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老兵收集了数千份关于胡志明的文件。
(Baonghean.vn)——数千张照片,h数百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范玉平先生收集并保存了数十篇关于胡志明主席生平和事业的文章和书籍。
纪念与胡志明主席的会面
来到安山县谅山乡,不难见到退伍老兵、负伤老兵范玉平(Pham Ngoc Binh)。他1936年出生于安山县谅山乡6号村,家中共有8个兄弟姐妹,他排行第六。从小,他参加过青年团,后来在乡里担任土地官员。1960年,响应祖国的召唤,范玉平应征入伍,加入义安省军区第25工兵营,驻扎在南丹县敦山。
在他于该单位工作的那些年里,他和他的队友有幸结识了胡志明主席,从此,命运让他对收集有关胡志明主席的资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 |
| 平先生正在清理和保存有关胡志明主席的文件。照片:黎祥孝 |
平先生回忆道:1961年的一天,他值班时,营部下令第一连选拔了10名身体健康、政治品行端正、技术精湛的同志担任营长,并委派一项特殊任务,他也获准参加。当晚,平先生和他的战友们都非常紧张,担心任务的具体内容,但他们以高度的紧迫感完成了这项任务。
分配任务时,营长站起来说道:为了确保胡志明主席第二次回乡访问期间的绝对安全,上级要求部队选派10名工兵官兵前往安城县永城乡和南丹县金莲乡进行排雷和排爆工作。时间紧迫,工作量巨大,因此我们请求积极主动地执行任务。这既是莫大的荣幸,也是沉甸甸的责任。部队领导和指挥官们决心全力以赴。
回程途中,年轻的士兵们兴奋不已,因为他们从小就梦想见到胡志明主席,如今终于如愿以偿。全队发起了一场“白天干活不够,晚上也要加班加点”的效仿运动,决心出色地完成任务,确保胡志明主席回乡访问时的安全。
胡伯伯回乡探亲期间,工兵们亲眼目睹了他言行举止、衣着打扮都体现出一种朴素、友善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他的战友们一样,范玉平也无法掩饰自己对胡伯伯的敬仰和爱戴。
胡志明回到首都后,《人民军报》刊登了胡志明回乡访问的文章和照片。战友们读完后,平先生向部队要了当天的报纸,剪下了胡志明回乡访问的照片留作纪念。
从那时起,他对收集胡志明市相关资料的热情再次燃起。后来,每当他到当地工作时,只要听到有人说有关于胡志明市的照片、书籍或报纸,他都会去询问。如果得不到,他就用自己的工资去购买。
他的名声远播四方,朋友、邻居、孩子,尤其是他贤惠的妻子,都一直支持他的工作。因此,许多人偶然间看到有关胡志明的照片、文章或书籍,便买回家作为礼物送给他。如果有人住得远,就通过邮寄的方式寄给他。
然而,有人说他疯了,说他住的地方狭小,经济拮据,还说他把所有的钱都花在了孩子的教育上,而不是去做一些不必要的工作。他不在乎这些流言蜚语,每天默默地追求着自己的梦想。
收藏了数千份关于胡志明的文件的“博物馆”。
到目前为止,他已按时期对有关胡志明的文献进行了分类,并购买了100多个大相框,放入了1000多张胡志明的照片。每个相框都编了号,并标注了照片的拍摄地点、年份、与谁合影等信息……
除此之外,他还收集了过去几十年里关于胡志明市的数百篇文章和数十本书籍,并将它们按阶段进行了分类,从胡志明市的童年时期到胡志明市离开越南寻找拯救国家的方法,再到越南共产党成立时期,直到胡志明市成为国家主席。
在每个阶段,他都将其分为以下几个主题:胡志明与农民、与儿童、与知识分子。
他兴高采烈地透露:曾经有一段时间,他收集了很多胡志明主席的照片。为了长久且恭敬地保存这些照片,他不得不把它们塑封起来,买相框,花光了所有的工资。当妻子问他这个月的工资有没有到账时,他只能说借给了朋友,下个月才能拿到!
![]() |
| 范玉平先生对收集胡志明主席相关文献的热情一直得到妻子的支持。照片:黎祥孝 |
看到他温柔的妻子坐在他身旁,脸上总是挂着笑容,我问平先生是否热衷于收集胡志明主席的资料,以及她是否反对过。她说:“我完全支持他的工作。每次看到他费力地寻找照片,我都为他感到难过。有时,当我听到有人说他们有关于胡志明主席的珍贵资料时,无论远近,他都会骑着自行车不惜一切代价去询问或购买。”
多年来,平先生的家一直是当地师生们参观、学习和了解胡志明主席生平事迹的热门去处。他不仅热情接待,细致周到地招待他们,还讲述每张胡志明主席照片和文章背后的故事,激发了他们对胡志明主席的浓厚兴趣。
除了收集文献资料外,平先生还非常敬仰胡志明主席,并创作了数百首赞颂胡志明主席的诗歌,用自己的薪水印成册赠送给朋友。他还收集并展示了历代党、国家、政府、军队和国会领导人的照片和文件。这些照片也被他塑封装裱,并按时间顺序和不同主题进行分类整理。
据悉,平先生的家族曾三次荣获区级文化名胜家庭称号,一次荣获省级文化名胜家庭称号,并荣获义安省人民委员会颁发的功绩证书。他本人荣获三枚一、二、三级光荣战士勋章和一枚抗美勋章。他的子女和孙辈都孝顺、善良、事业有成,其中五位儿媳和女婿都在人民公安部门工作。
午后夕阳西下时,我们向范玉平先生道别,始终铭记这位四四战争伤残军人的话:“只要我活着,我就会继续收集有关胡志明大叔的图片、书籍和报纸,并永远教导我的孩子和孙子们学习和追随胡志明的思想、道德和风格。”
黎祥孝
| 相关新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