祺山发挥自身优势发展经济
(Baonghean.vn) - 重点发展畜牧业,逐步实现经济模式和方法多样化,走向绿色增长……是 Ky Son 区确定的未来发展方向,旨在帮助人们可持续地摆脱贫困,保持该地区“三元”目标……
畜牧业优势
年底,我们(副总理)受命前往奇山县“工作”,汇报这个偏远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并有机会与县人民委员会主席阮越雄先生进行了交谈。他肯定地说:“畜禽养殖业是目前奇山县人民脱贫致富的一大优势。这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先锋’,有助于维护‘三个平安’的目标:人民平安、地区平安、边境平安。”

更进一步的是,清晨,树上还沾着露水,我们从芒县镇进入帕丹乡金达村,翻过半山腰的斜坡,就听到了欢快的音乐。家家户户门前,人们悠闲地准备着新一天的工作。妇女和孩子们准备着早餐,准备去田里和学校。男人们则忙着准备把牛赶到田里。
金达村党支部书记蒙文坎指着正在山上寻草的牛群说:“现在稻田收割完了,牛和水牛都可以自由放牧了。春节过后,到了新的收成季节,它们又被圈起来了。我家现在只有7头牛,每年卖掉几头来补贴家用。金达村的人都这样,因为养了牛和水牛,我们不再挨饿,不再贫困。”

村长Cut Van Phong一家也是如此,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是饲养水牛和奶牛。Phong先生算了一下,整个Kim Da村有100多头奶牛和40多头水牛。全村67户人家,309人,但只有少数几户人家不饲养水牛和奶牛。其余的,小户人家饲养6-7头奶牛,大户人家则饲养10-20头水牛和奶牛,比如Cut Van Phong家、Moong Van May家……
“我家养了8头水牛和7头母牛,但我们把它们都卖掉了。水牛和母牛同时饲养比较困难,因为它们不愿意生活在一起,所以我们只能把它们分成两块地饲养。”金达村村民Cut Van Thang说道。在帕丹乡,除了金达村,像Pieng Pho村和Pieng Hom村等许多依靠畜牧业和种植业为生的村庄也逐渐繁荣起来。
景都乡是距奇山县中心最远的地区,与老挝接壤。近年来,这里许多农户通过努力放牧、增加产量,逐步摆脱了贫困。

景福乡会方二村的文氏贤女士家原本是一个贫困户。她和丈夫工作不稳定,收入微薄,还要照顾年迈的父母和正在上大学的姐夫,经济状况非常拮据。在得到乡、县级官员以及妇联的直接支持和指导后,文氏贤女士大胆地从银行贷款2000万越南盾,用于投资购买牲畜品种。
通过勤奋努力寻找食物来源来照顾牲畜,包括鸡、猪和牛,使它们快速成长并繁殖良好,Hien 女士的家人不仅获得了收入,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而且每年还可以购买 2-4 窝鱼来多样化他们的牲畜。
经过一段时间的“综合”养殖尝试,Hien女士意识到鸡是一种适应当地环境的动物,经济价值更高、更稳定,于是她决定专注于养鸡,并扩大规模。仅仅两年多的时间,Hien女士家就从一个贫困户变成了如今的小康家庭,生活富足幸福,安心地依附在村里,努力致富……

支持复制有效的经济模式
奇山县人民委员会主席阮越雄补充道:除了畜牧业发展外,该县还将引导和支持绿色增长方向的有效和可持续的经济模式和方法的复制,特别是在旅游业、林区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和森林保护相结合的领域。
基于已显现明显成效的经济模式,2024年,奇山县将继续推动适用科学、工艺和技术的应用,并结合该县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和商标建设。

其中,重点发展农场、牧场水牛、奶牛、猪、家禽养殖;建设符合VietGAP标准的种植区、有机生产区、林下药材种植区;推动土地分配与森林分配相结合,将人民的利益融入森林的管理、保护、养护和种植中。
同时,要通过规划项目等形式,落实好中央和省生产发展支持政策,重点抓好三大国家目标计划项目和子项目,支持群众发展生产,丰富群众生产生活,复制有效的生产发展模式。
2023年,奇山县水牛存栏量将达到11,742头(占计划的100%)、奶牛存栏量45,230头(占计划的95%,同期的105%)、生猪存栏量30,120头(占计划的78%)、家禽存栏量约35.8万只(占计划的83%,同期的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