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和摩托车必须贴有能源标签。
继汽车之后,生产、组装和进口摩托车的企业被鼓励在2019年自愿为其车辆贴上能源标签,并将于2020年起被要求这样做。
这是交通运输部正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关于指导全新、组装或进口且从未使用过的摩托车及摩托车能源标识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内容。
仅适用于新车
草案解释称,能效标识提供车辆所用燃料类型和油耗的相关信息,以便消费者识别和选择。车辆上市前,生产、组装和进口企业必须按照《通知》规定公开披露油耗信息。
标称油耗不得低于测试结果的4%。此外,制造、组装和进口工厂负责根据车型印制能源标签,并将其粘贴在车辆上易于观察的位置。能源标签必须一直贴在车辆上,直至车辆交付给消费者。
![]() |
到2020年,所有新摩托车和踏板车(没有牌照)都必须贴有能源标签。 |
根据草案,车辆模型在贴标前必须进行油耗测试,以确定其准确油耗。测试可在合格的检测机构直接进行,或与排放测试结合进行。关于实施路线图,交通运输部鼓励企业在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自愿为车辆贴标。自2020年1月1日起,此项活动将强制执行。
注册部门代表指出:“申请能源标签的对象是新摩托车和踏板车(未上牌),而不是流通车辆(已上牌)。因此,居民一直在使用的摩托车和踏板车不会受到影响。”
减税降费 鼓励用户克
支持上述法规目标,胡志明市理工大学交通工程系原主任范春迈副教授分析道:车辆能源标签的主要目的是提供透明的信息,以控制能源使用,鼓励人们选择节能汽车,节约资源或使用清洁能源,保护环境。
而消费者首先关心的是价格、车辆质量,其次才是能源指标。他们只会无意识地使用贴有标签的汽车,而不会主动去寻找更清洁、更节能的汽车。这一点在汽车能效标签实施近一年后得到了证实,但该法规并未带来预期效果。
“事实上,许多国家早已开始对车辆实行能效标识。同时,他们也制定了配套政策,鼓励消费者选择清洁能源汽车。例如,购买节能汽车或清洁能源汽车的消费者将享受免税、免除或在某些费用和收费方面享受优惠。这将激发人们在选择产品时的考量。”他说道。
范春迈副教授还提醒道:进口车辆在实验室的测试结果与实际行驶在户外的车辆之间会存在差异。例如,厂商自行公布的指标往往是实验室中尽可能低的能耗指标。而实际上,能耗的增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通拥堵、车速不按照测试速度行驶等因素。
更不用说,制造商可以故意发布虚假的能源信息来推广产品,但检测机构也难以控制。因为目前,河内只有一家中央检测站可以检查能源参数。如果所有车辆都必须转移到河内进行检测,成本将非常高昂,而且不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