术工人的人力资源需求量平均分别为每年3240人、13200人、5650人、7550人、50600人。
目前,全国共有12所院校为纺织服装行业培养大学级人力资源,其中9所是近5年来才招生的。这12所院校的招生规模仅为每年约300至500名学生。纺织服装行业有很多非常需要的人力资源,例如订单管理,但却缺乏相应的培训设施。一些对人力资源需求量较大的环节,例如纤维、织造和染色,每年需要约300至400名工程师,但高校每年只能提供约30名学生,无法满足整个行业发展需求的10%。
鉴于这一现实情况,Huong女士认为,企业的高素质人力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严重缺乏,因此越南在短期和长期内都难以利用东盟经济共同体带来的机遇。
不仅纺织业,其他行业也面临着劳动力结构性缺陷的困境,而且劳动力结构短期内难以克服。目前,越南存在“师多工少”的局面,师资比例为1所大学/0.35所学院/0.65所中学/0.4所小学。同时,根据法律规定,直接劳动力(中级、初级)的数量必须比间接劳动力(大学及以上)的数量多出数倍。
根据世界银行(WB)的调查,马来西亚高技能工人占总劳动者的比例为25%,新加坡为49%,而越南目前仅为15%左右。
根据世界银行的调查,若以10分制对劳动力素质进行评估,越南的得分仅为3.79分,在参与世界银行排名的12个亚洲国家中排名第11位。与此同时,韩国的得分为6.91分,印度、马来西亚和泰国的得分分别为5.76分、5.59分和4.94分。
除了技能水平低下之外,职业培训科学研究所(职业培训总局)所长武春雄先生也承认,越南工人难以进入东盟劳动力市场,原因在于他们的外语水平。很少有越南工人学习过泰国、老挝、柬埔寨等东盟国家的语言。在英语水平方面,越南考生的平均分数为5.78分(满分为9分),属于中等偏下组,落后于马来西亚(6.64分)、菲律宾(6.53分)和印度尼西亚(5.97分)。
面对这一现实,劳动荣军与社会部集中资源投入45所优质职业学校,以提高人力资源素质为目标。
据 Baodautu 报道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