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义安省学校及班级网络规划的几点指导意见
规划合理的学校和教室网络对确保教育培训全面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义安省积极开展此项工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关注。
.jpg)
减少231所学校和学校地点
义安省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拥有相当庞大的学校和教室网络(包括公立和非公立)。
规划建设合理的学校和教室网络是确保教育培训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要求。义安省教育培训厅积极落实此项任务,采取了许多大胆创新的举措,取得了许多积极成果。
从2021年到现在,在严格落实越共十一届中央政治局2013年11月4日第29号决议“教育培训根本性和全面革新,满足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现代化和融入国际社会的要求”为“支柱”的基础上,教育培训局主动向省委、省人民议会、省人民委员会提出建议,颁布多项决议、决定和计划,明确2030年乃至2045年展望本省教育培训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指导方针,特别是落实学校和课堂网络规划。
.jpg)
仅省人民议会就颁布了14项重要决议,其中包括一项关于制定一系列政策,支持少数民族寄宿学校和中学在义安省少数民族和山区试点少数民族寄宿学校模式的决议。根据地方反馈,这项决议推动了幼儿园和普通学校网络规划的顺利实施,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和山区。
因为在合并学校的时候,把分散的学校合并到学校主体内,采用寄宿、半寄宿的模式,创造了一个完善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对学校、对班级产生归属感,从而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得到家长和学生的支持。
2020-2021学年、2024-2025学年,普通及学前教育系统全省合并、减少公办学校31所;合并、减少公办幼儿园及普通学校200所。
.jpg)
除调整、合并和减少小型学校和偏远学校数量,集中资源投资设施设备、建设良好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全面接受教育外,义安省还创造条件鼓励非公立教育机构发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目前全省共有非公立学校84所,比2020-2021学年增加6所。
该省还积极谋划、推动实施一批新的办学模式和教育活动,在基础性、综合性创新方面取得突破,促进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升。例如,优质重点学校模式、新型民族寄宿制学校、与国际接轨的先进幼儿园和普通学校模式……其中,优质重点学校模式已在9所中学和5所高中实施。
.jpg)
从建设优质重点学校模式的实践看,琼吕县胡春香中学校长阮玉善老师表示:“学校不仅支持学生投资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设备,满足融入社会的要求;还为学生提供了接受更全面教育的机会,包括信息技术、外语、生活技能等,帮助他们提高素质和能力,为融入社会做好准备;对管理者和教师队伍来说,学校提供了自我锻炼和提升的机会,培养和提高知识、技能、管理和教学方法;其中,数学、自然科学等科目采用英越双语授课。”
除了提高学生的综合教育质量、确保人力资源素质的提升、满足融入国际的要求外,清章县孙光披学校校长阮仲达先生表示:优质重点学校还成为向县内其他学校传播教育质量提高的“卫星”。

关于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该省也做出了坚决部署。从2021年至今,该省已减少1个省级中心;减少13所职业教育机构;将义安师范学院并入义安经济大学,并将其更名为义安大学。配合部署,该省还出台多项措施,提高教育培训能力,逐步适应国家和祖国迈入新时代的要求,受训人员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达到71.5%;其中,获得文凭和证书的比例达到31%。
学校规模和班级网络方面,全省目前共有普通学校和幼儿园1507所;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中心19所;继续教育和就业指导中心1所;继续教育中心1所;社区学习中心412个。有6所大学和35个职业教育机构。
.jpg)
审查以便更好地规划
除了积极成果外,通过近期对全省教育机构学校网络规划和安排的专题监测计划,省人民议会也认识到许多困难和挑战。
目前最令人担忧的是,该省仍有许多单独的幼儿园和小学,省委委员、教育培训部部长 Thai Van Thanh 教授表示:“这是一个挑战,需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进行审查,以便更好地进行规划”。
.jpg)
与此同时,2018年普教计划以及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实施条件在资源方面仍然有限,少数民族地区和山区的教育质量仍然有限,尤其是英语教师和信息技术教师的匮乏,给实施和学生能力的提升带来了困难。
针对学生的溺水预防、校园暴力、生活技能等综合教育尚不协调,需要持续规划和调整。外语中心和生活技能教育体系,应人民的需求和企业的发展,按照市场机制发展起来,但仍存在管理不善的情况。
.jpg)
职业教育规划布局仍存在一些问题,培训质量和效果不均衡。中专及以上职业资格的劳动者比例仍然较低,仅为21.6%。高技能人才资源供给仍然紧张,而当前形势下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仍然迫切。
高校教育方面,一些新兴社会职业的招生和培养规模、质量还不够,研究和科研成果转化为实践的力度也不够。
学校、班级网络的规划安排,必须符合设置乡级行政单位、实行两级基层政府模式后的实际情况。
阮南定同志——省委常委、省人民议会常任副主席
鉴于上述实际情况,省委常委、省人民议会常务副主席阮南定同志要求教育培训厅继续研究、规划、调整学校网络,并提出建议,严格遵循中央和省关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方针,符合国家和国际标准;同时,要发扬创新创业精神;教育培训要满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满足省内外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学校和班级网络的规划和调整要确保适应乡级行政单位调整和实行两级地方政府模式后的实际情况。
除了达成一些共同意见外,省人民议会常务副主席还特别提出了各级学校网络规划的一些方向。其中,高等教育方面,要重点建设一批成为地区“火车头”的设施;职业教育方面,要重新规划、安排,减少投资重点,提高培训效率;学前教育和普通教育方面,要注重复制目前非常有效的寄宿、半寄宿学校模式,为下一阶段学校和班级的布局创造有利条件。
省人民议会常务副主席还肯定:省人民议会愿意配合教育培训厅研究和颁布政策机制,以实现义安省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方向,包括根据实际情况规划和安排全省学校和班级网络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