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

最新研究:5G波对人体无害

潘文和 May 20, 2025 09:14

最近的一项研究将人体细胞暴露在频率远高于商用5G使用的电磁波中。结果表明,细胞并未受到影响,这有助于消除人们对5G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担忧。

近年来,围绕 5G 技术的阴谋论以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传播,尤其是在新冠疫情期间。这些阴谋论的论调五花八门,从担心隐形辐射会致癌,到相信 5G 基站正在密谋控制人们的思想。

Ảnh minh họa0
插图照片。

然而,一项新发表的研究进行了迄今为止最严格的测试,并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即使在极端条件下,5G 也不会对人体皮肤细胞产生负面影响。

测试模拟了最坏的情况,但什么也没发生

这项研究由德国建筑大学的科学家进行,他们让人体皮肤细胞暴露在强度为建议安全限值 10 倍的 5G 电磁波中长达 48 小时。

这些波的频率为 27 GHz 和 40.5 GHz,远高于当前商用 5G 系统使用的常见频谱。

使用两种类型的细胞:角质形成细胞(皮肤最外层的主要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构成皮肤结缔组织的细胞)。

暴露后,对细胞进行全面的分子分析,包括:全基因组 RNA 测序以检测基因表达的变化和 DNA 甲基化阵列以评估影响基因活动的表观遗传修饰。

结果未见显著变化。

直接反驳之前的批评

先前的研究尚无定论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对环境因素、暴露时间和统计分析的严格控制。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小组建立了一个先进的实验环境,分析师不知道哪些细胞实际上暴露在电磁波中,并进行持续的温度监测,以确保任何变化不是由于热量引起的。

此外,研究小组还设立了两个对照组:一组细胞假暴露(实际上并未暴露),另一组细胞暴露于紫外线(UV)下,紫外线是已知会影响遗传的因素。

只有暴露在紫外线下的细胞才会出现基因活动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之前已经得到科学证实。

检查随机性以确保没有错误

为了避免出现“偶然结果”,研究团队还使用了一种名为“标签改组”的技术,该技术需要在真实和虚假暴露样本之间随机切换数百次,以检查是否有任何遗传信号确实显著。结果仍然表明,没有发生任何异常。

研究团队在美国著名科学期刊PNAS Nexus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写道:“我们希望这项研究能够结束多年来关于5G波健康风险的争论。”

尽管世界卫生组织 (WHO) 和美国国家毒理学计划 (NTP) 已得出结论,射频波无害,但该话题在媒体、舆论和政界仍然存在争议。部分原因是之前的研究结果不一致,且因其方法论而受到批评。

最后,研究团队强调:“数据显示,在 5G 暴露条件下,即使在比现实生活中强度高出许多倍的条件下,人体皮肤细胞也没有出现基因表达和甲基化变化的迹象。”

这项最新研究不仅加强了 5G 技术的安全性,也是严谨、结构良好的科学审查重要性的典范。

在虚假信息泛滥的环境下,尤其是在社交媒体上,这样的努力对于恢复人们对科学技术的信任是必要的。

根据 IFLscience
复制链接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最新研究:5G波对人体无害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