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省一位百岁奠边府老兵回忆起“吃饭团、与法国人作战”的往事

辉秋 May 7, 2022 13:00

(Baonghean.vn)——“奠边府战场极其残酷。我们被子弹和烈火包围,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打败敌人,取得最终胜利。”——这是来自清章区武烈乡的奠边府老兵范文成先生的自述。

吃饭团,对抗法国人

每年五月,像Thanh先生这样的老兵都会被抗法战争期间“烈火与鲜花”的难忘记忆所感动,尤其是在……奠边府战役据他所述,1951年,他应征入伍,前往老挝上老挝和老挝中部与法国作战,然后返回清化省的寿春接受训练,并向西北进军,参加了奠边府战役。

范文成先生 - 奠边府战役老兵。照片:Huy Thu

今年他已百岁高龄,但依然身体健康,步履轻盈,谈吐生动,面色红润,目光炯炯,头脑清晰,只是听力稍有衰退。当被问及奠边府战役时,他用手抚额头“缅怀”,用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娓娓道来,仿佛在翻阅记忆的篇章。他一边讲述,一边用手势比划,令人印象深刻。

他以历史研究者的身份,详尽、具体、清晰、连贯地讲述了1953-1954年的冬春季战役,这着实令人钦佩。敌我力量的对比;纳瓦拉计划的阴谋诡计;我们的作战策略;奠边府的战略优势;敌人的防御部署以及我们的进攻……

谭先生说,在清化再教育营服刑结束后,他所在的部队——当时是第304师第57团第346营第50连——向西北部进发。行军途中,每个人都要背着沉重的背包、枪支弹药,脖子上还要挂着一个重约3-5公斤的“米堆”。经过十多天的持续行军,他们部队在距离奠边府约10公里的西北部山区森林中集结。

Thanh先生饱经岁月洗礼的战争遗物。摄影:Huy Thu

在奠边府战役期间,他参加了全部三次进攻。清先生说:“在战役开始前,我们将作战策略从‘速战速决’改为‘稳扎稳打,稳步推进’,之后我们所有部队都以坚定的决心投入战斗。”士兵他们都起草了一份战斗决议。当时这支部队士兵的口号是“像松鼠一样快,像老虎一样强,消灭敌人”。

回忆起1954年3月13日奠边府战役的第一天,Thanh先生说:“那天下午,吃完晚饭后,我们听到了9枚信号弹,然后我们的大炮轰鸣作响,一个小时后我们就出发了。我配备了一门K50机炮、4条弹链和许多手榴弹。”

据 Thanh 先生介绍,他所在的部队(304 师)负责攻击、围攻和摧毁洪昆次区域的敌军基地。敌军在此部署了相当强大的兵力,包括许多非洲和泰国营、105 毫米火炮、120 毫米迫击炮、火焰喷射器、坦克以及数千名士兵。

洪根和奠边府战场的战斗都非常激烈。我们的士兵不得不挖山筑巢,睡在隧道里。有时双方为了争夺每一座山头、每一个炮位都拼死搏斗。我们和敌人之间只有几十米的距离……

Thanh 先生的奠边府士兵徽章。照片:Huy Thu

他对奠边府战场印象最深刻的记忆是吃饭团。由于当时战时条件恶劣,米饭由军需部门煮熟,捏成橘子大小的饭团,然后运往前线。分发米饭的“喂饭员”只要看到士兵、隧道口或炮位,就会撒下饭团。

“一个人只能吃几个饭团,不多。有时候能吃到拌着咸牛肉的饭团。”——谭先生说道。我们的士兵不仅“吃不饱”,还经常在战壕里忍受口渴,没有水,有时甚至要爬到溪边去喝水……

决心战斗,决心胜利

68年过去了,奠边府战役那天士兵们的战斗精神在Thanh先生的讲述中依然鲜活。他说,在暴雨倾盆、泥水漫过腹部的战壕里,他们不仅饥渴难耐(渴望水,渴望睡眠),他和战友们仍然决心战斗到最后一刻。许多战友牺牲了,浑身泥泞地倒在了战壕里。

