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山农民的新期望
(Baonghean)——首批1000多只土乌鸡在一周内就销售一空,为芒龙乡农民协会成员带来了经济发展的巨大希望。这也是启山县农民协会正在推行的“支部-专业协会”模式取得的初步成效。
农民的喜悦
自从得到各级农民协会支持350只土黑鸡,打造支部-专业协会样板以来,芒龙乡武同波先生和他的妻子非常高兴。
每天,他的家人都满怀希望地照顾着这些鸡。武东波先生一家与芒龙乡芒龙1农民协会的另外两户人家老巴图和老巴兴一起,在省和奇山县农民协会的资助和指导下,在奇山县芒龙乡芒龙1农民协会下成立了专业乌鸡饲养小组。
这是启山县第一个专业农民协会。专业农民协会乌鸡养殖规模最初有6名会员参加,3户乌鸡养殖户的规模达1000多只。
![]() |
乌鸡养殖协会会长武东宝先生介绍如何挑选纯种乌鸡进行养殖。图片:玄秋 |
作为首批加入芒龙一分会乌鸡养殖户协会的受益户之一,武东波先生分享道:“几乎每家芒族家庭都养散养鸡,但主要养几只到几十只,以改善生活。至于大规模的商业化养殖、家庭式养殖、专业化养殖,以前谁也没想过。”
经过省、县、芒龙乡各级农民协会的引导、指导和带领,为参加农户成立黑鸡养殖专业农民协会,特别是开展定向活动,他的家庭获得了很大的收益。
不过,自从加入小组以来,各家户学会了互相联系,并在小组内就各家户的办事方式达成了共识。如果只需要一个人去一个地点购买药品和鸡饲料,价格会更便宜,节省人力;同时预防疾病也会更有效。
“特别是我们加入专业农民协会后,生产规模会扩大,产量和产品价值都会提高,市场也会打开。比如现在我们乌鸡农民协会,如果到了卖鸡的季节,一周内几百几千只乌鸡就能卖光。很多个人、机构和商家都来农场收购乌鸡,但乌鸡不够卖到市场上去。这样一来,我们农民很快就能脱贫致富了。”蒲先生高兴地说。
![]() |
奇山农民采用先进的科学方法和适当的护理技术,将黑鸡饲养一个月后,再将它们放归自然环境,享受自由放牧。图片:PV |
复制模型
如今,乌鸡已逐渐成为市场上的畅销商品,是奇山县的特产。发展乌鸡规模养殖、家庭养殖小组、乌鸡专业农民协会是符合群众需求和愿望的方向,也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致富途径。
实行农民专业协会形式的经济模式,农民会员将得到技术培训,在生产、畜牧养殖、市场开拓等方面交流技术和经验,获得大量信息,降低投资成本、材料成本和生产维持手段,同时提高生产力和产品价值,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奇山县农民协会主席郎青良表示,奇山县农民协会正在积极落实专业农民协会的建设和发展,以及集体经济、合作社和合作社的发展方向。这一模式符合农业向市场经济、农业农村商品经济转型的现实和迫切需要,有助于加强农民协会组织建设,不断壮大,建设新农村。
鉴于重要性和紧迫性,起山县农会选择乌鸡养殖领域进行投资,指导建设乌鸡养殖专业农会样板。进而推广至全县农会范围内其他生产领域,打造专业农会支部、小组,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在谈及指导、推动专业农民协会支部、小组的组织建设工作的方针、路线时,郎清良主席表示:建设专业农民协会支部、小组是一项正确的方针,已具体化为各级农民协会的项目和决议。
这也是农会的核心组织类型,吸引和凝聚会员,建设强大的农会,是广大农民会员的迫切需要,更重要的是为农业走向市场化、商品化、建设新农村做出导向和贡献。
![]() |
Muong Long 公社(Ky Son)Vu Tong Po 先生家的纯种黑鸡。照片:Huyen Thu |
在奇山县,农民协会选择在芒隆乡成立黑鸡养殖户协会作为起点。该协会由3户6人组成,投资了2台孵化器,孵化能力为1200枚/次;全协会黑鸡总数超过1000只,为养鸡户带来年收入6000万至1亿越南盾。
每年,该协会都会组织各级专业农民协会支部、小组进行培训和走访,复制推广专业农民协会支部、小组的模式。通过实践,发现市场对奇山特产乌鸡的需求量很大,该模式在短短一周内就销售了1000多只鸡,很多订单因数量不足而不得不拒绝。
未来,区农会将加强指导、引导和落实在21个农会基地建立专业农会的工作,这些农会涵盖所有农业生产领域。根据农民的需求以及建设市场农业和商品农业的方向,区农会重点关注农会领域,包括饲养种牛、饲养本地山羊、种植果树桃子(春桃)、种植三花李、种植药材、织锦等。农会是农会的核心组织,同时也是指导和发展合作经济,为合作社小组、合作社的组建和发展奠定基础,促进经济发展……
郎清良表示,在奇山县农业生产领域建立和发展专业农民协会支部和小组是农民发展经济、持续脱贫致富、建设新农村、建设强大农民协会组织的正确而紧迫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