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爱国越侨工程师的电阻铁炉
(Baonghean.vn)- 工程师武贵焕,原籍义安省清忠县,放弃在法国的舒适生活,牺牲自己的幸福,跟随胡伯伯回国参加抗战。
他是作者高炉全国第一家,为我军抗法战争生产武器提供原材料,特别是生产了数以万计的锄头、铁锹、枪支和弹药,供士兵在1954年奠边府战役中使用。
设计计划高的中铸铁孔强山脉和森林
在位于越南义安省荣市的第四军区博物馆展厅里,仍然保存着非常珍贵的文物。这些文物包括3枚地雷弹、2枚手榴弹和60毫米迫击炮,这些文物是用抗法战争时期如春高炉的铸铁材料制造的。这些文物是第四军区老兵联络委员会的同志们在第一座炼铁高炉竣工50周年之际赠送给博物馆的。
![]() |
1946年,工程师武贵焕(最右)陪同胡主席代表团访问法国。 |
在九年的抗法战争中,义安省是第四区自由区的经济和文化中心。义安省地处敌军腹地,却又拥有坚韧的土地,军民英勇奋战,既保卫后方,又支援前线。第四军区博物馆官员阮友焕少校说:“1945年八月革命后,武装部队的武器仍然非常匮乏,只有少数部队装备了从卫戍部队和日法联军缴获的武器。”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抗战需要,国防部决定在各战区组织军械处,专门寻找武器生产原材料,将同类枪械合并成一个单位,方便弹药补充;重视弓箭、长矛、大刀、燧发枪等原始武器的制造,组织专门修理枪支的武器生产机构,生产铸铁手榴弹壳和手榴弹机械零件。
![]() |
第四军区博物馆展出了由工程师武贵焕设计的、用铸铁炉材料制造的地雷和手榴弹。摄影:Thanh Duy |
然而,抗战初期,从城市挖出运输、粉碎后投入熔炉的铸铁管等原材料已耗尽,民众捐赠的铸铁锅和犁铧也已耗尽。战争愈演愈烈,需要研究工业规模生产铸铁,以制造地雷、手榴弹等武器,为抗战服务。为此,武元甲同志责成军械局研究并实施建造铸铁熔炉的任务,为武器生产提供原材料。
1948年,位于义安省昆强县的Cau Dat经济工厂(后更名为金属工厂)在工程师武贵焕的领导下,完成了建造炼铁高炉的任务。1948年11月15日下午,由工程师武贵焕设计建造、技术人员协助建造的第一座实验高炉,从义安省义禄县的文桢铁矿中产出了第一批铁。这座高炉产出的第一批铁虽然不起眼,但对于抗法战争时期军工部门掌握科学技术具有重要的精神价值。
![]() |
第四军区博物馆军官阮友焕少校介绍抗法战争中使用的如春铸铁武器。图片来源:TD |
1949年,武元甲大将获悉四区联营军械局成功用高炉冶炼工业铸铁后,直接指示工程师武贵焕将生产铸铁的高炉从义安迁至原料丰富、交通便利的清化。经过15个月的艰苦努力,技术人员和军械工人成功建成了如春高炉。1951年12月19日,即抗战胜利五周年之际,如春高炉在清化产出第一批铸铁。
从兴建之日起直至1954年底,如春铁高炉在建设生产的同时,为各军工厂提供了近500吨生铁,生产手榴弹、迫击炮弹、地雷;为各工艺村生产犁铧、铁铧、铸铁锅、铸铁锅,为抗战服务;特别是从这些原料来源,各工厂还为1954年奠边府战役中的战士们提供了数以万计的锄头、铁锹等。
一为国奉献一生
我国第一座炼铁高炉的成功建造和运行与工程师武贵焕的名字有关。
![]() |
工程师 Vo Quy Huan 的肖像。 |
武桂焕于1912年11月7日出生于义安省青章县青松乡安城村一个天主教家庭,有着勤奋好学、爱国爱乡的传统。他秉持爱国精神,青少年时期积极投身爱国运动。1935年至1937年,武桂焕投身人民运动,担任《印度支那行动报》(L'activité Indochinoise)主编,该报以越法双语出版。这份报纸在当时是一份进步报纸,后被法国殖民者查封,武桂焕不得不逃往法国留学。
![]() |
武贵焕先生的故乡清昌县清东公社安清村一角。 |
他拥有三个工程学位,分别在机电、铸造和专业工程领域工作。之后,他曾在法国Compagnie Translatique造船厂和多家大型工厂工作。他还曾担任Potef航空发动机研发和生产工厂的总工程师……他加入了法国总工会(CGT),并自1939年起成为法国共产党党员。他积极参与法国越南侨胞协会的工作,担任协会翻译和秘书。
1946年,应法国政府邀请,胡伯伯以越南民主共和国国家元首的身份访问法国。此次访问是越南政府在1945年至1946年间为挽救和平而开展的最重要的外交活动之一。当时在法国国防工业工厂担任工程师的武贵焕先生拥有法国国籍,娶了一位法国妻子,刚刚生下了他的第一个女儿。他参与了欢迎代表团的活动,并组织了多次呼吁海外越南人和国际友人支持越南的活动。
1946年9月18日,胡伯伯从法国土伦军港乘坐“迪蒙迪维尔”号军舰回国。同舰的还有四位越南海外知识分子:陈大义、陈友德、武桂焕和武廷琼,他们也跟随他回国参加抗日战争。工程师武桂焕匆匆告别故土,妻子不在家,只来得及把长女托付给一位熟人照顾。他放弃了舒适的生活,牺牲了对妻儿的爱,回国响应祖国的神圣召唤。
![]() |
胡伯伯抱着工程师武贵焕(巴黎,1946 年 7 月)的女儿,她跟随胡伯伯回到了祖国。 |
在国家困难的情况下,他全身心投入到研制材料,用自己的知识为祖国的抗战生产武器,这位来自义安的天才工程师受到了胡伯伯的赞扬。
站在抗法战争时期的武器文物旁,阮友焕少校感慨万千:朋友和同事评价武桂焕工程师是一位“直到最后一口气,只懂得用自己的职业报效国家”的人。他为国家冶金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67年,这位对祖国怀揣着无数未竟抱负的工程师逝世,回国后再也没有见到在法国的妻子和女儿,这让他深感悲痛。武贵焕工程师被党和国家追授三级独立勋章和一级独立勋章。2013年,如春铁高炉遗址被列为国家级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