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柳不褪姜黄之质
(Baonghean)——她是一位远离家乡的普通义安人。所谓普通义安人,指的是不是什么名人或成功人士,比如作家、诗人、艺术家、政治家、女商人……但她却拥有一种奇特的魅力。
她的生活方式中依然保留着浓浓的义安特色。尽管她18岁就离开祖国,在国内外许多地方生活过,能流利地说四门外语;尽管她的生意是跨国的,但当她说越南语时,却只是一口地道的义安方言,保留着所有典型的越南特色……
我注意到她说话时从不夹杂任何外语。和许多远离家乡的人一样,她经常用Facebook与同胞联系。她的动态经常很有趣,不一定是因为内容有趣,而是因为有很多不同语言的评论,除了越南语,还有中文、老挝语、英语和泰语,让人好奇。而她则平静地将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翻译得对不对,有时只有她自己知道,所以有时特别好笑。
她的饮食也充满了义安的风味,腌菜、茄子、鱼露和咸菜,都让人垂涎欲滴。就连她那位身为外国人的丈夫,如今也对这些乡村特色美食习以为常,甚至爱不释手。无论走到哪里,她的举止依然率真、淳朴、天真、真诚、热情。
![]() |
安氏和丈夫住在中国吉林,那里是她丈夫的家乡。照片由角色提供 |
她叫阮福安氏,来自河静省石河县,朋友们都叫她范阳。与她美丽的名字相反,她的性格却异常单纯。她买得起昂贵的香水、化妆品、名牌服装和配饰,但她从不化妆,她的衣服也只注重穿着时的舒适度。然而,她却散发着迷人的女性气质。
说到她的魅力,不得不提这位女士奇特的婚姻。她的丈夫比她年轻很多,是一位身材高挑、肤色白皙的中国都市男士,有着时尚“帅哥”般的迷人外貌。两人在中国的一场国际消费品展览会上相识,当时他还是学生,为了练习英语在展会上做志愿者导游,而她则是一家越南企业的翻译。她的魅力让他放弃一切,追随她来到越南,并和她一起走过人生的坎坷与坎坷,有苦有甜,也有幸福。
![]() |
阮福安氏女士与丈夫有着奇异的爱情和幸福的婚姻。 |
我们年轻一代认识她是在潘佩珠学校建校40周年,当时在脸书论坛上校友们掀起了追忆母校的运动。她机智幽默、潇洒不羁的回答方式让人好奇,让人分不清她是年轻还是年老。透过这些回忆,我们更好奇她半夜敢跳进学校饮水箱洗热水澡的趣事。但最让我们敬佩她、她最不愿谈及的,是她为校友们对老师、对母校的活动,以及乂族人民对祖国的活动所做的贡献。
从为缅怀逝去教师而发起的募捐活动,到为老边水剧场区无家可归的贫困艺术家捐款,以及在纪念民歌流派之际在北中南三省举办的《维·詹》演出,再到为贫困学生提供奖学金,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最近,她又在南丹县的故乡为爱国学者潘佩珠修建纪念馆……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她默默而慷慨的贡献。需要钱,她出钱;需要力,她出力,毫不犹豫,不计较功劳。仿佛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短短两年间,她为这些活动捐款数亿。如果没有像她这样的人,事实上,没有她,这些活动很难取得成功。不仅如此,每当她听到或读到家乡有困难需要帮助的消息时,她几乎从不置可否。她或许不是一个成功的人,不是一个名人,但像她一样,远离家乡的义安人真心爱着自己的祖国。远离家乡的义安人有很多成功、有名、有钱,但很少有人像她一样,全心全意地回报家乡,怀揣着如此深沉无私的爱。她也是一位仍然保留着义静人性格的人,即使在这片义安的土地上,许多人的性格也已经消失了。
宝银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