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静苏维埃运动

黄文伯烈士——1930年5月1日义静省示威游行中的旗手

Dang Huyen Trang - 义静苏联博物馆 DNUM_DAZBAZCACE 07:27

黄文伯意志坚强,好学好问,热爱前辈们富有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的诗歌和文学作品。1930年5月1日,黄文伯同志在荣市滨水区担任示威游行的旗手。

黄文伯烈士,又名黄伯,1893年[1]出生于义安省兴原县安长乡德盛村(现荣市兴禄乡)。他的父亲是黄金祥先生,一位具有进步思想的农民。母亲是杨氏越女士,一位忠诚、勤劳、能干的女性。根据兴禄县黄氏族谱,黄氏家族的祖先来自海阳省志灵县兰溪村,后迁徙至德盛村居住定居。

黄文巴烈士。

和义静省其他许多农村一样,昔日的德盛村(现兴禄乡)原本是一片贫瘠的土地,但这里的人民非常爱国。特别是在1885年法国殖民者占领义静省后,德盛人追随先辈的脚步,积极参加了文坦运动和芹王运动等多次斗争。

正是祖国、家族和家庭的优良传统,孕育了这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黄文伯的爱国主义情操、爱国灵魂和爱国品格。黄文伯自幼聪慧过人,早年就具有爱国主义和仇敌精神。他的家人让他从小学习汉字,之后又学习了几年国语。随着年龄的增长,黄文伯展现出坚强意志、好学上进的青年风范,对前辈们充满革命精神和爱国热情的诗歌文学作品充满热情。

1925年7月14日,黎欢、孙光披、陈富、陈梦白等义静省爱国知识分子聚集在昆明山(滨水),成立了“福越协会”,其宗旨是团结民间爱国力量,推翻法国殖民统治,恢复国家独立。在福越协会总部的领导下,会员们在德盛村等多地建立基地。

福越总队成员黄仲智(德盛村人)发现黄文巴为人正直、学识渊博,便主动动员他加入协会。从此,黄文巴同志积极参加爱国人士聚会,与其他会员一起组织学习国语、阅读进步书报,并在当地组织互助联谊会、屋顶小组等。

自1927年初起,除了福越协会之外,越南革命青年协会也开始在荣市-滨水地区开展革命培育活动。一批爱国青年被派往国外参加由阮爱国同志主持的马列主义培训班,并秘密运送《革命道路》一书和《青春》报,渗透到义静省。

作为爱国知识分子,黄文伯、黄仲智等一批进步青年知识分子敏锐地察觉到爱国运动的新动向,迅速吸收了马列主义的光芒,成为兴南协会(福越协会的新名称)的进步成员,在青年协会的指导下开展活动。

鉴于义静爱国革命运动的发展,1929年6月,印度支那共产党派阮风色同志和陈文恭同志前往义安建立党的根据地。1929年7月,阮风色同志在考察了德盛、安勇、禄多等地群众运动情况后,联系黄仲智、黄文伯同志以及一批新越党员、越南革命青年协会成员,在荣东北部——滨水地区建立了印度支那共产党农村支部,该支部由7名党员组成,黄仲智同志任书记。

1929年10月,黄文伯同志在新的岗位上与黄仲智同志、阮进强同志一起,动员和领导安勇村人民奋起反抗法国殖民者强占安勇、德光、安琉三乡300公顷稻田用于修建机场的阴谋。这场斗争的胜利进一步鼓舞了安勇村的斗志,为鼓舞义静农村农民的革命运动做出了贡献。

越南共产党诞生后,1930年3月,越南中央临时中央局在义安省成立了越南共产党两个临时执行委员会,即荣省委员会和义安省委员会。荣省委员会负责领导荣市——义安省的滨水、义禄、兴原和清化市的革命活动。

黄文伯同志凭借在革命活动中树立的威望,成为荣省委首批五名共产党员之一,直接领导中央支部常委黎茂同志。禄多黄家祠被选为荣省委和中央区委所在地。至此,黄文伯从一名早期接受马列主义启蒙的新越党员,正式成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荣省委临时执行委员会委员,继续将青春献给党和革命,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唤醒和引导青年一代走向成熟做出贡献。

