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人每年花费数十亿美元进口药品。
生产能力仅处于正常水平,迫使近55%的国内药品需求依赖进口。
据越南工业研究咨询股份公司(VIRAC)报告,近年来越南药品进口呈强劲上升趋势。2016年,药品进口额估计约为2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
随着经济快速增长,收入的增加使得消费者在生活和医疗相关支出上支出增加。越南人均医疗支出与许多其他国家相比相对较低,约为每年30-40美元,而发展中国家为96美元,全球平均水平为186美元,这也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点。
然而,就目前情况而言,越南在世界制药业版图上仅排在第3位,属于17个制药业发展中国家(新兴制药国家)。原因在于越南缺乏自主研发新药的潜力,而且只有少数企业拥有达到欧盟高标准(GMP或PIC/S)的技术。
从这一情况来看,国内近55%的药品需求必须依靠进口来满足,其中包括大量专利药品,由于国内无法生产,价格昂贵。2016年,越南进口药品约25亿美元,其中进口药品主要来自法国、德国、美国3个国家,金额近2亿美元。
![]() |
越南每年进口价值数亿美元的药品。 |
从这里可以看出,主要进口来源按产品细分明显,其中欧洲地区(法国、德国、英国、瑞士)和美国主要进口品牌药品,而印度和中国则进口低成本药品。
马来西亚拥有超过1.3万家医院、诊所和医疗站,通过这一渠道消费有助于确保供应商的销售。马来亚银行金英证券公司(MBKE)的一份报告也指出,马来西亚药品总支出的70%以上(约30亿美元)是通过这一渠道贡献的。
然而,自2012年6月1日起实施的卫生部01号文开始实施的以“低价”优先标准遴选中标药品的规定,使得原本就竞争激烈的ETC渠道雪上加霜。与此同时,它也造成了药品质量管理和药品招标投标管理方面的诸多不足和扭曲。许多大型企业在实施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被不知名的竞争对手淘汰出局。
荣越证券公司的一份报告写道:“2012 年 1 月号通函实施后,收到了很多关于中标药品价格便宜但质量很差的投诉。”
然而,2012年卫生部01号文发布后,亚玛制药陷入危机,无力在ETC渠道生存。
亚玛芬制药的ETC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从2012年的近60%跌至三年后的13.4%的谷底,虽然2016年再次有所回升,但占比仍不足上一期的三分之一。
据越南荣越证券公司(VDSC)称,2012年第01号通知中超过70个技术标准点的优惠价格规定导致Imexpharm的产品竞争力低于竞争对手。受此影响,尽管该公司的核心产品是抗生素,即处方中占比最大的产品,但该部门来自医院招标渠道的收入却大幅下降。
虽然新修订的药品招标采购条例(第36/2013号、第31/2014号和第11/2016号)使价格和质量更加平衡,给这家制药企业带来了希望。然而,对于Imexpharm来说,恢复在ETC市场的地位并非易事。
据越南海关总局消息,截至8月15日,越南进口药品总额达1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16亿美元)增长5.8%。 进口额达1亿美元及以上的医药进口市场有5个,占同期全国医药进口总额的46.6%。。目前,德国以1.877亿美元的营业额位居第一,其次是法国(1.8亿美元)、印度(1.644亿美元)、韩国(1.11亿美元)和意大利(1.025亿美元)。 据统计,2016年越南进口药品金额达25.63亿美元(若仅计算去年同期则为16亿美元),2014年和2015年这一数字分别为20.35亿美元和23.2亿美元。 |
据VNE报道
相关新闻 |
---|