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莲藕种植面积需注重产品产量
(Baonghean.vn)- 目前,该省许多地方,例如南丹、荣市等,正在扩大莲花种植面积,以创造景观并增加居民收入。然而,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生产者和地方政府需要计算莲花的可持续产量。
将低效水稻田转变为莲花种植地
如今,荣市宜金乡6村的村民们正忙着采摘莲藕,准备供应给收购单位。这片广阔的莲藕田原本是一片低洼沼泽地,只种植了几年,就因产量低、品质差而被废弃,似乎没有其他作物可以种植。

面对这种情况,荣市计划对这片区域进行整治,种植莲花,改善生态环境,既避免浪费土地资源,又顺应潮流,发展体验式旅游。经过两年的实施,宜金乡6村的莲花田从最初的1公顷试点,到如今已扩大到3.5公顷,绿意盎然的荷叶掩映,点缀着粉色和白色的莲苞。往年荒凉萧瑟的景象,如今已是一片绿意盎然、宁静祥和,令人叹为观止。
6村村长阮克华先生也是一位拥有超过1亩莲花的居民,他说道:“莲花种植区位于6村包秀地区。过去,这片区域沼泽遍布,污染严重,洪水泛滥,因此荒废多年。自从市、乡出台了改造莲花种植政策以来,居民们都非常积极地支持。目前,该村共有35户居民参与,每户的种植面积从10米到1-2亩不等。”

自从改种莲花后,宜金乡六村的村民们兴奋不已,因为他们享受到了“双重福利”:环境不再受到污染,土地不再荒废,还能通过卖莲花获得收入。尤其是游客们来拍照,想用莲花做景观时,他们愿意以每朵5000越南盾的价格直接从村民手中收购莲花,村民们在田里就能拿到“现金”。
在南丹县,金莲乡是该县莲花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沿着村里的道路、小巷和田野,随处可见一片片荷塘在夏日阳光下绽放。金莲乡有关部门表示,目前该乡有30多公顷莲花,除了池塘和水塘中的莲花区外,在低效的稻田上也种植了莲花,种植着各种不同品种的莲花。

金莲乡陈氏河女士说:“自从把1.5亩以上的稻田改种莲花以来,家里的收入增加了,而且不用像种水稻那样费心照料。莲花长势良好,病虫害少,而且莲蓬、叶片、萼片、种子等莲叶都可以收购,所以家里的收入比以前种水稻时稳定了好几倍。”
金莲乡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陈克义先生表示:“在30多公顷的常规莲花种植中,约20公顷来自池塘和沼泽地,其余地区则将低效的稻田改造成莲花种植区。这种方法已初步证明行之有效,不仅为胡伯伯的家乡增添了美丽的风景,还为当地居民带来了收入。预计未来几年,当地将继续动员和鼓励民众转向莲花种植,目前该地区的莲花种植面积已达到约40公顷。”

南丹县南江乡目前正在试点种植莲花,种植面积为2公顷,主要种植在稻田中。南江乡有关部门表示,如果试点成功,将规划种植面积约6至7公顷,主要集中在5、6两个村,这两个村近年来水稻种植面积低洼,效益不佳。
据南丹县农业与农村发展厅统计,截至目前,全县莲藕种植面积约200公顷,其中大部分莲藕种植在稻田中,集中在金莲乡、南盛乡、庆山乡、上新禄乡等地。
需要关注产品输出
事实上,我省不少地方每年都在扩大莲藕种植面积,但面积越来越大的同时,还需重视莲藕产品的产出,而莲藕产业链中的深加工尚未有力发展,目前以鲜藕销售为主,如果市场需求不大,这种模式难以为继。

荣市宜金乡的莲花种植面积目前为3.5公顷,该乡计划向市政府提出,在宝秀地区再扩大5公顷莲花种植面积,使种植面积翻一番。问题是,扩大莲花种植面积后,是否有单位愿意收购所有产品,惠及民众?
宜金乡人民委员会主席阮文谦先生表示:“目前,已有两家单位承诺收购3.5公顷莲花种植地,用于支持当地居民。虽然乡政府希望扩大莲花种植面积,打造该地区乃至全市的景观和生态旅游亮点,但能否扩大种植面积,能否为莲花种植户创造可持续收入,目前尚无法确定,因为这取决于种植户的联系和市场价格。这也是当地政府关心的问题。”

在南丹县金莲乡,虽然莲花种植面积很大,但金莲乡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陈克义表示,目前只有两家单位为民众收购莲花,分别是森桂北合作社和一家刚刚投入运营的新生产基地。如果不为这两家单位进口莲花,民众就只能想办法零售到市场,或者寄希望于前来观光的游客购买莲花来支持他们。因此,如果要按计划扩大莲花种植面积,确保民众的产量至关重要。
北桂森合作社代表表示:“目前,该单位正在为当地居民收购莲藕产品,优先考虑合作社已合作的地区。由于该单位的莲藕加工产品必须确保从种植到采收的品质,并进行适当的筛选,因此不可能从当地居民手中收购所有莲藕。因此,除了转种稻田种植莲藕外,还需要关注品种和养护,才能获得优质的莲藕产品,收购单位也乐于收购。”

近年来,南丹县将地势低洼、易涝、低效的稻田改种莲藕,并得到各地方政府的鼓励,以保障景观,增加居民收入。然而,莲藕种植面积的扩大也带来了如何保障人民收入的问题。未来,该县将加强与相关单位、企业和加工企业的联系,大力推广本地莲藕的优势,提高莲藕的知名度,为当地莲农开辟新的消费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