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保险欺诈
近日,河内发生的年轻女子雇人砍断手臂和腿,索要约35亿越南盾的赔偿案,只是近年来发现并提起刑事诉讼的众多保险诈骗案件之一。
首例被发现并刑事起诉的保险诈骗案件发生在2005年,案涉PJICO保险公司客户。具体而言,2002年10月,松田贸易有限公司与台丰公司签订了一份销售1.6万公斤冷冻虾的合同。
同年11月,一艘载有15.8吨虾(价值14.43万美元)的船只从胡志明市运往德国途中,在抵达邻国港口时发生火灾。当天,越南泰丰公司董事长范红秋女士(音译)的子公司越泰防公司向越南出口贸易公司西贡分公司提交文件,为该批货物购买保险,以获得赔偿(货值的110%,相当于22.4928万美元)。
保险索赔过程耗时良久,最终,Thu女士同意“偿还”Pjico前总经理Tran Nghia Vinh先生和副总经理Ho Manh Quan,前提是他们同意支付38亿越南盾的保险金。根据协议,在获得赔偿后,Thu女士向Vinh和Quan行贿了19亿越南盾。
但该案后来被发现并被刑事起诉。Thu女士因诈骗和侵占财产被判处12年监禁,PJICO前领导人因滥用职权被判处5年监禁。
![]() |
监管机构声称每年有数千起保险欺诈案件。 |
据越南保险协会(AVI)称,近年来,机动车保险欺诈行为最为频繁,因为其难以被发现。去年有人报案后,发现了一起颇为闹心的案件。具体来说,2012年底,后江省警察局环境警察局的裴明胜(Bui Minh Thang)先生醉酒驾驶一辆丰田凯美瑞坠河。为了拿到汽车保险金,胜先生让妻子打电话叫了另一个人到现场“代替”开车的人去办理保险手续。
此后,Thang先生的家人要求此人承担驾驶和肇事责任,并要求Bao Viet Hau Giang公司(隶属于Bao Viet保险公司)赔偿。根据上述文件,Bui Hoang Bao先生(Thang先生的父亲,车主)从Bao Viet Hau Giang公司获得了近3.5亿越南盾的赔偿。然而,三年后,这位“替身”却对Thang先生的牟取暴利行为提起了诉讼。目前,该案件已移送最高人民检察院审理。
据AVI统计,健康保险领域的保险欺诈也占很大比例,仅次于机动车保险产品。然而,许多人认为,这个比例确实更高,但无法进行统计,部分原因是保险公司不愿公开此事,部分原因是诈骗行为日益复杂。据AVI统计,2014年人身保险诈骗造成的损失总额达5000亿越南盾,比2013年增长了15%。
坚江省一位姓Trang的客户是一份保险合同的持有人,她声称儿子溺水身亡,并要求保险公司赔偿超过5亿越南盾。这位客户的投保时间只有3个月,而保险合同的金额却高达5亿多越南盾。关于孩子死亡的传闻有很多矛盾之处,有时说孩子死于坚江,有时又说孩子死于同塔。
保险欺诈是一种故意的欺骗或欺诈行为,这种行为可能是从投保人参加保险时就有的,也可能是在投保人发生风险之后发生的,目的是从保险公司挪用购买者不应该收到的金额。 |
经核实,调查员发现,这名男孩实际上是张女士亲生哥哥的儿子。由于哥哥入狱,家庭破碎,张女士收养了孩子,并将孩子的父母登记为她和丈夫的姓氏。合同仅签订三个月后,孩子的亲生母亲就提出要把孩子带到芹苴抚养,计划以后送他去那里读一年级。
然而,张女士回到丈夫位于同塔的老家,捏造了这起事件,并向警方谎称孩子去祖父母家玩耍,不小心在河里溺水身亡,并获得了死亡证明。之后,她又回到坚江伪造了死亡证明,并在自家花园里建了一个小土坟,制造了一个虚假的犯罪现场,以此索要五亿越南盾的赔偿金。
客户对每个举动都精打细算,提前安排了多次行动。当地政府也借着关系,支持张女士提供死亡证明、现场报告完整签名等文件……然而,经过三个月的调查,这位客户不得不承认自己是故意为之,并提交了撤回保险赔偿请求的申请。
一家保险公司的负责人还讲述了2003-2004年在头顿发生的一起保险诈骗案。该单位接到一位已故保险购买者家属的索赔请求,该购买者在签订人寿保险合同后恰好一周去世。随后,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前往墓地查看墓碑信息,核实死亡日期和时间,发现该购买者家属与当地政府勾结,拖延了死亡证明的开具日期,随后才为死者购买了保险。
根据财政部保险监督管理司的报告,2007年至2014年期间,共侦破保险欺诈案件近6.4万起,其中有明确证据证明拒赔,年均增长31.3%。欺诈总额约8500亿越南盾,年均近1100亿越南盾。这还不包括有理赔记录显示存在欺诈迹象,但没有明确证据证明拒赔的保险公司。对于市场份额较大的保险公司,每年的欺诈案件高达2000起。
据VNE报道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