1930年4月21日,黄文伯同志出席了中央省支部和荣滨水省委在禄多村黄仲智同志家举行的会议,会议旨在评估形势、讨论斗争方案。会议确定了在五一国际劳动节之际,义静工农首次斗争的准备方案。

黄文伯同志和黄仲智同志受荣滨水省委委派负责农民集团工作,深入党支部,直接组织群众进行实践,为斗争做准备。当时,德盛和禄多地区只有7名党员,但黄文伯同志以共产党员永不放弃的战斗精神,与兄弟同志们同甘共苦,日夜坚守在田间地头,走遍田野,向群众宣传动员党的政策。

1930年5月1日凌晨3点左右,根据计划,Coi市场、Tria寺庙等地点发出集合信号。拂晓时分,来自兴原县德盛村、禄多村、安勇村的农民与来自宜禄县德厚村、安厚村、宋禄村的农民齐心协力,沿着会荣路排成整齐的队伍,向城内示威游行,与抗议的工人协调,提出诉求。黄文伯同志和阮德同志率先挥舞着镰刀锤子旗,高举着“降低市场税,废除人头税。没收公有土地和豪强地主手中的土地,分配给穷人”“增加工资,减少工人工作时间”等横幅。

手无寸铁的抗议者们,随着同志们手中红色的锤子镰刀旗的号令,坚定地站成三排,一边前进,一边高呼斗争口号。抗议者所到之处,道路两旁的民众纷纷加入他们的行列。当抗议者到达关楼时,雄原县长范友文和安长县长调集了全副武装的士兵,组成了一条气势汹汹的队伍。黄文伯同志和党员们丝毫没有灰心丧气,仍然带领民众保持队伍前进,齐声高喊:“工农兵团结起来,反恐反打!”面对民众的斗志,县长和士兵们面面相觑,闪到一旁,然后默默地跟在抗议者身后。

到达滨水路口时,抗议者们聚集成群,高举红色的镰刀锤子旗,高呼革命口号。法国殖民者加大了镇压力度,派了四辆卡车的红军士兵驻守在关键地点。滨水工厂的工人们虽然被工头锁上了门,但仍然紧紧抓住围栏,向抗议队伍中的农民挥手致意,高唱《国际歌》。

阮敦仁同志英勇冲进工厂,试图破门而入,让工人们加入斗争。但他的胸部立即被一名士兵用枪托重重击中。阮敦仁同志抓起枪扔到街上。一名法国卫兵开枪射击,当场击毙了这位英勇的同志。火上浇油,抗议人群的仇恨情绪更加高涨。面对势头汹涌的人群,卫兵珀蒂命令军团士兵向人群开枪。一些士兵接到命令,却没有射击自己的同胞,而是将枪口指向天空。为了保存力量,避免进一步的损失,黄文伯和他的党员指示民众暂时撤退。

1930年5月5日凌晨4点,乂安省秘密警察伏击逮捕了黄文巴和黄仲智两位同志,并将他们关押在荣市监狱。在狱中,黄文巴同志始终坚定不移,一言不发。根据乂安省南方法院1930年5月30日第85号判决,他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和3年软禁。对于禄多镇的人民来说,两位同志的遇害事件“黄仲智、黄文伯被敌军俘虏,失去了最有经验的核心成员,失去了旗手,在地方上面临新的挑战和困难。”[1]。

1930年6月,黄文伯同志被敌人流放到昆嵩监狱。昆嵩监狱是法国殖民者于1915年至1917年间建造的。最初,这里只关押普通囚犯。1930年至1931年义静苏维埃运动爆发后,法国殖民者逮捕了一批共产党士兵,并将他们流放到昆嵩,目的是利用这一偏僻地区孤立共产主义思想,逐步处决政治犯,而不必担心丑闻或舆论。

在昆嵩监狱,法国殖民者对黄文伯同志等政治犯实施了极其野蛮残酷的政策。然而,敌人的狡猾、残酷、枪炮、皮鞭,都无法击垮共产主义战士坚定不移的革命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意志。

为了反抗殖民者的残酷统治,黄文伯同志和这里的狱友们奋起反抗,组织了多次激烈的、各种形式的斗争,反对狱警和殖民者,捍卫最起码的生存权,弘扬革命精神,特别是1931年12月12日的流血斗争和1931年12月12日至16日的绝食斗争。