谈到奠边府战役,他经常提到政治局的指示和决心,以及胡志明主席和武元甲将军的关怀。“战场异常激烈,形势紧迫,我们决心击败敌人,克服重重困难,做出巨大牺牲才得以战斗。”——清先生说道。

Thanh先生与儿子一家生活幸福美满。照片:Huy Thu

作为家中的独子,他参军时已婚。在1953-1954年冬春战争和奠边府战役期间,虽然他思念家乡、妻子和孩子,但由于战乱,他无法给家乡写信。他说:“那天我离开家乡时,真的不敢去想何时才能回来。在残酷的战场上,我只想着与法军战斗,打败他们。那是我和战友们最大的愿望。”

带着对奠边府战役的怀念之情,Thanh先生激动地回忆道:5月7日下午,我军的解放旗帜飘扬在德卡斯特里将军的碉堡顶上。当晚,我军继续追击并歼灭了在洪锦撤退的敌军。胜利的消息传遍了整个战场,喜悦之情难以言表。

据清先生回忆,那天在奠边府前线作战的他,所在部队还有三位同乡:辛先生、巴先生和施先生。其中最可怜的是施先生,他耳聋耳聋,被安排到部队负责给士兵送饭。在给战壕送饭的途中,施先生在森林边缘被敌军炸弹碎片炸成两截,在奠边府战役最激烈的时期英勇牺牲。

Cụ Thành và em gái chụp ảnh lưu niệm nhân lễ mừng thọ cụ tuổi 100
为庆祝他百岁生日,Thanh先生和他的妹妹拍了一张纪念照。照片:Huy Thu

奠边府战役胜利后,清先生被调往右岸军区第二基地,负责武器校准的军械库工作,该基地位于和平省。1975年7月,他以少尉军衔退役。

特别证人

谈及昔日战友,Thanh先生说道:“我觉得自己就像筛子上的一粒米。那么多战友在战场上牺牲,我能活下来,回到家乡和家人身边,真是太幸运了。”

据悉,他的两个儿子(1953年出生的范文和先生,1958年出生的范文山先生)也都参了军,其中一位以少校军衔退役。目前,Thanh先生与他的次子一家居住在一起,他的妻子已去世20多年。

Cụ thành được Chủ tịch nước tặng thiệp chúc thọ
2022年虎年初春,清先生收到国家主席寄来的百岁生日贺卡。照片:辉秋

据范文山先生所述,清先生一生过着简朴幸福的生活,喜欢做家务,帮助子女和孙辈。他精通中文和越南语,熟知许多诗歌和民歌,尤其擅长描写抗法战争的诗歌,包括奠边府战役的诗歌。

68年后谈到奠边府,他从未重返故地。谈起奠边府,他不禁感慨万千,“那里肯定变化很大。” 他翻看着塑料盒里那些饱经风霜的奠边府士兵、光荣士兵、勇敢士兵……徽章,说道:“我刚退伍的时候有很多徽章,现在都丢了,只剩下几枚了。希望我的子孙后代能把它们留作纪念。”

在家时,他喜欢看电视。在观看纪念奠边府战役胜利68周年的电视节目时,他感慨道:“看着以前的节目,我很想念我的战友们。那时候战场上的现实要残酷得多。”

Thanh先生热情地朗诵了To Huu关于奠边府战役胜利的诗歌。视频:Huy Thu

他已年过百岁,依然健康清醒,依然慷慨地向他的子孙后代讲述奠边府的故事。他不仅是义安省一位长寿的老兵,也是奠边府战役的“特殊见证人”之一,直接为“响彻五大洲,震撼大地”的历史性胜利做出了贡献。

特稿刊登于《义安报》

最新的

x
义安省一位百岁奠边府老兵回忆起“吃饭团、与法国人作战”的往事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一款产品猫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