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省:纺织服装业附加值低,原因是缺乏配套产业
(Baonghean.vn)- 纺织服装是义安省出口额最大的行业之一。全省共有60多家工厂在运营,纺织服装产品销往全球约20个国家和地区。然而,由于多种原因,义安省纺织服装业的绝对值较低。
低价值制造
纺织服装业是就业和出口额的重要贡献者。截至目前,企业已创造约4万个就业岗位,产值达4.1864万亿越南盾,年均增长率达19.9%。服装年产量达6000万件;纱线年产量达1.8万吨。
纺织服装一直是义安省出口额较大的行业。2022年前9个月,该行业出口额达3.318亿美元,位居全省第三位,同比增长12%。该行业出口活跃,共有33家企业参与,产品出口到韩国、中国、美国、日本等全球20多个市场。其中,明英都良服装股份公司和基多荣有限公司出口额最高,分别为8000万美元和5200万美元。
![]() |
义安省的纺织服装生产线大多采用外包方式,且价值较低。图:Thu Huyen |
据工贸部介绍,近年来,义安省的辅助产业取得了一些进展,这得益于吸引了一批大型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尤其是在电子和信息技术制造和装配行业的电子元件制造和供应领域。然而,评估显示,义安省工业增长质量总体上仍然较弱,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高附加值产业仍然有限。
尤其是纺织服装业,该行业仍然过度依赖进口,生产模式被动,附加值低,用工量大,劳动生产率低。服装行业人力资源虽然丰富,但培训水平较低,主要为非技术工人,大中专学历仅占18.24%,缺乏工程师和技术工人。目前,义安省仅有黄氏贷款纺织服装股份公司一家纱线厂,年产量为2万吨纱线;一家刺绣厂(位于杜良县乐山工业园区),拥有150-200名员工,为服装厂提供刺绣辅料;此外,还有多家手工编织厂。
![]() |
产自演州县Trong Phuc服装有限公司。摄影:Thu Huyen |
谈及这一问题,越南演州县同福服装有限公司副经理福廉先生表示,越南纺织服装企业面临着来自中国、孟加拉国、土耳其、印度等具有丰富纺织服装出口经验的国家的激烈竞争。与此同时,从纱线到面料的原产地规则是越南纺织服装的薄弱环节,因为出口服装需要进口高达80%的面料。
“我们公司70%的订单是加工型的,所以进口材料的比例会根据订单情况而有所不同。不过,大部分原材料,例如面料、纽扣和拉链配件,都必须从中国和韩国进口;国内市场只能满足部分缝纫针线需求……”——Phuc先生说道。
当今纺织服装企业也面临同样的境况。总体而言,我们主要以服装加工出口为主,织造、印染和辅助产品制造产业发展薄弱,缺乏重点。原材料短缺导致纺织服装行业陷入了“进口棉花纺纱、销售纱线、再进口面料”的恶性循环。
![]() |
服装行业约70%的原材料依赖进口,其中大部分来自中国市场。图为Kido Vinh有限公司的缝纫生产线。摄影:Thu Huyen |
Kido Vinh有限公司高管Tran Duc Long先生表示,服装行业大约70%的原材料需要进口,其中大部分来自中国市场。越南在纱线和缝纫方面实力雄厚,但在织造和染色方面实力较弱,因此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向中国出口纱线,然后再进口面料。这一问题导致越南全国,尤其是义安省的纺织业不得不进口大量面料。
加强支持产业
工贸部代表评估认为,国内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之间的生产对接能力仍然薄弱,大多数国内企业尚未融入在越南运营的公司的供应链。同时,该省鼓励和促进辅助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仍然不足且缺乏一致性。人力资源培训政策仍然存在诸多缺陷,未能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尤其是缺乏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等高素质人力资源。
![]() |
棉纤维——纱线生产的主要原料——目前需要从国外进口。图片:Thu Huyen |
为发展支持性产业,义安省人民委员会于2019年4月23日颁发第1306/QD-UBND号决定,批准2018 - 2025年支持性产业发展计划;于2022年8月20日颁发第41/2022/QD-UBND号决定,颁布支持性产业发展资金管理条例并规定若干具体支出标准。
每年,省级预算拨款20-25亿越南盾用于扶持辅助产业企业;迄今为止,地方预算中用于扶持项目的资金总额已达63.4亿越南盾。总体而言,中央政府对辅助产业的优惠政策仍然难以获得。地方每年用于辅助产业发展活动的预算仍然偏低,难以落实。
据工贸部介绍,未来一段时间,义安省将重点推动配套工业产品的发展,以服务于省内现有制造业以及需求旺盛的全国市场。就纺织行业而言,从现在到2030年,服装行业对成品面料的需求将增加25亿米,而目前服装行业所需的大部分面料主要从中国进口,而中国并非CPTPP协议的成员国。
因此,为了抓住CPTPP和EVFTA带来的机遇,享受0%的税收优惠将鼓励企业加大对原材料和配件生产的投资,而这为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纤维产品供应市场。对于义安省而言,该省拥有全国最大的土地,其中林地面积占53.3%,因此该省利用竹、藤、纤维素等纤维素生产纤维的原材料潜力巨大;此外,清化省宜山炼油厂的后石化材料生产人造纤维产品的潜力也很大。
![]() |
纺织业所需的大部分材料,例如针、线等,都必须从国外进口。图片:Thu Huyen |
目前全国约有8000家服装企业,仅义安省就有60多家工厂在运营,预计这一数字还将继续增加。目前大多数工厂主要按照为外国客户外包的模式进行生产,这是价值最低的阶段,因此许多企业正计划部署FOB产品(企业从原材料到裁剪和缝纫均自给自足)和ODM(企业从设计、原材料、裁剪和缝纫均自给自足)的生产。这是吸引和发展服装业配套工业产品的机遇。义安省劳动力丰富,技能水平较高。数字技术和大数据的快速发展为企业参与从原材料设计和生产的价值链创造了机会。
工贸厅副厅长黎德英表示:“我省纺织服装产业的配套产业缺乏且薄弱。大多数企业以低成本加工为主,缺乏龙头企业。目前的问题在于如何生产产业原材料、保护环境,以及构建纺织-服装-辅料产业链。提高国产化率将确保企业能够自主生产、降低成本,并提升竞争力。”
目前,新一代自贸协定CPTPP、EVFTA等都对原产地规则提出要求,纱线、面料必须在越南生产、在越南使用或在FTA成员国使用才能获得原产地规则认证并享受税收优惠。这要求纺织服装企业注重链条发展;与国内服装企业对接,形成贯穿全价值链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