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尼戈伊萨穆森林再生的先驱
在奇山县纳伊乡终年云雾缭绕的高山之中,派贾老人用大半生的时间默默守护着森林,植树造林,让山坡重现翠绿,默默地让家乡珍贵的萨穆森林重新焕发新生。

六十岁的谢先生依然每天勤勤恳恳地下田下林,悉心照料每一棵萨木树。他说,从小就看到萨木林覆盖着村子周围的山坡,树干高大挺拔,落叶像地毯一样铺在脚下。但后来饥饿和贫困迫使人们砍伐森林,获取木材建造房屋,再卖掉换取温饱。萨木逐渐变得稀缺……
大约在 21 世纪初,当人们还在为维持生计而苦苦挣扎时,谢先生悄悄地开始了寻找和饲养萨姆以恢复森林的旅程。

他每天都会去森林里捡拾剩下的树苗,然后把它们带回家种在屋子周围。他收集干果,分离种子,然后种下去,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失败后又重新尝试。有些年份,风雨摧残了所有的树,但他并不气馁。有时家里的米都不够吃,但他决心不卖掉一棵萨木树。对他来说,萨木不仅是珍贵的木材,更是蒙族人灵魂的一部分——无法交易。
经过二十年的坚持不懈,他建起了一片拥有一千多棵萨木树的森林,有的萨木树高如臂抱,树冠宽阔,有的萨木树仅及人头高,有的萨木树刚刚从泥土中栽种出来……

“萨木非常稀有。它非常耐用,即使暴露在雨水和阳光下,或者埋在地下几十年也不会被白蚁蛀食。萨木尤其具有独特的香气,还能驱虫,因此非常受欢迎。直径30厘米的萨木可以采伐,但我不打算出售。”谢先生说。
嘉派谢先生不仅守护着这片珍贵的森林,更懂得如何与森林和谐共存,并从中获得可持续的经济效益。在他家周围十多公顷的土地上,他种植着竹笋和苦竹笋——这种本土植物适合坡地和寒冷的气候,尤其能带来稳定的收入。

有了竹林,他每年就能通过卖竹笋和竹子赚取几千万越南盾,足够维持生活费和供孩子上学,而不用砍伐天然林。
“竹笋和竹林不仅是我们的生活来源,还能让我们避免砍伐像萨木这样的珍贵树木。每年卖竹笋和竹子,就足够维持生活,供孩子们上学了。” 在他的理念影响下,许多村民的观念发生了转变。他们不再习惯烧林造田、砍树取材,而是学习他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有计划地开发利用。昔日荒芜的山坡,正在重现绿色。

谢先生说,在森林里工作是一项终身事业,不能操之过急。一个人必须有耐心,相信树木和土地。“我年纪大了,只希望看到萨木森林越来越茂密,村民们学会珍惜森林,并以此为生。这是我最大的愿望,”他说道,眼里闪烁着满足的光芒。
老人派贾的故事不仅仅是植树造林和保护森林,更是在纳尼戈伊山顶上保存蒙族部分文化记忆和身份认同的旅程。
乂安省边防局纳埃站群众动员队队长贾巴纳少校表示:“贾先生默默坚持的工作表明,保护森林就是保护自己,以森林为生才是可持续的致富之道,也是最根本、最长久的致富之道。像贾先生这样的人是村民学习和效仿的典型。”

高原动乱之中,贾先生沉默不语,他只希望,未来他的子孙后代,还能看到这棵萨木,还能珍惜这片森林,懂得守护这片森林,就足以让他感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