1931年12月13日上午,剩余的囚犯怀着无限悲痛和愤慨,为在浴血斗争中牺牲的战友举行了追悼会。1931年12月13日下午,《政治宣言》和《囚犯要求》起草完成,并被翻译成法语和当地土著民族的语言。宣言揭露了法国殖民者对政治犯的残酷虐待,并要求法国当局对此负责。政治犯的战斗精神日益高涨。1931年12月12日至16日,囚犯们继续组织绝食抗议斗争。

斗争第五天(1931年12月16日),敌人带着一队士兵闯入监狱。一些士兵站在院子里,刺刀闪闪发亮,枪口对准牢房,随时准备射击。其他人则包围了监狱。如同前几天的斗争一样,每当法国人或士兵进入监狱,囚犯们就会高呼口号。杰姆萨莱米大使、监狱长德杰内茨、队长穆列克、阿诺德……到达后,政治犯们立即高呼斗争口号。然而,敌人决定用枪炮和子弹驱散斗争。黄文巴同志与其他六位同志英勇牺牲:

“……像往常一样,每当法国人和士兵进来时,我们都会高呼口号……今天敌人决定开枪驱散斗争,所以每当他们听到有人喊叫,他们就瞄准那个人并扣动扳机;三个法国士兵直接开枪,他们开枪越多,兄弟俩喊得越大声……

停火后,他们命令士兵打开监狱门冲进去,拖出7名烈士的尸体,并在监狱外挖坑埋葬。这7名烈士分别是:

1- Vo Thuyen (又名 Thuyen 老师) - 家乡演洲 - Nghe An - 案例 9年 。

2- 阮环 - 家乡迪峦 - 乂安省 - 第二号监狱 - 终身劳役。

3- Bui Dat - 家乡 Dien Chau - 义安省 - 刑期 3 年。

4- Tran Huu Duong - 家乡 Cam Xuyen - 河静省 - 监狱编号 154 - 刑期 9年。

5- Hoang Van Ba - 家乡 Hung Nguyen - Nghe Tinh - 3 年徒刑。

6- Nguyenhao - 家乡石河 - 河静省 - 3 年徒刑。

7- Nguyen Mao Khue - 故乡义安......”[2]

黄文伯同志很早就投身革命。1930年,他被任命为荣市临时省委委员,为当地革命运动做出了巨大贡献。1930年5月1日,黄文伯同志在荣市滨水区领导示威游行,担任旗手。

1930年5月1日的示威游行被视为宜静革命斗争的起点:“在我国革命历史上,工人、农民和士兵第一次在战斗中携手并进。”黄文伯同志不仅勇敢地与敌人正面交锋,即使在帝国主义的监狱里,也始终保持着宜静苏维埃士兵不屈不挠的品质。

黄文伯同志的革命生涯充分肯定了共产党人无论在何种环境下活动,革命精神始终不渝。鉴于黄文伯同志对地方革命运动的贡献,国家于2005年追授他一等功绩证书。义安省荣市雄禄乡花仙村的一条街道以黄文伯同志的名字命名,以表达当代人对黄文伯同志伟大贡献的敬意。

-----

笔记:

[1] 兴禄公社历史(荣市),义安出版社,1997年。第32页

[2] 吴德德,从河静到昆嵩流亡,昆嵩省文物管理委员会,2017年,第145-146页

参考:

- 《乂安省委史(1930-1954)》,乂安出版社,2018年

- 《越南共产党大事记》,荣市,义静出版社,1987年

- Hung Loc 公社历史(荣市),义安出版社,1997 年

- 昆嵩监狱遗址的历史

- 从河静省到昆嵩监狱,昆嵩省纪念碑管理委员会,2017年

据btxvnt.org.vn报道
https://btxvnt.org.vn/chi-tiet-bai-viet/liet-sy-hoang-van-ba-nguoi-cam-co-trong-cuoc-bieu-tinh-ngay-151930-o-nghe-tinh
复制链接
https://btxvnt.org.vn/chi-tiet-bai-viet/liet-sy-hoang-van-ba-nguoi-cam-co-trong-cuoc-bieu-tinh-ngay-151930-o-nghe-tinh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黄文伯烈士——1930年5月1日义静省示威游行中的旗手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
Cao Trào Xô Viết Nghệ - Tĩn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