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镇防止海水入侵的堤坝表面被破坏。
(Baonghean) - 位于黄梅镇琼棣坊的防海水入侵堤坝建于多年前,由于重型卡车频繁经过,堤坝已造成严重侵蚀。
11月底的一天,我们在黄梅镇琼棣坊的防海水入侵堤防一线,看到很多载着建筑材料的大卡车从这里经过。
按照规定,车辆在堤坝上行驶时,载重量不得超过12吨。然而,据民众反馈,不少货车超载,载重量过大,超标现象严重。然而,相关部门却很少处理此类违规行为。
由于堤坝使用年限较长,加之重型卡车的频繁通行,江堤坝体已严重老化,堤坝表面多处出现岩石剥落、裂缝较大、粗糙不平的现象,特别是多处堤坝深度下陷较深,出现“死亡洞”。
![]() |
穿过琼迪乡(黄梅镇)的海堤路段岩石剥落,路况崎岖;许多路段已深陷,损毁严重。图片:越兴 |
琼棣坊居民阮文孟先生说:“这条堤坝早已破损,所有运送石料的重型卡车都抄近路穿过堤坝,前往省道。如果不采取措施,防止和禁止重型卡车通行,堤坝的基础设施很快就会遭到破坏,影响灌溉和防灾减灾工作。”
这条堤坝除了主要功能是防止海水入侵生产区外,也是连接琼棣县和琼禄县的居民区道路,每天有数百辆当地车辆经过这里。
堤坝沿线居民非常苦恼,因为通行非常困难,晴天尘土飞扬,下雨天堤坝就会下陷,此外,在重型卡车旁边通行时发生事故的风险也很高。
据了解,自2003年起,由乂安省农业与农村发展厅投资修建的河堤建成后,即移交给琼狄、琼禄等坊、乡自行管理和保护,总长近8公里。
自2015年左右以来,许多大型建筑项目都集中在琼迪坊,因此每天都有运送建筑材料的卡车经过该地区。
![]() |
黄梅县防止海水入侵的堤坝系统严重受损,路面被侵蚀,崎岖不平。图片:PV |
据当地居民介绍,大部分车辆是从当地一家矿业公司的采石场运送材料到施工现场的。然而,为了节省时间,很多卡车没有走正确的路线,而是抄近路穿过河堤。
当地政府表示,对损坏堤坝的重型车辆进行管控仍然十分困难。重型车辆为了逃避当局检查,昼夜不停地行驶。
黄梅镇琼堤坊坊长范辉胜表示:“近期,地方政府已派出人员负责堤防的管理和保护,但由于缺乏必要的条件,无法拦截车辆并检查过往车辆的重量。为了控制和防止超载车辆损坏堤坝,政府已要求镇公安部门介入,严厉查处违规行为。”
![]() |
大量卡车运输物资是造成堤坝损坏的原因之一。图片:PV |
由于路面狭窄,州政府计划将这条堤坝升级改造成一条连接1号国道和登康桥的公路,全长约5公里。这是一项应对气候变化的项目,既可以防止盐碱化,又可以作为居民的交通路线。在等待升级和修复期间,堤坝穿过的地区需要加强与职能部门的协调,限制重型车辆的通行,因为重型车辆会影响堤坝的结构和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